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09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218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8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唐承丽  吴艳  周国华 《地理研究》2018,37(2):292-306
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城市群地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梳理了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互动机制。认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产业集群和开发区发展的空间载体,城市群为开发区和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生产要素、服务和市场;开发区是城市群的创新创业高地与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群的重要生产功能区;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推动开发区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产业集群与开发区共享着城市群的资源与服务,开发区通过产业集聚与创新,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延伸、耦合与创新,与城市群形成生产要素、市场交易、创新与服务等方面的多维度相互作用,最终实现三者的协同发展。基于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规模、结构、职能和创新等4个方面的17个指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案例区,对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两大变量组进行了互动因素与强度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①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已形成有效互动。其中,城市群通过经济规模、城市结构、创新投入与产出、服务职能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经济规模、产业集聚、经济效益与产业创新,以及开发区的建设品质、产业集聚与产业效率的发展。开发区通过产业集聚与创新效率的提高,产业集群通过产业规模、效益协同开发区效率的提升,强化了城市群规模、结构、创新与职能的发展。② 长株潭城市群通过经济规模、结构、创新与服务四类因子,对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产生了全面的促进作用,但产业集群与开发区并未完全协同地促进城市群发展。③ 要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效益与开发区的效率,加强其对城市群发展与繁荣的支撑作用,全面实现三者的多维良性互动,提高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92.
基于产业环境耦合类型的沿海地区产业绿色转型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丽 《地理研究》2018,37(8):1587-1598
沿海地区高速和高度集聚的产业发展导致其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切实需要在综合考虑地区产业转型特征和环境压力变化规律及其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产业绿色转型路径和环境管制政策。以沿海地区地级市为空间单元,构建了产业绿色化转型系数,从结构转型和效率转型两个方面对沿海地区2005-2013年产业转型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刻画,并以产业绿色化转型系数和环境压力系数为指标进行二维四象限划分,将沿海地区114个地级行政单元划分为压力降低产业绿色化转型区、压力降低产业非绿色化转型区、压力加大产业绿色化转型区和压力加大产业非绿色化转型区四种类型区,并针对不同类型区产业发展和环境压力特点,提出对应的产业绿色转型和环境管制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小城镇产业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国平  席强敏  吴爱芝  孙瑀 《地理科学》2018,38(11):1769-1776
分析揭示了2015年中国小城镇产业结构特征与空间差异,并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实证估计了中国小城镇非农产业占比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中国小城镇非农产业占比呈正态分布,非农产业占比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长江经济带和边境口岸地区。东部地区小城镇非农产业占比呈负偏态分布,中部地区呈正态分布,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呈现正偏态分布特征,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小城镇规模、所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小城镇非农产业占比显著正相关。县域第二产业占比提高带来的拉动效应略高于第三产业,小城镇产业更多的是为县域第二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支撑。地级城市(地区、自治州、盟)规模的扩大对辖区内小城镇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扩散效应强于虹吸效应。  相似文献   
994.
基于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化的理论视角,以粤北山区国家重点生态发展区县(市)涂料化工产业为例,研究广东省产业转移政策下转移到生态发展区的污染性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结果发现,在污染性产业环境管制和生态发展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双重政策规制下,韶关市涂料化工企业普遍面临改造升级或淘汰关闭的命运。文章从政府、园区和企业3个层次构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路径,强调产业生态化进程中政府的主体地位,提出改革和完善生态政策规制体系,实施生态化激励机制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精细化管理机制,规范和引导企业/园区行为并主动参与产业生态化实践,推动生态发展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地方创业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地方创业视角的产业集群转型机制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采用个人—组织—外部环境交互反馈的分析框架,从产业集群促进地方创业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以及地方创业主体战略促进集群转型两个方面,梳理现有关于地方创业与集群发展的互动关系的成果。主要研究成果为:就地方创业的孵化而言,集群内成功创业家正面的示范效应是促进创业意愿产生的主要因素,而个人在集群内商业网络的社会根植程度能促进潜在创业家对原所在集群的区位偏好,从而促进创业活动的本地化发展。就地方创业的成长而言,应该关注集群内组织生态结构和创业生态系统环境,以及新创企业成立后与本地母体企业的动态组织联系。同时,地方创业主体也是产业集群的积极塑造者。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研究表明,在核心城市(广州)的成熟集群内,新一代创业企业通过自主区位选择可以改变集群的空间形态和层次;而在边缘城市(揭阳),本地企业的制度创业行为是集群升级的重要途径,本地创业家通过多地理尺度的认同反馈战略,吸引外部资源并构建跨地方的合作网络。最后对地方创业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6.
一个多世纪以来,大众集团在沃尔夫斯堡的工业品牌世界“大众汽车城”向世人展示着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和社会化发展历史。然而,对于20世纪30年代末-1945年期间,纳粹时期所发生的一些黑暗历史事件,诸如苦役劳动力和制造武器,却采取着遮遮掩掩的态度。甚至于试图让数以百万计的参观者们相信,大众汽车集团的历史仅可追溯至1945年。正面的历史部分被展示和传播着,黑暗的历史事件却被刻意忽视。因此,大众汽车城尽管整体上反映了汽车工业的重要成就、经历和组成,却并不足以成为具有完整历史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只有敢于承认和展示自身完整的(包括那些黑暗的部分)历史,大众汽车城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产业文化基地”。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宏观统计数据的传统产业集聚研究方法多以行政区划为空间统计单位,难以体现产业的空间连续性。数据开放平台上企业数据集的出现,使得基于微观层面的产业集聚研究成为可能。本文收集了2008-2014年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工商登记数据,采用基于距离的指数体系及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2008年珠三角制造业集聚特征及2008-2014年基于增量的制造业聚集演变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为:①珠三角区域制造业沿西北—东南向集中分布于深圳、佛山、广州、东莞、中山5市,周边各市制造业密度相对较低;②集聚程度与行业属性密切相关,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程度最高,资本密集型行业分散程度最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呈现微弱集聚水平,而资源密集型行业无明显集聚或呈分散特征;③2008-2014年新增企业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城市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其中深圳市新增制造业企业逐年减少,东莞、中山等市新增制造业企业上升趋势明显,其余各市维持平稳或缓慢增长。新增制造业企业重心存在从深圳逐渐向东莞、中山等市转移的现象。新增制造业企业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数量占比有所降低,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数量有所上升,集聚指数亦表现出相同趋势,表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在发生结构和空间演变。  相似文献   
998.
杨康  徐爱功  刘备 《测绘科学》2016,41(12):279-282
针对如何提高工业摄影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问题,该文根据摄影测量网形设计的原则,分别对长形面状结构和多面体结构的被测物进行摄影测量网形设计;对所设计网形进行现场实验,验证所设计网形的可行性,并根据工作过程和测量结果对设计网形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引力模型的改进模型,摆脱行政区划对城市圈的限定,重新划分武汉城市圈范围。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出新划定的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的主导产业。结合各市的产业现状及地理分布,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先进的测量仪器被广泛地应用于测绘行业中,为测绘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本文根据我校实验研究分析的需要,采用了新型的测量方法,利用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的高精度特性,对徕卡TM30在免棱镜模式下测量技术与精度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分析。经验证,免棱镜模式下徕卡TM30在室外检校场的研究实验可满足所需精度要求,且比传统测量手段更加合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