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5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144篇
地质学   574篇
海洋学   19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18篇
自然地理   18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顾红卫  朱民 《海岸工程》2007,26(2):47-52
简要阐述了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以青岛为例,分析了海岸带环境管理现状和现行经济手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经济手段加强海岸带环境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Introduction ThemajorityofAustralia’sabalonefisheryex ports(5.135kt,worth$216millionin2002~2003,ABARE2004)consistofblacklipabalone(HaliotisrubraLeach,1814).AssuchH.rubrais consideredasanimportantmarineresourcewithin Australia.Likemanyabalonespecieswor…  相似文献   
13.
以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新品系“赣红1号”为对象,探究了不同温度(20,23,26,29,32℃)对其受精卵孵化、仔鱼活力和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温度在20~32℃范围内时,培育周期和孵化周期与温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培育周期在各温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孵化周期在29和32℃组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率先升高后降低,26℃时孵化率达到最高;畸形率呈现与孵化率相反的趋势,26℃时畸形率最低,且显著低于20、29和32℃组(P<0.05);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23℃时SAI值为59.77,最大可存活时间为15日龄;此外,雄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温可促进个体趋向雄性发育。研究发现“赣红1号”受精卵孵化、仔鱼活力和性别分化均受到温度的重要影响,结合生产实际和试验数据,其孵化和仔鱼培育的适宜温度应保持在23~26℃。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徐霞客游记》为依据,对明末南方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进行了初步归纳和分析,以揭示徐霞客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The Loess Plateau is one of China s developing areas where socio-econ-omy is backwar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ed and people's life difficult.The purpose of carrying out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area's agriculture is, in essence, to open up new fields of agro-production, to intensify the utilization of related resources, to raise productivity and to win bigger output. The decision is important, as by so doing, the physical landscape could be tranformed, the local economy could be flourished, and the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could be improved, and moreover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depending on the East and shifting to the West" and building Shanxi Province into an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ial base could be realized.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er proposed the purpose, target, principles, steps, tactic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are's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区域经济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经济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忽略空间相互作用的传统区域经济分析手段和方法开始显现出一些明显的不足。而GIS在处理和分析区域地理数据上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为此我们引入GIS工具对区域经济进行分析,相较于传统的分析手法有了很大改善。本文以江西省区域经济数据为例,设计了一个基于GIS的区域经济统计分析系统,并利用Arcob-jects二次开发控件结合VB可视化编程语言,实现了大部分区域经济统计分析功能,最后并将结果进行网络发布。研究结果表明将GIS引入到区域经济统计分析中,更能正确、有效的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联系,为区域经济研究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论文研究了成都经济区天降水和下渗水中元素含量、在农田耕层中的输入输出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雨水中含有大量SO2-4、NO-3等酸性物质,雨水中SO2-4 >NO-3>Cl-.雨水中Ca2 和NH 4含量最高,且NH 4>Ca2 >K >Na >Mg2 .雨水的pH与阴、阳离子摩尔浓度差值具有显著相关性.下渗水中以Ca2 为主要阳离子,且Ca2 >Na >Mg2 >K >NH 4;HCO-3为主要阴离子,且HCO-3>NO-3>SO2-4>Cl->F-,下渗水pH与阳、阴离子摩尔浓度差值具有显著相关性.不同地区雨水中Pb>As>Cd>Se>Hg,下渗水中Pb>As>Se>Cd>Hg,因此,Cd、Pb、Se和Hg等元素累积在耕层中,而As则被下渗水携带迁移出耕层进入地下水.由降雨输入土壤中的Cd通量均大于下渗水输出Cd的通量,局部地区As下渗通量高于雨水输入通量的5.45~13.16倍.土壤中元素的下渗比与土壤质地、pH有关.  相似文献   
1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部分,目前多是定性的简单分析,不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精度要求。本文对山东里能集团有限公司巨野矿区郓城矿井环境影响评价时,探讨了定量化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相似文献   
19.
Only since several decades has impact cratering been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surface process on all planetary bodies in the Solar System. However, as the process has not yet been effectively introduced into geological curricula, it is necessary to inform a wider public about its importance for (i) planetary formation and (ii) evolution, (iii)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process as a geological process, (iv) the terrestrial impact crater record and its limitations, and (v) the recognition criteria for terrestrial impact structures, as well as (vi) the need of improvement of the impact cratering record in the light of the potential danger of an impact catastrophe on this planet. It is, particularl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of interest to examine the economic and educational-environmental potential of impact structur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carry out an effective, low-budget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impact structures within a Second World environment is demonstrated by the discussion of the progress that has been made in recent years with regard to the Southern African impact crater record.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improve, on the one hand, the terrestrial impact crater record and, on the other, their general working situation by activation of work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文章分析了入境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并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考察入境旅游和各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相应的因果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东部地区的入境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全国和中西部地区的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类似地,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增长是其第三产业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是全国和中西部地区的入境旅游和相应区域第三产业的增长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在区域层面上。只有少数区域支持入境旅游是区域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它们是东部地区的北京、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浙江、海南和广西;中部地区的黑龙江和湖南以及西部地区的云南和陕西。在这些省区市。入境旅游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总体而言,入境旅游在我国还没有足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