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461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刘登锋  毕启尊  韩天成  魏远 《地质与资源》2021,30(4):443-449,442
墨西哥纳亚里特州La Yesca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墨西哥马德里造山带东南端,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银锰多金属矿床.矿床产出于新生代中—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组中,矿体形态、规模、产状严格受新生代岩浆活动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出3个综合异常,经地表探槽和钻探验证,在其中2个异常区内均发现工业矿体.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892.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科学评估县域可持续发展潜力是制定县域发展战略的基础。现有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估方法多是基于县域发展现状的多维度综合分析,在体现发展的动态性上仍存在不足。本文构建了面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县域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标体系,采用系统动力学和FLUS模型对发展潜力指标进行预测,提出了一种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的多情景县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估方法。本文以山东省招远市作为案例区,基于2009—2018年的社会经济以及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模拟2030年招远市基准情景、SSP1、SSP2、SSP3、SSP5共5种情景下的县域发展态势,对比评估了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居民福祉维度的多数指标在所有情景下均呈增长趋势,而生态维度指标则呈显著的下降趋势;(2)相比2018年,SSP1、SSP2情景下县域发展潜力均值分别提升了17.36%、9.80%,而在SSP3、SSP5情景下分别下降了0.50%、4.20%,可见,SSP1情景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招远市发展可持续性,SSP5则将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3)招远市未来发展应持续优化SSP1路径,重点关注不...  相似文献   
893.
辽宁永宁地区发育一套闪长质火山岩,该岩石中曾选获金刚石及其指示矿物,因此成为辽宁省金刚石第Ⅳ成矿带。通过对该岩石矿物组成及其显微结构构造特征研究,表明:(1)闪长质岩石中的斑晶斜长石具有环带结构;(2)橄榄石及金云母具有多世代性,且目估橄榄石+金云母含量在10%以上,局部更为富集;(3)出现“橄榄石+金云母+石榴石”与“斜长石+辉石+角闪石”不平衡的矿物组合;(4)发现橄榄石有碎斑结构和金伯利岩角砾。初步认为,永宁地区的闪长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捕获了早先已形成的金伯利岩并与之发生熔融混合作用,金刚石来自于深部的金伯利岩。这一认识对该地区寻找金刚石原生矿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94.
对2016-2018年大连市86次降水过程(≥5mm)天气资料统计和分析,得到了冬季降水形势为高空槽、东北冷涡和平直西风气流场,春夏秋季为高空槽、东北冷涡、副高西南气流、西北气流及江淮气旋形势场,且降水多为稳定层结(夏季副高、冷涡等除外);对SA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PUP处理和分析,获得了降水回波特征及特征参数值,以及主要降水云系(层云、积层混合云和对流云);根据雷达回波强度、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等特征参数及变化,结合冷云催化原理等综合分析,研究建立了基于SA多普勒雷达的人工增雨(雪)作业预警、决策判别指标体系。利用2019年41次降水过程雷达资料进行指标验证分析,得到了87% 以上确率;对4月13日一次实例进行火箭增雨指挥系统业务运行及雷达反演决策判别等综合分析,取得了较好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95.
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全球范围内珊瑚礁大幅度退化,珊瑚礁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开展珊瑚礁生态修复是恢复珊瑚礁生态系统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之一,它不仅可以恢复珊瑚礁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还可以提供相应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以及服务价值.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海南、西沙以及广西等海域开展了大量的珊瑚礁生态修复实践,但在评价...  相似文献   
896.
依据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的特点和工作程序确定生态修复的管理目标,以生态修复效果为导向,运用逻辑框架法构建了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项目管理类指标和效果类指标,分别对应于逻辑层次的投入、产出、目的/作用与目标.其中,项目管理类指标包含项目实施情况、跟踪监测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管理情况等4类指标;效果类指标包含海洋...  相似文献   
897.
Scaling up national climate adaptation under the Paris Agreement is critical not only to reduce risk, but also to contribute to a nation’s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adaptation assessments are aimed at evaluating adaptation to cost-effectively reduce risk and do not capture the far-reaching benefits of adap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development and the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By grounding adaptation planning in an SDG vision, we propose and demonstrate a methodological process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allows national decision-makers to: i) quantify the adaptation that is needed to safeguard SDG target progress, and ii) evaluate strategies of stakeholder-driven adaptation options to meet those needs whilst delivering additional SDG target co-benefits. This methodological process is spatially applied to a national adaptation assessment in Ghana. In the face of the country’s risk from floods and landslides, this analysis identifies which energy and transport assets to prioritise in order to make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to safeguarding development progress. Three strategies (‘built’, ‘nature-based’, ‘combined SDG strategy’) were formulated through a multi-stakeholder partnership involving government, the private sector, and academia as a means to protect Ghana’s prioritised assets against climate risk. Evaluating these adaptation strategies in terms of their ability to deliver on SDG targets, we find that the combined SDG strategy maximises SDG co-benefits across 116 target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ical process for integrating SDG targets in adaptation assessments is transferable to other climate-vulnerable nations, and can provide decision-makers with spatially-explicit evidence for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adaptation in alignment with the global agend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