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wo red earth sections from the Chengdu Plain in Sichuan Province are dated using geomagnetic methods. The Brunhes/Matuyama (B/M) reversal boundary is recognized within the upper parts of the two sections,and the Jaramillo normal subzone occurs in the middle-lower parts of the vermiculated red soil (VRS),which indicate that the parent material for the VRS deposited in the middle Quaternary. Sedimentologic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Chengdu Clay and part of the parent material for the VRS are of aeolian origin. Polle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Chengdu Plain was mainly covered by needle-leaved forest with a cool to cool temperate humid climate when the parent material for the VRS deposited. The relatively cool to cool temperate climatic condition in the Chengdu Plain in the middle Quaternary,which may be caused by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was a response to the geo-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glob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72.
成都平原西部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1:20万都江堰幅区域化探资料,重点对都江堰市、彭州市、温江及大邑等县部分地区土壤中对人体、农作物有益、有害元素的分布及各农业地球化学区无限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探讨了其在农业,环境及地质填图主面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3.
成都经济区土壤磁化率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54个根系土和14条土壤剖面土磁参数与化学组成的分析测试、以及根系土相对应的水稻籽实样品化学分析结果,较系统地总结了成都经济区土壤磁化率特征。结果表明:①土壤磁化率在数值上主要受成土母质控制;②在根系土壤样品中,根系土磁化率比其下层土壤磁化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③不同类型土壤的磁化率均与土壤中Cd含量呈正相关,并对土壤污染程度有较好的指示性;④利用磁化率可以对土壤进行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7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所管理的数据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从过去仅仅管理结构化数据,至今必须管理多种类型的非结构化数据。这一变化给数据管理带来了挑战。元数据在避免数据的重复性建设以及协调不同数据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智能代理通过具有一定智能性的搜索策略建模,实现对元数据库的快速检索、数据的快速下载、数据的交互预览和信息缓存机制。同时讨论了基于元数据技术和智能代理技术的“数字成都”数据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75.
正20141058 Chen Ling(Key Laboratory of Mathematical Geology of Sichuan Province,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610059,China);Guo Ke Study of Geochemical Ore-Forming Anomaly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lind Source Separation(Geosci-  相似文献   
76.
选取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港校区为研究区,利用CE318太阳光度计于2013年6月期间连续观测的数据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Angstrom指数和粒子谱分布,然后进行气溶胶光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波长增加而减少;气溶胶光学厚度随人为活动和天气等诸多因素变化而变化;平均波长指数显示该地区气溶胶中小粒子占主控地位,平均直径在1.2μm左右;平均浑浊度系数为0.44,大气处于浑浊状态;粒子谱分布呈双峰型,证明该地区为城市气溶胶类型,也详细表明气溶胶粒径的变化。  相似文献   
77.
<正>Th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JMS),founded in2004,is an international English-language journal on mountain sciences.JMS is supervis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sponsored by the Chengdu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AS,published by Science Press  相似文献   
78.
城区下垫面特征对成都地区一次暴雨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娜  王咏青  施娟  倪萍 《高原气象》2011,30(6):1472-1480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成都地区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利用WRF模式对暴雨过程中城市下垫面的可能影响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这次暴雨过程。改变城区下垫面特征后,与控制试验相比,敏感性试验的暴雨落区变化较小,强降雨中心面积有所增加,对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山区的温度增加影响...  相似文献   
79.
杨飞  兰治林 《四川地质学报》2011,31(1):60-63,73
成都拟建新国际会展中心供气工程府河输气隧道埋置于府河河底以下40m,采用"竖井+隧道+竖井"方案。评价以勘察工作成果为基础,对区域稳定、地震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修建输气隧道;隧道围岩为白垩系灌口组泥岩,洞身稳定,不会出现隧道涌突水现象。  相似文献   
80.
综合地质剖面是三维地质建模重要的数据源,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区运用综合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以成都市为例,详细介绍了综合地质剖面构建需要准备的地质资料、剖面的部署原则和构建方法,并解决了剖面构建过程中遇到的同时代、同层位的不同地层之间的连接问题。实践表明,通过综合地质剖面的构建,可以充分发挥地质技术人员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主观能动性,准确刻画复杂地质体在三维空间的展布情况,有效实现复杂地质体交互式半自动建模,提高三维地质建模的效率和精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