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254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91.
PACMANUS 热液区Si-Fe-Mn 氧化物的显微结构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对2008年"KX08-973"航次中国首次在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用拖网取得的少量Si-Fe-Mn氧化物海底热液产物样品进行显微结构特征研究。研究表明,显微镜下,样品呈隐晶质结构;扫描电镜下可见已石化的硅藻;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Fe和Mn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呈现出Si-Mn质层被Si-Fe质层包裹的特征,反应了Si-Fe-Mn氧化物的形成具有多期多阶段性特征。样品是富Si,Fe和Mn的低温热液流体直接沉淀产物。本研究结果对该区热液氧化物的进一步研究,如Si-Mn质层和Si-Fe质层中Si与Mn和Fe的化合方式、微生物在热液氧化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2.
三亚河与三亚湾溶存N_2O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4月在三亚河设置24h观测连续站,10月在三亚湾设置13个采样站,同时采集大气、表层和底层海水样品,运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对海水中溶存N2O的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亚湾海水中溶存N2O的浓度范围为7.57—15.04nmol/L,饱和度范围为101.8%—202.2%,均处于过饱和状态,明显受到三亚河水人为污染的影响;三亚河N2O浓度日变化范围在12.7—17.6nmol/L,饱和度范围在170.9%—236.9%,全天也均处于高度过饱和状态,表明三亚河和三亚湾都是大气N2O的源。对三亚河和三亚湾N2O浓度与盐度,营养盐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可得,其与盐度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氨盐的关系为正相关。此外还利用Liss提出的双层模型计算了三亚河和三亚湾的N2O海-气交换通量,分别为5.71—11.63μmol/(m2·d)、0.33—8.26μmol/(m2·d),表明三亚河与三亚湾水体中N2O的过饱和现象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3.
于2006年4月至2007年1月对桑沟湾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采集表层海水样品,研究了该海域表层海水中溶解N_2O的分布特征及海气交换通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桑沟湾表层海水中溶解N_2O浓度和饱和度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变化,浓度表现为冬季最高而饱和度为夏季最高.利用Liss和Merlivat公式(LM86)以及Wanninkhof公式(W92)估算了该海湾海水中N_2O的年平均海-气交换通量,分别为0.2 μmol/(m~2·d)±0.1 μmol/(m~2·d)和1.5 μmol/(m~2·d)±1.0 μmol/(m~2·d).  相似文献   
494.
减薄CdS窗口层是提高CdS/CdTe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减薄窗口层会对器件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减薄了的窗口层与前电极之间引入过渡层非常必要.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在前电极SnO2:F薄膜衬底上制备未掺杂的SnO2薄膜形成过渡层,并将其在N2/O2=4 ∶1,550 ℃环境进行了30 min热处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复合薄膜热处理前后的形貌、结构、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分析了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