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383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230篇
地质学   741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在滇东南富宁地区基性侵入岩、喷出岩较发育,前人将其划分为"半瓦型"侵入岩、"安定型"侵入岩和"龙康型"喷出岩3类,3类岩石普遍缺乏可靠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在对富宁地区基性侵入岩、喷出岩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LAICP-MS技术对其进行锆石U-Pb测年,在半瓦型侵入岩和安定型侵入岩中分别获得了254.0±2.0Ma和244.2±4.4Ma的加权平均年龄,在龙康型喷出岩中获得251.9±3.0Ma和255.92±0.72Ma加权平均年龄。结合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将富宁地区"安定型"侵入岩的时代界定于中三叠世,将"半瓦型"侵入岩和"龙康型"喷出岩的时代界定于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从5个方面分析了甘肃省地质灾害风险管控面临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构包括生命至上、天人合一、主动而为、依法防灾等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科学理念,提出了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应遵循资源整合与系统设计、预防优先与抗救结合、分级防治与风险共担、工程治理与避险并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应急处置与长效防范6项原则,提出了今后甘肃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应从发挥制度在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引领作用、打造积极的防灾减灾文化、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全民能力提高、强化地质灾害风险管控科技支撑、构建地质灾害隐患动态风险评估体系、加强空天地一体化专群结合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加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扩大避险搬迁覆盖面和实施力度、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国土风险管控体系等8个方面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3.
为了解甘肃崆峒国家基本气象站新旧址气象要素对比观测数据差异,选用2016年1~12月新站和旧站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要素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利用均值差异、相关与回归、显著性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新旧测站气温差异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新址气温、气压均低于旧址,风速高于旧址,降水量、相对湿度差异大,变化无规律,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及观测场周边环境的不同造成;新址与旧址气温存在高度正相关,两站气温差异不显著,可以合并计算,研究结果可为资料使用者提供订正的依据。  相似文献   
84.
During the process of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with a threshold gradient, the seepage front moves downward gradually, and the problem is indicated as a Stefan problem. The novel feature in this Stefan problem is a latent heat that varies inversely with the rate of the moving boundary. An exact solution for the external load that increases in proportion to the square root of time is constructed using the similarity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Computational examples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motion of the seepage front are presented. The exact solution provides a worthwhile benchmark for verifying the accuracy of numerical and approximate method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5.
傅德彬 《吉林地质》1990,9(3):50-60
通过对新安含镍基性岩侵入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它与赤柏松含镍基性岩体是同源、同期、产于不同部位的孪生岩体,一旦有暗色橄榄辉长苏长岩相大量出现,则具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86.
87.
钽钼杂多酸—碱性染料多元缔合物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VA、OP或Tween-60存在下,采用平衡移动法确定了碱性染料亚甲基蓝、耐尔蓝(NB)、罗丹明B(RB)、丁基罗丹明B(BRB)、结晶紫(CV)、乙基紫(EV)与Ta的摩尔比是1:1至7:1;考察了NB(或BRB)-钽钼杂多酸缔合物的红外光谱,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比较了几个碱性染料-钽钼杂多酸缔合物体系的光度特性,筛选出两个摩尔吸光系数>2×10~6的分析体系,并用于合金钢和地质标样中痕量Ta的测定,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8.
综述了该同位素体系晚侏罗世以来,尤其是现代地幔岩石的研究成表明,地幔在晚侏罗世以来在187Os/186Os比值方面显示出非均一性,其比值从0.90~1.26,但此类岩石的187Os/186Os比值分别与各个不同研究者所确定的地幔演化线相一致;来自较古老正常地幔或贫化地幔的岩石,在锇同位素方面体现为187Os/186Os初始比值接近或低于Re-Os同位素体系地幔演化线值。在此类岩石中,Re-Os同位素体系与Sm-Nd同位素体系之间存在着三种可能的关系:①正相关关系;②负相关关系;③无相关关系。据认为,第一种关系是由羽状地幔端元和富集亲石元素而且贫铼之次大陆型岩石圈地幔端元混合而成;第二种关系则是由羽状地幔端元与地壳物质混合而成;第三种关系则是锇同位素成分相同但钕同位素成分明显不同的两端元物质混合而成。在第三方面,有古老俯冲大洋壳物质参与之基性-超基性岩石具有高于地幔演化线的初始187Os/186Os比值。具有此种锇同位素成分特征的岩石包括大洋岛弧玄武岩(OIB)、洋中脊玄武岩(MORB)以及榴辉岩。①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介绍了利用在南极长城站接收来自RWM(莫斯科)和RID(伊尔库茨克)台的授时信号的无线电波时延的测量方法,并依据1991年4月至1991年9月所测量的传播时延数据分析了电波传播路径。说明了沿长、短大圆路径的传播时段。判定存在着非大圆路径传播并阐明了关于非大圆路径传播的一些变化规律。对非大圆路径发生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
何建中  郭品文 《高原气象》1993,12(4):361-366
本文在半地转近似下讨论了纬向切变基流中的非线性正压Rossby波,给出了存在波解的切变基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