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9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622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673篇
地球物理   721篇
地质学   1214篇
海洋学   327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4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浙江全新世海滩岩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守仁  江大勇 《地质论评》1995,41(4):332-339
浙江全新世海滩岩是目前公认的中国最北的海滩岩,对它的研究在古气候、古环境、古海面变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浙江海滩岩进行了综合研究,提示其古动物学、岩石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氧碳稳定同位素和^14C测年等特征,从中提取了古气候、古环境信息。研究表明,浙江海滩岩由8个岩石类型组成。  相似文献   
142.
中国南方二叠纪古海洋锶同位素演化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田景春  曾允孚 《沉积学报》1995,13(4):125-130
本文以贵州罗甸沫阳二叠系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海相碳酸盐岩的锶同位素组成变化的研究,探讨了中国南方二叠纪古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特点、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3.
Based on the study of activity of earthquakes with M**********>7.0 in mainland China,we have found a dynamic pattern,i.e.,the cyclic characteristics in time and migration from one seismic zone to another in space.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is pattern,we use a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to simulate the seismic activity in fault zones under a unified tectonic stress field.The basic elements in our model consist of a Maxwell body and a rigid sliding block.Basic elements in a column represent a fault,and coupling elements connecting different columns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among faults and fault segments.The results provide insights to the cyclic activity of strong earthquakes and to the feature of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strong earthquakes in groups in the climax of seism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144.
为了探讨用古地磁方法确定第四纪时期地壳块体相对运动状况,选择了分别处于陇西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内的兰州九州台和陕西洛川两个黄土剖面作为实验对象。在这两个黄土剖面的4个相同年代的层位采集定向大样,作黄土沉积剩余磁化矢量测量,并用虚磁极法拟合,初步结果表明,约110万a来陇西块体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作顺时针旋转,其转动量达9.0±4.7°  相似文献   
145.
本文研究了金厂峪金矿太古代斜长角闪岩中构造岩的特征和分布特点;根据片岩带内存在纯片岩地段、片岩带内有岩墙和两种含金脉体地段所呈现的无对称分带性、岩墙和脉体的接触关系,论述了断裂构造性质、控矿作用、热液充填期次、成矿时代;指出产于斜长角闪岩中的金矿床,并非都形成于太古代,在冀东燕山准地槽内应注意燕山期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46.
硬壳覆盖条件下土壤冻融期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水泥硬壳覆盖后冻融期土壤温度、水分、盐分的变化规律,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冻融交替时期土壤中的水盐运动规律,试验表明,土壤水泥硬壳覆盖后土壤的冻结时间减少,冻结深度变浅;明显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明显抑制土壤在融冻时期的土壤返盐,同时由于“冻层滞水”在春季的融化,有淋洗表层土壤盐分的作用,使土壤表层脱盐,土柱脱融试验进一步说明,土壤经冻融过程后,土壤中的水盐发生了重新分布。  相似文献   
147.
龚平玲  邓飞 《矿产与地质》2005,19(2):207-208
利用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原理,确定砂土在某垂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与干密度的关系,并绘制曲线图,可避免人工处理数据的随意性,减小了误差。  相似文献   
148.
The Pleistocene sediments of North European Russia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to establish their composition and identify the enclosed organic remains. The results obtained elucidate natural climatic environments of the Pleistocene and corresponding sedimentation cycles and development stages. Glaciation centers are identified for different Pleistocene epochs based on lithological criteria. The established secular trends characteriz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age glacial horizons facilitate their regional correlation.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paleogeographic settings of sedimentation during interglacial epochs of the middle-late Pleistocene and Holocene are reconstructed. Variations in development of vegetat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re detec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Timan-Pechora-Vychegda, Arkhangel’sk and Vologda regions with parallel coordination of obtained data. As is concluded, there was a tendency of climate cooling in North European Russia during the Neopleistocene.  相似文献   
149.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时代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中国西南地区(川、滇、黔、桂、湘)发育有世界上很典型的低温成矿域,其面积之大(约90万km2)、包含的矿种之多(Au、Hg、Sb、As、P、Pb-Zn、U、Ni-Mo-PGE、重晶石、冰州石和分散元素等)、矿床组成和组合之复杂,在全球十分鲜见。扬子地块西南缘是中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作者采用Rb-Sr、Sm-Nd、Ar-Ar等多种同位素定年方法,对扬子地块西南缘产出的磷矿、金矿、锑矿等低温矿床的成矿时代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文章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并结合前人的资料,初步拟定出该区存在三期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它们分别相当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晚加里东期(晚志留世—早泥盆地)和燕山期(晚侏罗世—中白垩世)。该区的磷矿、重晶石矿和黑色页岩中的镍钼铂矿主要形成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同位素年龄主要为585~540Ma;赋存于前寒武纪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金-锑-钨矿床主要形成于晚加里东期,同位素年龄主要为435~380Ma;产于寒武系以后地层中的锑矿床主要是在中燕山期成矿,同位素年龄主要为160~140Ma;而该区的卡林型金矿和汞矿主要在燕山中晚期大规模成矿,同位素年龄主要为170~80Ma。  相似文献   
150.
用树木年轮重建伊犁南天山北坡西部的降水量序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采自伊犁地区南天山北坡11个采点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每个采点的3种年表。通过单相关普查发现,标准化树轮年表序列与当年1~5月的降水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该时段降水与树木年轮生长呈正相关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利用新源上限(XNAUt)、昭苏上限(ZUt、ZUt 2)和特克斯下限(TLt)4个标准化树轮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该区域在该时段的降水量。经交叉检验,所得重建方程是稳定可靠的,重建的降水序列是可信的。通过分析发现:伊犁地区南天山北坡300年以来1~5月的降水大致经历了6个偏湿阶段和6个偏干阶段;有2.0~2.8年、24.8年、28.3年、33年、99年的变化准周期;在1909年发生由多向少的突变;1740年、1870年发生由少向多的突变,其中又以1870年前后的突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