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1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373篇
测绘学   1334篇
大气科学   257篇
地球物理   426篇
地质学   892篇
海洋学   298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341篇
自然地理   4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基于栅格空间信息定量化的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湖南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针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利用栅格数据结构为主的数字环境模型,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研究,通过将评价结果与数字高程模型迭加分析,研究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探索适合以山高坡陡为主要地貌特征的山区生态评价方法,结果显示,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地区环境质量属一般. 总体环境状况东南部好于西北部,河谷盆地优于山地. 研究表明,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具有数据采集快速、客观,评价和制图自动化,评价结果空间定位精度高,直观性与实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62.
“九五”期间实施的《辽宁省地震前兆台网技术改造项目》使辽宁省地震前兆观测技术系统由模拟到数字实现了质的飞跃,本文对项目的技术思路,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果及建设特色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3.
64.
Fe‐rich metapelitic granulites of the Musgrave Block, central Australia, contain several symplectic and coronal reaction textures that post‐date a peak S2 metamorphic assemblage involving garnet, sillimanite, spinel, ilmenite, K‐feldspar and quartz. The earliest reaction textures involve spinel‐ and quartz‐bearing symplectites that enclose garnet and to a lesser extent sillimanite. The symplectic spinel and quartz are in places separated by later garnet and/or sillimanite coronas. The metamorphic effects of a later, D3, event are restricted to zones of moderate to high strain where a metamorphic assemblage of garnet, sillimanite, K‐feldspar, magnetite, ilmenite, quartz and biotite is preserved. Quantitative mineral equilibria calculations in the system K2O–FeO–MgO–Al2O3–SiO2–H2O–TiO2–Fe2O3 (KFMASHTO) using Thermocalc 3.0 and the accompanying internally consistent dataset provide important constraints on the influence of TiO2 and Fe2O3 on biotite‐bearing and spinel‐bearing equilibria, respectively. Biotite‐bearing equilibria are shifted to higher temperatures and spinel‐bearing equilibria to higher pressures and lower temperatures in comparison to the equivalent equilibria in K2O–FeO–MgO–Al2O3–SiO2–H2O (KFMASH). The sequence of reaction textures involving spinel is consistent with a D2 P–T path that involved a small amount of decompression followed predominantly by cooling within a single mineral assemblage stability field. Thus, the reaction textures reflect changes in modal proportions within an equilibrium assemblage rather than the crossing of a univariant reaction. The D3 metamorphic assemblage is consistent with lower temperatures than those inferred for D2.  相似文献   
65.
66.
锡铁山铅锌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找矿工作的实践,认为锡铁山铅锌矿床是由火山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富集的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区域上NW—SE向早古生代形成的裂谷带,三级盆地内沉积的晚奥陶世滩间山群的大理岩与绿片岩系是表区找矿的最佳区段。而绢云绿泥斜长片岩、含碳质绢云绿泥片岩、白色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是铅锌矿的最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7.
基于GIS的陕西省旬阳地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西部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重灾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该地区即将开展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能源开发等。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与地质灾害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论文选取中国滑坡重灾区的江汉流域开展灾害危险性区划应用研究。研究区选在旬阳地区的县城近郊,通过MAPGIS软件平台及其二次开发的滑坡灾害分析系统,采用规则网格单元划分方法,运用信息量模型对该区斜坡稳定性进行了.空间定量预测,并依信息量法的结果编制了该区的危险性预测分区图。为政府部门进行土地规划决策、避免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大规模土地开发和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通过研究无烟煤层中泥岩夹矸的岩石矿物学特征,探讨其主要成分高岭石发生转化的主要方向及影响因素。对晋城矿区实地观测,并采集一定量的标本,通过显微镜下鉴定、差热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等研究,发现无烟煤层泥岩夹矸中高岭石主要向伊利石转化,并有伊利石-蒙脱石(I/M)混层矿物及蒙脱石出现。煤的变质程度升高、夹矸矿物转化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变质作用及周围介质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生态地理建模中的多尺度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在分析生态地理建模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生态地理建模中的尺度转换问题、跨尺度相互作用问题、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的关联问题和多尺度数据处理问题.由于生态地理问题的非线性、生态环境的异质性和随机事件,简单的线性尺度转换方法远不能满足生态地理建模的要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地理建模中的时空尺度问题,除需要运用微分几何学和等级理论等经典方法外,还需要引入格点生成法和网格计算等现代理论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0.
Introduction Receiver function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in studying S wave velocity of crust and up-per mantle for about 20 years (Owens, et al, 1987; LIU, et al, 1996), which is a time series ob-tained by the deconvolution of vertical component from horizontal component for teleseismic P waveform. Receiver function represents the teleseismic P plane wave response of crust and upper mantle beneath seismic station, from which the source and propagation effects are removed. Receiver fun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