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WebGIS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添  唐川  李璇琼  李为乐 《测绘科学》2013,38(3):194-196
群策群防体系在我国的灾害防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基于WebGIS技术基础上,运用现代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在.NET平台上建立四川古蔺县群测群防信息系统。系统测试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实现地质灾害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当前的群测群防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2.
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从微观机制探讨城市空间结构、居民出行行为和碳排放的关系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2011年乌鲁木齐居民出行日志调查数据,在分析居民基本出行特征和通勤空间特征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不同城市空间的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乌鲁木齐市居民出行以通勤类出行为主,居民出行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性,内城中心区和郊区卫星城人均出行次数高于其他区域。城市南、北发展不平衡对郊区居民出行产生影响。②乌鲁木齐市居民通勤的实际平均出行距离为4.9 km,相比于东部大城市具有通勤距离短而通勤时间长的特征。通勤距离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由内向外递增趋势。③2011年乌鲁木齐市居民日常出行人均直接碳排放量为682.95 g,居民日常出行碳排放表现为中心区和卫星城的低碳化、近郊区居民中碳化和远郊区居民的高碳化。  相似文献   
103.
购物出行空间的等级结构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22  
以天津市为例,通过大量问卷调查,总结出城市居民购物出行的空间圈层结构,为国际间相关问题的横向对比奠定了基础。在中地论的基础上,创建了系统描述和详细分析购物出行空间等级结构的新模式,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制度和方法。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总结出天津市三种不同收入阶层的购物出行空间等级结构类型,并对其进行了尝试性解释。  相似文献   
104.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相对富裕阶段,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旅游恩格尔系数是从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角度出发,选取综合性指标正向测定居民精神消费水平,进而用来衡量社会发展状况和居民生活质量。基于1978—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和2004,2010,2015年截面数据对河南省18个城市居民消费进行案例研究,表明旅游恩格尔系数和恩格尔系数在时空测定上都呈现较为明显的反向相关性,旅游恩格尔系数对恩格尔系数具有较好的替代性。提出了居民消费结构向量模型,并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和空间截面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居民消费结构向量模型不仅能反映消费指数的变化,且能直观反映实际消费金额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5.
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7—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收入、消费的基尼系数纳入研究框架,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和结构两个层面考察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地区城乡收入不平等状况恶化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非线性检验结果表明,全国和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倒"U"型,并处于其下行区域,即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差距的作用是递减的;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处于"U"型曲线的上行区,即城乡收入差距的上升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角度看,现阶段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不同类别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且消费差距存在显著的棘轮效应。  相似文献   
106.
在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国家4A级景区对29位老人与43位非老人进行分组问卷调查,对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自然环境感知、经济环境感知、社会关系感知、旅游及游客感知差异进行卡方检验(χ2).结果表明,两组人群对环境感知存在着明显差异.乡村旅游地老年人环境感知具有较强烈的乡土意识、对游客与旅游开发普遍持积极的支持态度、希望承担旅游地主人的角色、希望更多分享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等特点.从旅游地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的角度证实了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9个要素的结论,同时发现了中国老人的一些不同之处,提出了期待期的概念,提出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入手,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城市居民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基础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了城市居民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出游方式以家庭、亲友结伴与单位组织为主;交通工具以汽车为主,体现为自家车与单位车;信息来源以亲友介绍与旅游宣传册为主;消费水平集中在200~599元之间;出游距离集中在2 h车程以内,以1~2 h车程为主;停留时间集中在2 d之内,以1 d为主;出游频次高,季节性明显;住宿选择两极分化,农家与宾馆并重;“乡村”特色产品普遍受到青睐。  相似文献   
108.
孙鸿鹄  甄峰 《地理科学》2019,39(5):788-796
基于居民活动视角解读城市雾霾灾害韧性潜在的人地关系内涵,以南京市主城区进行韧性评估的实证分析,提出针对性韧性提升策略。结果表明:主城区雾霾灾害韧性整体处于处于低水平,现状建成环境适应性效果有限。居民活动扰动性、建成环境适应性分别呈现冷热“多核”圈层集聚、“带状”集聚的空间特征,两者匹配失衡导致霾灾害韧性的空间分异不显著且大部分地区水平较低。居民活动扰动性主要受雾霾严重性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建成环境适应性受生态减霾性、设施避霾性影响均较大,雾霾灾害韧性则更受居民活动扰动性影响。雾霾灾害韧性的建设应针对性地提升建成环境适应性或降低居民活动扰动性,并注重两者在空间优化措施上的匹配。  相似文献   
109.
陕西省铜川矿区居民对环境问题的感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兴民  廖文果 《地理科学》2012,(9):1087-1092
陕西省铜川矿区王石凹矿的资源丰富,但环境问题严重。通过实地调查和490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利用秩和检验等方法,探讨了对居民环境问题感知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是:①矿区居民对居住环境普遍不满意,他们认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水污染。产生环境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采煤。②在居民属性与环境问题感知方面发现:性别对大气污染的感知有明显的影响。年龄和居住时间对塌陷和地裂缝的感知有显著影响。居民居住地点对矿区环境问题的感知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0.
尹立杰  张捷  韩国圣  钟士恩  李倩 《地理研究》2012,31(10):1916-1926
社区居民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社区居民越来越被整合到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之中, 研究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将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感反映了人与地方的特殊情感联系, 对于深入理解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地方感作为理论切入点, 以发展期望作为中介变量, 构建了“地方感-发展期望-影响感知”理论模型, 并以安徽省天堂寨作为实证案例。结果表明, 地方感较强的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赋予更高的期望, 对旅游影响感知的能力更强。发展期望在地方感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影响机制中具有积极的中介作用。社区旅游发展的总体程度是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处于旅游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