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2篇
  免费   728篇
  国内免费   527篇
测绘学   922篇
大气科学   316篇
地球物理   524篇
地质学   1806篇
海洋学   365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404篇
自然地理   58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is study employed Slack-based measure (SBM), Meta-frontier analysis, and Malmquist–Luenberger index (MLI) approaches to measure energy efficiency (EE), production technology heterogeneity, and energy productivity variation and its main determinants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G20 countries for the period 1995–2020. The study's findings are: (i) Average EE for G20 countries is 0.8577, but still has an improvement potential of 14.23 percent. (ii)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a higher average EE than developing (0.8927 > 0.8290). Results further revealed that energy efficiency scores in Argentina, Australia, Brazil, France, Saudi Arabia, South Africa, the US, the UK, and Korea are>1. (iii) Technology gap ratio (TGR) valu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higher than in developing (0.9869 > 0.6801), indicating that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advanced energy technologies superiority. The average MLI is less than one, showing a decline in energy productivity mainly due to a decline in technical efficiency, as EC < TC. (iv) Developed G20 countries get 0.64 percent aggregate growth in energy productivity as their MLI score is 1.0064, mainly due to technological growth (TC = 1.0161). Developing G20 countries, on the other hand, witnessed a decline in their energy productivity during 1995–2020, as MLI = 0.9925 > 1, designating that, on average, there is a 0.75 % decline in MLI.  相似文献   
62.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单管法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技术参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阐述了一些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3.
基于对国内地质工程机械的研发现状的考虑,根据虚拟样机技术的特点,讨论了在地质工程机械领域实施虚拟样机技术的必要件,并提出了建立地质工程机械虚拟样机的策略。联合PRO/E、ANSYS及ADAMS建立了气动潜孔锤的虚拟样机模型,对气动潜孔锤虚拟样机进行了仿真,阐明了虚拟样机技术在地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Although the logistics industry provides critical services to all sectors of the economy, few studies exist in economic geography that examine and explain th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this industry.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contemporary industrialization and argues that an enriched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pace can be achieved by examining the evolution of an industry that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the contemporary economy. We focus on dimensions that are identified a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organizational, geographic, and risk and security.  相似文献   
65.
遥感技术在煤炭地质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遥感技术在煤炭资源调查和评价、煤矿区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估、生态环境及污染调查评价和监测以及煤矿三维可视化仿真规划系统建设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结合遥感技术的发展方向,展望了其在煤炭地质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探讨了运用GIS技术对供电台区经营综合评价的实现方法,选取了业务属性和空间属性两个方面评价因子,介绍了从系统软硬件、评价实现过程及显示结果等方面评价过程的具体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67.
OCCAM V6.0是在PC机上开发的一套VLBI大地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该软件用标准FORTRAN77(90)语言编写,可在Windows95以上版本和LINUX环境下的PC机上运行,其主要特点是操作简便、兼容性好、处理容量大、速度快和结果输出多样化等。随着该软件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利用OCCAM进行VLBI数据分析的学者逐渐增多,OCCAM软件的使用也日益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OCCAM软件的安装、各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和在运行中的注意事项,供今后OCCAM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68.
测井资料在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基本特征为依据,利用常规和能谱测井资料信息比值法和重叠法等技术.致力于储集层缝、孔、洞测井响应特征敏感性评价研究,从中提取8项储层敏感性参数,并对其进行综合评判,确定出划分储层类别的标准,经过50口井的测试资料验证,采用多参数综合评判来划分储层类别是可行的,对储层的评价效果较好,使常规测井资料得到了更深入、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9.
生物膜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生物膜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传质理论,并且对各种类型生物膜反应器的应用和发展作了简要论述,最后提出了生物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0.
沁水盆地煤层气钻井工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云峰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6):52-53,70
针对沁水盆地煤层气概况,地层情况及开采条件,介绍了参数井、生产井、多分支地面煤层气水平开发井、丛式井等钻井工艺、钻具组合、井身结构及井身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