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3篇
  免费   1290篇
  国内免费   2165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424篇
地球物理   614篇
地质学   7462篇
海洋学   35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98篇
自然地理   176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383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372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610篇
  2011年   544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455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江西省永平铜矿西部排土场极限堆载高度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对排土场极限堆载高度的理论计算缺乏研究,目前尚无成熟的统一理论计算方法。文章结合永平铜矿西部排土场的工程实例,在进行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勘察与排土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排土场进行了分层堆载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到位移、塑性区与安全系数随堆载高度的变化规律,并确定了该排土场的极限堆载高度。  相似文献   
92.
区域性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等级尚无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通过福建省区域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等级划分的探讨,采用单位面积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数、财产损失值作为“地质灾害模数”,对区域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等级进行划分,判别不同区域地质灾害严重程度,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广东省五华县地质灾害形成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五华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其中以滑坡、崩塌为主,多分布在东南、南部花岗岩区、北部花岗岩风化土区等广大中低山及丘陵区,具有点多面广,灾害点个体规模小,稳定性差,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发育呈明显的地域性与季节性分布等特点。五华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是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层岩性是其形成的内在要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与类型;地形地貌与植被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条件,它制约着崩、滑、塌等致灾地质作用的形成;大气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激发因素,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避让、预防、监测及治理措施,做到避让与治理结合,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点状灾害以工程治理与生物防治为主;面状灾害以生物防治为主;采用点、面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黑龙江省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这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可分为资源毁损、地质灾害、环境污染3大类。又可细分为土地资源压占、植被资源破坏、地下水位下降、风景景观和地质遗迹破坏、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煤层自燃、煤矸石自燃、水土侵蚀、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种类。这些矿山环境问题给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论文阐述了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有关防治对策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95.
辽宁铁岭市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为活动的加剧造成铁岭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本文采用遥感和GIS技术,以部颁标准SL190-96对铁岭地区1991年和2001年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研究,并结合1986年和1996年的土壤侵蚀调查数据,分析了铁岭地区近15年来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铁岭地区在此期间土壤侵蚀面积缓慢增长,其中强度侵蚀面积在1986~1996年间持续增长,2001年明显下降;中度侵蚀面积在1986~1996年间持续下降,2001年则明显增强;空间分析显示明显恶化的区域有西丰、开原和清河区,具明显改善的为铁岭县,而昌图和调兵山地区基本保持稳定。今后该区水保的重点应放在强度侵蚀的治理,以及土壤侵蚀等级增强的区域。  相似文献   
96.
殷先明 《甘肃地质》2008,(3):1-5,35
本文讨论了甘肃北山地区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的空间分布与构造,矿化集中区的耦合关系;与印支燕山期花岗岩活动有成因关系的几个典型矿床;印支燕山期作用强度、构造环境、矿源层和矿化集中区。  相似文献   
97.
江西长江河道演变及其对水患灾害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西长江河道的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基本查清了近代江西长江河道的发展演变历程。自清代以来未发生重大的变迁事件,但其也处于不断演变中,其演变主要表现在河道的冲淤作用,即岸线的冲刷侧蚀后退和边滩的淤胀,江心洲、心滩、浅滩的增生淤胀、消亡和移动,河道的淤塞等。为研究洪涝灾害成生背景、致灾作用,以及防灾治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经从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对燕山期太山庙花岗岩体详细研究,认为该岩体侵入为一重要构造热事件,控制着区内多个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规模。本文着重探讨和阐述太山庙花岗岩体特征及其对周边矿床的控矿关系。  相似文献   
99.
江西金山金矿含金黄铁矿的Rb-Sr年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人对江西金山金矿的成矿时代有许多不同的认识,笔者通过对江西金山蚀变岩型矿石中的含金黄铁矿Rb-Sr年龄的测定得出,含金黄铁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838±110)Ma,initial87Sr/86Sr=0.7045±0.0020。由此可以推测晋宁期是蚀变岩型金矿体形成的主要时期。黄铁矿Rb-Sr所得的Sr同位素初始比(87Sr/86Sr)i小于陆源硅酸盐的值(0.720),而与玄武岩的值(0.704)接近,结合前人有关的同位素及稀土、微量元素研究,笔者认为金山金矿变质岩型矿体的成矿物质源于变质围岩,成矿流体为来源于深部的变质水。  相似文献   
100.
The Oberstdorf nappe of the Western and the Laab nappe of the Eastern Rhenodanubian Flysch (ERF) were independently identified as out-of-sequence thrust units by facies studies (Mattern 1999) and zircon analyses (Trautwein et al. 2001a, b, c), respectively. A new look at both areas reveals mutual similarities and new evidence for the out-of-sequence concept. Paleocurrent and heavy mineral data make it possible to reconstruct the sediment influx directions. From the Barremian to the mid-Campania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basin segments were fed with south-derived garnet and north-derived zircon/”ZTR” (i.e., zircon, tourmaline, and rutile). Because both out-of-sequence units are relatively rich in zircon/ZTR they must have occupied the northernmost basin position. In the Western Rhenodanubian Flysch segment, the Sigiswang nappe occupied the central and the Üntschen nappe the southernmost basin position. In the ERF segment the central basin is represented by the Greifenstein nappe and the southernmost basin by the Kahlenberg nappe. Both out-of-sequence units do not occur in the northernmost and tectonically lowest position in their respective nappe piles as they were thrust over the other nappes. The reconstructed basin positions of the thrust units are suggested by the observation of a gradient in heavy mineral content in the thrust units. This paleogeographic arrangement is least problematic and renders models with differently positioned thrust units, requiring debris-shedding intrabasinal ridges, as unnecessarily complicated. Instead, we suggest that gradual changes in heavy mineral composition existed in across-basin direction. Garnet may stem from the Central Gneiss Complex of the Tauern window and formerly exposed lateral equivalents, all representing the southern Mid-Penninic zone. We assign the Falknis/Tasna nappe and formerly exposed lateral equivalents to the northern Mid-Penninic zone which served as the zircon/ZTR source. Interpreting Ebbing’s (Ph.D. thesis,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pp 1-143, 2002; Fig. 6.10) density section, we suggest that Mid-Penninic crust exists beneath the Central Gneiss Complex. During the latest Cretaceous much garnet was also N-derived. This may reflect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consumption of the North Penninic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