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3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James R Faulconbridge 《Area》2004,36(3):235-244
The launch of the Euro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in Frankfurt initially was seen as a threat to London's pre-eminent position in European financial geographies. This paper explains why in fact this was not the case. To do thi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 two. Firstly, it reviews the literatures that help to explain financial geographies. It is argued that we need to move away from investigating attribute properties such as financial turnover and instead examine the role of networks and interdependencies in producing financial geographies. Secondly, it identifies London's dominance and Frankfurt's growth as a complementary centre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then explains how European networks and interdependencies produce this, based on insights from interviews with investment bankers and insurance institution workers in the two cities.  相似文献   
22.
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发布的公报和世界各国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情况,整理出了近期水文学科在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水资源系统、大气~土壤~植被、大陆侵蚀、冰雪、遥感技术和示踪技术等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国际上水文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对国内同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探讨地理世情监测标准规范建设的需求与意义,归纳梳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建设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地理世情监测标准规范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地理世情监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4.
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和农业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气候变暖采取稳健的适应措施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该文综合了当前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进展及已有的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指出适应资金严重不足,技术研发、应用与转让难以实施,以及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实施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着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有效实施;关于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仍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示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需要重点开展的研究任务,即农业气象灾变过程的新特点及其风险管理, 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大数据决策管理系统研发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气候区划与减灾保产技术研究,以切实推进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5.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a significant focus on infrastructure,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cross a vast region, and it also provides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ombined pressure of climate variability, intensified use of resources, and the fragility of ecosystems make it very challenging, however, to achieve future sustainability. To develop the path in a sustainable way,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issues across nations and evaluate them in a scientific and well-informed approach. In this context, the Digital Belt and Road (DBAR) program was initiated as an international venture to share expertise, knowledge, technologies, and data to demonstrate the role of Earth ob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big Earth data applications to support large-scal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identify pressing challenges, present the research priorities and foci of the DBAR program, and propose solutions where big Earth data can mak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his paper calls for further joint actions and collaboration to build a digital silk road in suppor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national, regional and global levels.  相似文献   
26.
田晋 《海洋测绘》2008,28(1):32-35
以IGRF全球地磁位模型为基础,设计地磁测量参考场计算软件,实现地磁场参数长波分量的时间域与空间域离散点计算,为野外磁力测量相关数据采集与仪器配置提供先验信息,使数据采集的作业效率及可靠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7.
财务指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反映。根据近几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对财务指标综合分析,探讨四川省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8.
潘峰华  方成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0):1473-1481
全球化带来的新国际劳动分工使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GPN)成为研究全球经济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框架。与此同时,金融在现代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经济金融化在全球不同尺度下深刻影响着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网络。因此,金融已经成为GPN研究不能忽略的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金融化带来的逻辑也日益深刻地影响到GPN的演化和运行。尽管GPN研究日益重视金融的作用,并开始研究金融业的全球生产网络,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获得国际股权投资或者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等方式融入全球资本市场,主要从生产角度理解地方经济融入全球过程的GPN难以对该现象深入分析。全球金融网络(Global Financial Network, GFN)为刻画和分析这个过程提供了新的框架。在这个分析框架中,地方经济体通过高级商业服务业(Advanced Business Service, ABS)企业与世界城市(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管辖区产生联系,从而融入GFN。论文介绍了GFN的基本结构,探讨了地方经济融入GFN的主要方式及其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GFN未来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可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9.
黎诗扬  朱华晟  丁玥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0):1514-1522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技能升级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有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体系并非必定能够促进劳动力技能的升级。论文以中国大陆地区主要地级市为例,利用2005、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试图分析国际贸易对各地区劳动力技能结构变动及技能升级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贸易对地区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具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出口贸易对劳动力技能降级的影响;而进口贸易所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尚未显现,进出口贸易整体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来看,从区域产业地理格局角度,对外贸易影响了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人群的区域间流动,使得对外贸易对劳动力技能升级的影响效果在不同的区位与城市规模特征间存在显著差异。沿海城市和大城市主要表现为进口贸易显著促进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进而带来地区劳动力技能升级,相对于内陆地区和小城市而言,出口贸易会带来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下降,地区劳动力技能呈现降级趋势。  相似文献   
30.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将设施联通作为合作战略重点之一,航空网络作为设施联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提升到新的高度。为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中国国际航空网络的影响,论文选取了2013年和2018年数据,从国际航线、国际航班以及通航城市3个方面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国际航空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 整体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国际航空网络的空间格局,仍以东亚、东南亚、美国以及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为主,5 a来其变化主要集中在进一步加深与已有城市的联系;② 从沿线国家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增加了与中国直接通航的沿线国家数量,并提升了沿线国家在中国国际航空网络中的地位;③ 越来越多的境内城市参与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且航线和航班在北京、上海、广州的聚集程度下降,而其他城市的航线和航班占比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