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受到成像规律性差,背景纹理复杂及强烈噪声的影响,直线检测方法通常难以适应遥感影像处理的需求。有鉴于此,论文提出一种具有视觉显著性的遥感影像主特征线检测方法。论文首先论证了利用已提取直线为基元,基于格式塔法则构建主特征线的可行性;其次对直线在主特征线上的复杂投影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给出了主特征线的定义;接着建立了主特征线累计权重矩阵及直线统计矩阵,依据格式塔原则分析直线权重分布规律,以此构建了直线的权重模型,同时探讨不同直线在同一主特征线上权重分配规律;最后依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具体的算法步骤。通过多幅含有强烈噪声的光学与SAR遥感卫星影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聚类算法,论文算法能够在杂乱无序的直线集中提取较为清晰的主特征线,并且实验效果基本符合人工视觉感知,便于机器对遥感影像的清晰理解。  相似文献   
43.
刘继生  陈彦光 《地理科学》2000,20(6):528-533
基于分形思想和城市规模-产出关系推导出城市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Iij=GijMaiiMajjR-bij,论证了参数a和b的分维性质,并将引力系数定义为Gij=G|Rij,|/(1+Sij),式中Rii为i、j两城市的相关系数,Sij为二者的相似系数,G为量纲转换系数.以长春城镇体系和郑、汴、洛点-轴系统为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方法,并指出了城市引力数值的相对性特征.作者发现,城镇体系各要素的引力之和Fi=∑Iij,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满足位序-规模法则F(k)=F1K-q(k=1,2,…,n);这也表明,借助引力计算可以揭示城市体系某些隐含的地理规律.  相似文献   
44.
陈彦光  刘继生 《地理科学》2001,21(5):412-416
基于Steindl模型的建模思想,设置一个时间-年龄变量T,将城市规模(P)-数目(f)异速生长的假设条件重新构造为dP(T)/dT=gP(T),df(T)/dT=-rf(T),据此导出反映城市等级-规模关系的Beckmann-Davis模型:P(m)-P1λ^m-1,f(m)=f1δ^1-m,进而导出三参数Zipf定律:P(r)=C(r-a)^-dx,式中g=lnλ,r=lnδ,C=p1[δ/(δ-1)]^dx,α=1/(1-δ),dz=g/r=lnλ/lnδ。根据几何测度关系建立分维方程:dz=Dp/Df,从而揭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D=1/dz在本质上乃是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维Df与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平均维数Dp之比。  相似文献   
45.
甄国宪 《地图》1992,(4):37-38
我国清末著名学者杨守敬集舆地学之大成,曾编绘刊行《历代舆地图》共三十四册。这是一部巨大的历史地图集,时代始于春秋,止于明代。我国各代史书中《地理志》中的地名基本上都标注在图中。成为我国地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杨守敬还有一部同样重要的地图作品——《水经注图》,直至今日仍无同类地图作品能替代,是专家、学者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地图集之一。杨氏《水经注图》目前已十分罕见,根据  相似文献   
46.
本文对重心法则给出了一个扩展,使该法则的运用由综合指标到了全部指标,并证明了 I_G~((1))=I_G~((2))。  相似文献   
47.
刘兴喜 《海洋科学》1989,13(6):47-50
本文报道了网片剪裁计算理论,网片单、双完成计算公式,正确的网片剪裁单、双完成计算理论和计算公式,对国外的几何作图和网片剪裁循环比例的基本计算理论,作了进一步的网片剪裁实践和理论对比。结果得出,本文的理论和计算公式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8.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钻孔瞬变电磁反演成像结果中的异常响应边界识别和解译能力,完成掘进工作面前方隐伏水害精准刻画、隐蔽致灾因素精细分析等地球物理解释,提出应用无监督机器学习中的聚类方法分析钻孔瞬变电磁处理成果。根据电阻率数值分布特征和2种聚类方法的特点,选择K-Means聚类算法对电阻率成像结果进行聚合分类;在聚类计算过程中,应用最远距离原则确定类簇的初始质心,选用欧氏距离作为距离计算方法,采用基于组内平方误差和的肘部法则确定聚类数目。针对掘进工作面前方的隐伏水害,分别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和井下现场应用实例进行了实用性和有效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自动识别最佳类簇数目,对电阻率实现准确聚类,聚类成像结果能改善原始成像模型的光滑过渡问题,突出异常响应边界,清晰显示异常响应形状和位置,有效帮助对钻孔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反演结果中的隐蔽致灾水体进行识别和归类。   相似文献   
49.
堆石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应变硬化和软化的特性,并且体积变形会伴随着剪缩和剪胀现象的发生;此外,应力水平、应力路径和密度等因素均会对堆石料的力学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的理论框架,建立了适用于堆石料的分数阶下加载面模型,该模型为典型的双屈服模型。在平均主应力p-剪应力q平面,剪切过程中堆石料当前应力状态点和参考应力点分别位于下加载面和参考屈服面上,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与孔隙比之差ρ相关。相比于状态参量Ψ,ρ能够额外考虑应力路径对堆石料剪胀特性的影响。新模型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于能够考虑堆石料塑性流动方向与加载方向之间的差异性。在不引入塑性势函数的情况下,新模型对屈服函数进行Caputo微分并得到分数阶塑性流动法则,进而统一描述相关联和非相关联的塑性流动法则。新模型具有形式简单且参数较少等优点,所包含的7个材料参数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并且可以采用常规的室内试验结果进行标定。通过将模型计算结果与Tacheng堆石料在不同初始孔隙比和围压条件下的三轴压缩排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堆石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体积变形特点;同时,新模型也能够合理地描述初始孔隙比对堆石料在e-lnp平面(e为孔隙比)临界状态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本文详细研究了一次地震发生后其继发地震的时空免疫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海地震的免疫性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它对进一步认识地震发生的时空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相邻两次地震的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d的临界直线关系为d∞τ(-1.0),其迁移速率v的关系为v∞τ(-2.0)。这也是齐夫(zipf)法则所约定的分维值,十分类似于1/f谱。我们形象的称d∞τ(-1.0)分布是“随机音乐”;v∞τ(-2.0)分布是“布朗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