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4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511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47篇
地质学   2786篇
海洋学   204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01.
Abstract Partial melting of tonalitic gneisses in the 2.7 Ga Badcallian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c episode in the Scourian complex of north-west Scotland produced a suite of granitic to trondhjemitic liquids. On cooling and excavation of the complex, these melts underwent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nd the residual liquids eventually became water saturated.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data suggests that water saturation would have occurred in these melts at around 620–700°C. From the retrograde P–T -time path followed by the complex it is estimated that H2O-dominated fluids were exsolved from these melts at c. 2.5 Ga. It is proposed that these fluids were the cause of the 2.5 Ga Inverian retrogression of the Scourian complex and that water-saturated melts formed dur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leucogneisses were intruded as a suite of pegmatites. The timing of pegmatite intrus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is proposition as are the temperature estimates, timing, distribution and nature of the Inverian phase of metamorphism. It is likely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of melts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in bringing about hydrous retrogressive metamorphic episodes in a number of other basement terrains, such as West Greenland and Australia.  相似文献   
902.
本文通过吉林大阳岔寒武系—奥陶系层型剖面野外地质考察,对其界线附近的沉积岩岩石学以及对区域地层对比有标志作用的海绿石进行了各种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并对界线附近的沉积环境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903.
本文通过分析苏浙皖长兴期各沉积相带牙形石产出频率、分异度和种类,认为正常浅海的碳酸盐岩台地和较深水台沟区最适合牙形石动物群生息,并认为由于有两种生态类型的牙形石动物,即洋面浮游型和底栖型,导致了不同相区地层中牙形石属种组合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04.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成矿溶液运移通道的古水文地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勇  许绍倬 《地球科学》1989,14(5):489-494
  相似文献   
905.
华北石炭—二叠系古地理沉积环境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石炭—二叠系沉积发育于平缓地台构造背景上。古地理环境分析表明:太原组为潮坪、港湾三角洲、海湾、滨海沼泽及浅海沉积:山西组为潮坪、港湾三角洲、滨海沼泽,分流平原及分流河道沉积;石盒子组主要为河流冲积平原及河道间沼泽沉积。华北的南北尚有差异。华北已发现石炭—二叠纪气田及气显示,将成为找油气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906.
油水流动的基本单元是单砂层,而单砂层的分布取决于沉积环境,因此合理开发油气田,必须研究小层沉积相。其研究步骤:①从岩芯井着手,观察岩性、韵律、粒序、沉积构造、粒度分布特征和古生物相等,综合判定亚相;②建立小层各亚相的组合测井曲线标准图版,将各井的组合测井曲线与其对比、定相;③绘制小层岩相剖面图、等厚图及平面相带分布图;④分析图件,对沉积环境演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07.
海南岛东北部海岸沙丘的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发育模式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海岸沙丘沉积构造中既有大型交错层理,也具某些区别于内陆沙丘构造的特征,如厚层顶积层的保存及变形层理的普遍存在。 本区海岸沙丘形成于东北季风,沙源来自海滩砂。从海滩后滨向陆地的沙丘类型依次是海岸前丘、横向沙丘和新月形沙丘、抛物线沙丘、纵向沙丘、海岸沙席。其中海岸前丘和沙席为海岸沙丘区别于内陆沙丘的特有类型。本区海岸沙丘的发育开始于3000年前。  相似文献   
908.
滇西石鼓变质带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沙绍礼 《岩石学报》1989,5(1):78-83
石鼓变质带延伸约100多公里,可划分为绿泥石带、黑云母带、铁铝榴石带、十字石带、蓝晶石带及夕线石带。红柱石-蓝晶石稳定共生,属低—中压变质相系的区域变质带。主要变质时期为海西晚期(K-Ar年龄为258Ma)。  相似文献   
909.
陈瑞君 《岩石学报》1989,5(4):76-82
本文介绍了三种不同岩石颗粒度的测量方法,点计法,线计法,带计法及两种不同计算程序。颗粒度测量结果研究表明三种不同测量方法及两种不同计算程序之间存在着差別,其中结合野外的实例,其应用结果带计法为最好,线段长度百分比要比颗粒的频率百分比计算程序要好,前者能较客观地反映颗粒的实际搬运时水介质动力条件和沉积物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10.
沉积铁矿形成过程中的生物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积赤铁矿和层控黄铁矿、菱铁矿的成矿过程中都离不开生物的作用。不同情况下,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生物的活动形成赤铁矿受层石、毒球状黄铁矿以及有机质的还原作用由赤铁矿转变为菱铁矿。
    冀西北宣龙地区铁质叠层石和铁质核形石同心纹层中普遍含有微体古植物化石,属于低等蓝藻类,形态以丝状体为主,部分为羽状体,它们直接地参与了铁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