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358篇
海洋学   8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胡顺峰  王霞  郭合颜  金伟 《岩矿测试》2011,30(4):465-468
选用王水、氢氟酸、高氯酸、盐酸对红土镍矿石样品进行溶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王水溶解,氢氟酸助溶,高氯酸冒烟除去氢氟酸的溶样方法较好;用盐酸溶解盐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溶液中镍、铬、镁、铝、钴元素,对目标元素进行了光谱干扰考察,选择了合适的分析谱线,结果表明铁会使目标元素谱线背景强度增高,采用在混合标准溶液中加入与样品中含量相当的铁可以消除基体干扰;除铬元素外其他目标元素加标回收率在96.83%~105.2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3%。建立的方法应用于标准样品分析,除铬元素外的其他元素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较好。铬元素回收率较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考察铁锰氧化物对酚类污染物的氧化降解能力,采用天然以及合成的铁锰氧化物对苯酚的氧化降解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土壤中铁锰氧化物样品分别为天然针铁矿及氧化锰,合成铁锰氧化物样品分别为合成针铁矿及软锰矿。结果表明:苯酚与铁锰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作用时,还可能与土壤中杂质发生吸附等作用;铁锰氧化物还原反应强度随着反应介质pH值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可用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铁氧化物还原溶解反应,针铁矿溶解反应的强度与介质的pH值呈负相关关系;天然针铁矿对酚类污染物的氧化降解能力明显高于合成针铁矿,pH值对天然针铁矿溶解反应影响较大;可用一级指数衰减方程拟合锰氧化物还原溶解反应,锰氧化物溶解反应的强度与介质的pH值呈指数衰减关系;pH值对软锰矿还原溶解反应的影响大于对土壤中氧化锰的影响,pH值越小,影响越显著;对比pH值对铁和锰还原作用的影响发现,在pH=6.5时,锰氧化物仍有较强的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3.
白云岩酸解法制备轻质氧化镁和碳酸钙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卢氏县黄跃沟纯质白云岩为原料,利用盐酸进行分解,制得MgCl2-CaCl2溶液。经过通氨气调节pH值除铁、氨化反应、陈化反应以及碳化反应等过程,制备轻质氧化镁和轻质碳酸钙,研究氨化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对Mg2+沉淀率的影响,以及碳化时间对碳酸钙制品晶型的影响。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扫描电镜分析对制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轻质氧化镁制品颗粒形貌呈片状,粒径为150 nm左右,其性能达到HG/T2573—2006优等品标准;轻质碳酸钙制品颗粒形貌呈球状,粒径为100 nm左右,其性能达到HG/T2567—1994优等品的标准。实验采用的工艺路线具有能耗低、白云石资源利用率高、加工过程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等优点,是白云岩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4.
辽宁东部早元古宙辽河群变质岩系底部硼矿床,是我国已知的大型热液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矿物岩石特征研究表明,辽东硼镁矿是层控热液交代矿床.其基底混合花岗岩强底劈上涌作用,促使其近接触带的矿物岩石产生热液交代作用,地层中的电气石分解重组,硼酸根交代蛇纹石、镁橄榄石、大理岩,形成硼镁矿,这一成矿化学反应特征的发现,为辽宁东部...  相似文献   
105.
铁锰氧化物对苯酚氧化降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铁锰氧化物对酚类污染物的氧化降解能力,采用天然以及合成的铁锰氧化物对苯酚的氧化降解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土壤中铁锰氧化物样品分别为天然针铁矿及氧化锰,合成铁锰氧化物样品分别为合成针铁矿及软锰矿.结果表明:苯酚与铁锰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作用时,还可能与土壤中杂质发生吸附等作用;铁锰氧化物还原反应强度随着反应介质pH值的...  相似文献   
106.
用WB和JC标准水合法测定轻烧MgO粉的活性MgO含量,对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和误差分析,并研究了水化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存在显著性差异,WB和JC水合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31%和-19.85%,WB水合法精密度远高于JC水合法。以WB水合法为基准,JC水合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大于-20%,远远超过行业标准中规定的±3%。因此,对于镁水泥原料MgO中活性含量的定量分析,不能采用JC方法,必须采用WB方法。此外,发现水化3 h已经接近活性氧化镁的水化平衡,为修订WB标准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氧化亚氮(N2O)是大气中重要和微量的温室气体,且在平流层N2O形成NO自由基与O3发生反应破坏臭氧层.海洋是大气中N2O净源,但由于海洋中生物化学过程的复杂性,有关N2O形成机制至今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应用稳定同位素分馏原理对海洋中N2O形成机制的研究,区分海洋中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不同途径产生的N2O过程,为深入研究海洋中N2O循环、估算将来大气中N2O浓度变化提供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08.
以铸态Ni-Cr-Fe合金为试样,于1 050℃湿氢气氛下恒温氧化20 h。通过氧化增重、SEM/EDS以及薄膜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氧分压对该合金在弱氧化性气氛下氧化成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氧化膜从外到内氧化物组成依次为:MnCr2O4、Cr2O3以及SiO2。氧化膜的厚度、组成及形貌与体系的氧分压密切相关,中等氧分压(15.9×10-18atm)有利于表面尖晶石的形成;较低氧分压有利于形成厚而多孔的氧化膜,而高氧分压则趋向于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膜。  相似文献   
109.
In the Segura area, Variscan S-type granites, aplite veins and lepidolite-subtype granitic aplite-pegmatite veins intruded the Cambrian schist-metagraywacke complex. The granites are syn D3. Aplite veins also intruded the granites. Two-mica granite and muscovite granite have similar ages of 311.0 ± 0.5 Ma and 312.9 ± 2.0 Ma but are not genetically related, as indicated by their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87Sr/86Sr)311 values. They correspond to distinct pulses of magma deriv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heterogeneous metapelitic rocks.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suggest fractionation trends for: (a) muscovite granite and aplite veins; (b) two-mica granite and lepidolite-subtype aplite-pegmatite veins, but with a gap in most of these trends. Least square analysis for major elements, and modeling of trace el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aplite veins were derived from the muscovite granite magma by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quartz, plagioclase, K-feldspar and ilmenite. This is supported by the similar (87Sr/86Sr)311 and δ18O values and the behavior of P2O5 in K-feldspar and albite. The decrease in (87Sr/86Sr)311 and strong increase (1.6‰) in δ18O from two-mica granite to lepidolite-subtype aplite-pegmatite veins, and the behaviors of Ca, Mn and F of hydroxylapatite indicate that these veins are not related to the two-mica granite.  相似文献   
110.
西藏嘎拉勒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嘎拉勒铜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是该带上新近发现的十分重要的矽卡岩(斑岩)型铜金矿床,其金资源量已达大型以上规模。矿区内出露地层有白垩系朗久组及捷嘎组,并发育大量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矿体主要产于灰白色花岗闪长岩与白云岩或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矽卡岩内。矽卡岩主要呈层状、似层状、港湾状及不规则状等产出;矽卡岩矿物主要为橄榄石、蛇纹石、辉石、金云母、透闪石、绿帘石、水镁石等;靠近内接触带可见石榴子石;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自然金、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辉钼矿等。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矿区内矽卡岩矿物中的橄榄石主要为镁橄榄石,辉石主要为透辉石,云母主要为金云母,由此构成的矽卡岩矿物组合为典型的镁质矽卡岩;与之伴生的钙质矽卡岩矿物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铁榴石。矿区中的矽卡岩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分带性,其表现为从内接触带至外接触带经历了镁橄榄石-透辉石相至金云母-透闪石相的渐变过渡演化,表明矿区矽卡岩具有从高温至低温的矿物组合演化序列;与矽卡岩分带相伴随的矿化分带,表现为深部的铜(钼)矿化过渡到浅部的铜金矿化。矿区最新勘查成果显示,在深部已发现少量斑岩型矿化,显示存在统一的矽卡岩-斑岩成矿系统的可能性,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