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测绘学   200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266篇
地质学   623篇
海洋学   156篇
天文学   141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2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Fractal properties of simulated bed profiles in coarse-grained channel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ed roughness characteristics in coarse-grained channels are fairly complex. A hierarchy of roughness elements can be observed, ranging from variable particle sizes and shapes and small-scale sedimentary structures, to large-scale bedforms such as riffle-pool sequences. The effects of these scales of roughness on the flow geometry still remain to b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The semivariogram has been suggested in the past as a means of quantifying bed roughness effects on streamflow, as well as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scales of roughness. However, field measurements are rather time-consuming. The low number of bed profiles measured in the field preclud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generally applicab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derived from the semivariograms (such as the Hausdorff dimensions and the scale of autocorrelation corresponding to each fractal band) and the bed configuration itself (geometrical and sedimentological properties). Simulation results of gravel-bed profiles are, therefore, presented in order to complement the original investigation of Robert (1988a).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based on grain characteristics of sizes and shapes and on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small-scale bedforms, yield very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on boundary roughness at the microscale and give insight in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empirical semivariograms (derived from field measurements). Bed-material sorting, variable grain shapes, and height and spacing of cluster bedforms control the fractal dimensions obtained from the semivariograms, as well as the location of the break of slope and the range of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DTM的LSM算法的数学模型。其特点是,引入了辐射线条件和共面条件的几何约束,以及辐射偏差和几何变形参数的虚拟观测方程。试验表明.改善了LSM算法的收敛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因而提高了图像配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3.
ResearchofpatterndynamicsparametersofcrustaldeformationfieldinseismogenicprocessShuo-YuZHOU(周硕愚),YunWU(吴云),Ruo-BoWANG(王若柏)and...  相似文献   
104.
利用东亚地区11个有代表性测站(1979-1988年)连续10年的500hPa逐日位势高度时间序列,全面计算了它们的浑沌特征量。结果表明,各测站相应的关联维数都是分数;完整的Lyapunov指数谱中,不仅都有正值、零和负值,而且Lyapunov指数之和都小于零。因此,从整体来看,相应于东亚地区天气尺度的吸引子是由一个有限窨支撑起来的。东亚地区的天气吸引子所显示的系统平均Kolmogolov熵约为0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变分法原理提出了对雷达速度资料进行预处理的一种方法,数值试验表明该法能有效地消除雷达速度资料中的小尺度运动径向速度分量及“噪声”。  相似文献   
106.
台风运动内在随机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差分方法,对决定性的正压涡度方程实施了四组数值积分。根据模式输出量,求得了台风中心移速的一维序列和二维序列。计算了移速序列的关联维数和K熵。结果表明模式大气中台风中心的移动具有内在随机性。最后讨论了局域热源和基流对台风移动路径随机性和可预测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扼要阐明四川省芦山-宝兴地区花岗石石材产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花岗石石材的品种、规模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8.
岩石结构分形维数与岩石压缩强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形几何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煤层顶板岩石的结构,发现岩石的粒度结构和孔隙结构均具有自相似性,粒度分形维数和孔隙分形维数与岩石压缩强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故可以用岩石结构的分形维数定量表述岩石的压缩强度。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对唐山地震昌黎等七个台的地电阻率日均值时间序列进行了关联维计算.取每年为一个时间段,其目的在于探索分数维对地震各个阶段的反应,以便达到利用分数维进行地震预报的目的。计算结果表明大部分地电台的地电阻率在地震前有明显的降维特征。通过地震前后七个台的地电阻率分数维的变化,得到了地震前后前兆场的分布特征,这一结果对于未来震源区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从时间序列中提取维数信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勇 《气象》1995,21(4):16-21
作者介绍了分形和分维的概念、性质和意义,重点讨论了从一维时间序列中提取维数信息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些在天气和气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