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4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裴韬  黄强  王席  陈晓  刘亚溪  宋辞  陈洁  周成虎 《遥感学报》2021,25(11):2153-2162
地理大数据是地理对象所产生的“足迹数据”,而地理大数据挖掘就是通过反演分析地理对象的“足迹数据”,揭示其中蕴含的人地关系及其时空模式。近年关于地理大数据的重大研究进展显示,其研究结论的取得大多需要借助多种大数据的信息综合。为此,本文提出研究地理大数据聚合的必要性:代表新的研究范式、产生新的研究视角、提升研究的全面性,并将地理大数据聚合定义为:不同地理大数据之间通过转换形成面向研究对象的多维数据集合。在阐述地理大数据分类和特点的基础上,将地理大数据聚合分为:时空聚合、面向对象聚合、面向主题聚合以及面向模型聚合四种类型。地理大数据聚合作为地理大数据挖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确定内核—信息溯源—反演汇聚3个步骤,而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统一时空框架和基准、统一数据表达与存储、匹配同一观测对象的多数据源、统一多源数据的时空范围、调和不同对象之间不同的变化速率、解决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大数据与小数据的聚合等。地理大数据聚合方法与技术的发展,将会拓展地方的感知、土地功能的识别、对人群的观测与理解、功能与流动之间关系、地表复杂巨系统等新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2.
随着GIS产业的建立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已然发展成为一个以领域应用为主的信息产业。纵观现今GIS技术的科研应用领域,大多数领域的应用都集中在具有很强空间属性的自然科学范畴中,而在同样需要时空属性支持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却为数不多。因此,为了增强对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与时空属性相关的支持,研究GIS技术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中国社会科学综合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应运而生。本文从社科领域GIS技术应用的现状研究着手,详细分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所特有的丰富资源基础,阐述了中国社会科学综合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建设目标和主要功能提供,并进行了系统的应用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63.
道家思想对于玉雕创作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取法自然、无为与有为、“阴阳”与“和合”的关系这三个方面。俏色巧雕是遵从取法自然这一准则的最显而易见的雕刻手法。有为和无为是针对两种不同的审美取向而分别衍伸出的两种不同的创作指导思想,前一种是追求玉雕创作的人工美,后一种是追求自然美。在玉雕上,“阴阳”与“和合”的思想表现得很也明显。在画面构图方面,雕刻对象有主有次,有远景,有近景,需要安排得当,以得到整体的和谐。从文化的范畴来讲,在玉雕作品将道家思想内化的同时,道家思想也借玉雕这一绝佳的载体展现出其独特的内涵和魅力。  相似文献   
64.

Popper's concept of Worlds 1. 2, and 3 is discussed briefly in the light of idealism and materialism and to illustrate the debate about reification and reductionism. Then six types of change in geography are classified as changes in the phenomenal environment (World 1) and in that part of the behavioral environment that constitutes World 3. These changes involve those comparisons within or between “Worlds” that identify future research problems.  相似文献   
65.
We describe here the possible discovery of a portrait of Galileo Galilei in his youth. The painting is not signed and the identification is mainly physiognomic. In fact, the face reveals clear resemblance to Domenico Tintoretto's portrait and to Giuseppe Calendi's engraving derived from a lost portrait made by Santi di Tito in 1601. Along with the portraits by Tintoretto, Furini, Leoni, Passignano, and Sustermans this could be another portrait of Galileo made al naturale, but, unlike the others, it depicts the scientist before he reached fame. Galileo looks rather young, at age of about 20–25 years. His eyes in the portrait are clear and the expression intense and appealing. From Galileo's correspondence we know of a portrait made by his friend Ludovico Cigoli. Rather interesting, though admittedly quite improbable, is the possibility of a self‐portrait whose existence is mentioned in the first biography of Galileo by Salusbury in 1664 (© 2011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66.
地理学方法论演变与价值判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叶超  蔡运龙 《地理研究》2010,29(5):947-958
主观和客观是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一对重要范畴。价值判断是主客观问题争论的焦点。外在的科学或哲学理论和方法论等因素为客观范畴,地理学家的价值判断、目的等方面的因素为主观范畴。客观层面的分析表明:专业化和交叉化并行的整体科学发展特征,以及科学哲学理论发展多元化的趋势强烈影响了地理学方法论;交叉化的倾向使二战以后的地理学频繁地向其它学科借鉴理论和吸取方法,从而在范围上拓展了地理学方法论;而科学哲学理论从范式、研究纲领向多元主义的演替路径使地理学方法论也经历了单一范式向多元主义发展的过程;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使地理学家深切认识到制度、社会文化背景和语言修辞对地理学的强烈影响。主观层面的分析表明:研究者不可能摆脱他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也不可能"中立"于研究对象;在处理价值判断与研究对象之间关系时,研究者要持有审慎的态度和逻辑严整性的原则。在科学研究的目的论上,研究者最终应该具有一种人本主义的"自向性",即从认识研究对象回复到认识自身。从客观和主观结合的角度看,方法论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则与研究者个性和目的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67.
雷州雷神崇拜本属自然宗教,但唐宋以后其道教色彩日见浓厚.雷州雷神崇拜还蕴涵着道家的崇尚自然的精神,与道家的本原意识和生命关怀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8.
In the beginning Copernicus' system of the world did not have empirical confirmation. In this situation, Kepler's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with the telescope, invented in 1608, played a decisive role.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Sun, Kepler discovered the elliptical orbital motion of the planets as a base of the computation of noticeably improved ephemerides. The first telescopic observations – Jupiter's moons, phases of Venus, sunspots, surface features of the moon, gave important arguments for Copernicus' system. Galilei was one of the first who used the telescope for astronomical research (© 2009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69.
As two very controversial surveys of the rock formation “Teufelstein” exist in literature (H. Haupt versus H.M. Maitzen as well as W. Schlosser), a photographic documentation of solar and lunar rising and setting points throughout a whole year as well as a remeasurement with a solar compas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pot. The result is that the formation is not an accurate solar marker but could only have served as a warning peg for the summer solstice setting point (© 2009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70.
试图引入“演化论”,采用“来源域”到“目标域”的“隐喻映射”方法,勾勒地图演化过程的历史脉络;并从地图演化与人类社会的演进及生产力发展、地图演化过程中出现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与社会演进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地图演化与社会科技进步、地图演化与文化变迁、地图演化与地图哲学思维等5个方面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开展地图演化论研究会有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