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和边界效应方法,分别度量了我国在1987~2008年间东、中、西部地区的前沿技术进步和全国平均的市场分割程度;采用非线性EGLS方法,考察了市场分割对我国区域技术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分割对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扩散具有明显的妨碍作用,导致了无谓的效率损失,该项损失在2004年以后约为12%左右。  相似文献   
192.
信息技术对服务业创新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方远平  谢蔓  林彰平 《地理学报》2013,68(8):1119-1130
信息技术成为服务业创新的关键因素,并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但鲜有从省域及市域层面探索信息技术对服务业创新影响的研究成果。以广东省地级市(域) 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信息技术和服务业创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服务业创新和信息技术均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形成全域空间的核心—边缘模式和局域空间的"俱乐部"模式。高值簇集聚区(珠三角) 的扩散效应只局限在局域"俱乐部"里面,而低值簇亦形成集聚区(粤北、粤东和粤西),体现出珠三角同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之间巨大的差距。在空间差异和扩散效应的影响下,信息技术和服务业创新在空间上均出现"俱乐部"内趋同、"俱乐部"间趋异的现象。空间计量回归表明,服务业创新在市域空间上具有相互促进作用,信息技术对服务业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信息技术水平每提高1%,服务业创新水平就将提高0.7158%,证明了信息技术是影响服务业创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3.
刘南威  李竞  李启斌 《地理科学》2005,25(6):748-753
从航海天文角度研究了《郑和航海图》的价值。《郑和航海图》是中国古代航海经验的结晶,它既是郑和等人航海实践的记录,又是宋、元时代牵星航海经验的总结。文章推算出牵星术"一指"相当于天体高度的1.9°。同时考证出以"指"为量度单位起源于战国时期,证明中国的天文导航技术由来已久,且独具特色,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94.
基于3S技术的中国东北地区林地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利用3S技术和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用LandSat TM(ETM)解译获取的东北地区1985,1995,2000年林地空间分布数据,建立林地时空演变模型,定量分析东北地区林地变化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85~2000年东北地区林地发生较大幅度变化,时空差异明显;1995~2000林地急剧减少趋势得到有效遏止,有林地面积出现一定程度增长,但林地变化的广度和强度仍然超过1985~1995年,突出表现在大兴安岭地区林地动态度增加。从空间格局上看,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山麓地带林地动态变化最强烈,主要表现为林地与耕地和草地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9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亟需从其他国家转移适当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技术需求评估是有效开展技术转移的必要前提。本研究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提交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技术需求评估(TNA)报告,在合作专利分类(CPC)框架下建立适应优先技术需求数据库,并根据技术需求的提及次数、技术需求的国家数目、技术需求的GDP覆盖范围以及技术惠及人口4个指标,分别从技术和地区两个角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适应技术需求开展评估。结果发现:一方面,农林牧副渔生产中的适应技术(Y02A-40),集水、节水与高效利用水的技术(Y02A-20),沿海地区与江河流域的适应技术(Y02A-10)与对适应气候变化有间接贡献的技术(Y02A-90)这4方面的适应技术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关切的技术需求。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其特有的地理区位和社会经济情况不同而产生特殊的适应技术需求。大洋洲、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以及亚洲地区部分国家由于国内基础设施受气候变化影响十分严重,提出了保护和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Y02A-30)需求;受气候变化影响,高温和降水加剧了疾病在空气和水体的传播,因此亚洲地区,大洋洲、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特别提出了应对极端天气、保护人类健康的技术(Y02A-50)需求。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有效技术转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应加大对气候适应技术研发投入,以技术接受国的技术需求为基础,并高效利用现有的“一带一路”技术转移中心网络,开展技术转移活动。  相似文献   
196.
论江西省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及目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新时期新阶段进行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改革的重点、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进行了论述,认为江西气象部门要在中国气象局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精心设计、全面部署,稳妥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江西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江西气象工作更好地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巩固和提升气象事业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江西气象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7.
高效利用中国现有的海洋科技能力,针对海洋灾害与捕捞养殖管控现状及局限,以灾害抵御与捕捞管控为重点,探索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对中国抓住国际海洋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全球海洋生态治理行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全球及中国的海洋灾害、捕捞养殖等历史数据,依据全球及中国发布各种海洋资源发展计划、宣言、决议等政策措施,在对全球及中国海洋生态治理进展、海洋灾害抵御与管控现状与背景进行全面论述的基础上,揭示了海洋灾害防御与捕捞管控存在的问题,并从系统研究、科技转化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发展战略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8.
Focu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monitoring system,technical management regulation,process,system composition,and information publication of the earthquake information release, we summarized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arthquake information release system and expected its future. In general, China's earthquake information release systems is able to publish auto-results with M_S≥ 3. 0 from 1 to 3 minutes,M_S≥6. 0 in global from 2 to 30 minutes,and formal results with M_S≥3. 0 in China from 8 to 30 minutes,M_S≥6. 0 in global from 20 to 60 minutes. These earthquake information is released by various channels such as short message,website,microblog,mobile application,etc.  相似文献   
199.
笔者以安妥岭铜钼矿区为实例,重点介绍连续电导率成像技术(即EH4)在斑岩型多金属盲矿体勘查中的应用和效果.在结合以往地质、物探成果的基础上,根据EH4资料推测出了与侵入岩关系密切的F1、F3构造断裂带的位置、走向、倾向;探明了具有控矿作用的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体的位置、埋深、形态等.根据EH4资料并结合当地地质条件确定钻孔位置,钻孔见工业矿体20多层,矿体总厚度达110 m,并且在350 m以下见到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体.  相似文献   
200.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Subsidence Control Using COSFLOW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creasingly, mine subsidence is becoming a major issue of community concern. Among the measures of subsidence control, a more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technology, namely Overburden Grout Injection Technology (OGIT), is recently developed in China and Australia by injecting waste material into the bed separations during longwall mining to achieve subsidence control. The OGIT is proposed for the subsidence control in West Cliff Colliery located at the Southern Coalfield of the Sydney Basin, Australia.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code COSFLOW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in a detail the bed separation developing with longwall mining and the effect of grout injecting into the separations in order to guide the subsidence control design when using the OGIT in West Cliff Colliery longwall min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