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272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5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解决大水矿床排供结合问题是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实际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解决排供矛盾和排供结合的办法。着重从地质一水文地质条件,从矿山排水前后矿床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来论证对排供结合方案的选择,并以一个典型的矿床作为实例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72.
From July to September of 1990,CH_4 flux measurements were made in Lin'an rice paddies using gradient profiletechniques.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rbulence structure under the stable conditions have been verified in the surfacelayer according to the in situ measurements.The semi-empirical turbulent parameters β_m,β_h and β_c and their changeswith the stability parameter Ri are given.Observ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_4 flux in the rice-paddy is mainly decided bythe methnogenesis and the process of CH4 transport from internal soils to the atmosphere,and that the CH_4 verticaltransfer is depressed in the stable surface layer.The CH_4 flux shows that its obvious diurnal changes,and the meanCH_4 flux are higher in nighttime and lower in daytime,and the peaks appear at about 2000 BST at night and 0300 BSTin the early morning,respectively.The mean value of CH_4 flux is about 4.18±2.3 mg/m~2 h.  相似文献   
73.
From July to September of 1990,CH4 flux measurements were made in Lin'an rice paddies using gradient profile techniques.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rbulence structure under the stable conditions have been verified in the surface layer according to the in situ measurements.The semi-empirical turbulent parameters βmh and βc and their changes with the stability parameter Ri are given.Observ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4 flux in the rice-paddy is mainly decided by the methnogenesis and the process of CH4 transport from internal soils to the atmosphere,and that the CH4 vertical transfer is depressed in the stable surface layer.The CH4 flux shows that its obvious diurnal changes,and the mean CH4 flux are higher in nighttime and lower in daytime,and the peaks appear at about 2000 BST at night and 0300 BST in the early morning,respectively.The mean value of CH4 flux is about 4.18±2.3 mg/m2 h.  相似文献   
74.
邵芸  郭华东  范湘涛  刘浩 《遥感学报》2001,5(4):340-345
通过对肇庆试验区1996年和1997年获取的多时相、多模式雷达卫星(RADARSAT)数据分析,从图像上直接提取地物的后向散射系数,结合实地测量水稻的生长结构参数,建立了水稻生长模型,分析了不同生长周期(从80天到120-125天)4种类型水稻的时域散射特性。利用1997年4月至7月获取的7景标准模式雷达卫星数据,对试验区内三个县和两个行政区共5000km^2面积范围内的作物进行分类和水稻产量预估算,水稻类型分类及面积量算精度达91%。结果表明:利用雷达遥感数据进行水稻种植面积量算和估产需要水稻生长期间三个时相的数据,即插秧期、抽穗期、收割前期。若能够获得多参数雷达图像,可以用插秧期和收割前期的两个时相图像来代替上述的三个时相图像同样可以达到种植面积量算和估产的效果。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多时相雷达卫星数据对我国南方水稻长势监测及估产具有明显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75.
Global change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e in the tropics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Bridging understanding of local environmental change with regional and global patterns of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LUCC) remains a key goal and challenge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This meta-analysis attempts to bridge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s of LUCC by demonstrating the ways in which previously published case studies can be compared and used for a broader regional synthesis in the tropics.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results from a meta-analysis, this paper suggests ways to make future case studies more widely comparable.  相似文献   
76.
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总结脆弱性的定义与介绍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的初步定义、研究思路、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区域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对策应遵循的有关原则。  相似文献   
77.
引水灌溉是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与发展的根本保证,但在甘肃境内的几大灌区中,长期引水灌溉不同程度地引发了环境地质问题——地面沉陷、滑坡、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8.
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时空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水稻Jensen模型中敏感指数在全生育期变化规律的认识,以生长曲线函数建立了水稻敏感指数累积函数,分析了其特征,从而解决了不同长时段敏感指数转换计算问题。较全面地揭示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及其敏感指数累积函数中主要参数随气象条件及土壤因子变化的规律。通过参照作物需水量及其频率以及不同地区土壤有效含水量为媒介,建立了对水分敏感指标在不同水文年份 (时间)和不同地区 (空间)进行预报的数学模型,据此提出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在时、空两方面插补、延长、移用与扩展的理论与方法。借助于参照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及土壤分布图,探讨了绘制水分生产函数及其主要参数等值线图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79.
水稻时域散射特征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邵芸  郭华东  范湘涛  刘浩 《遥感学报》2001,5(5):340-345
通过对肇庆试验区1996年和1997年获取的多时相、多模式雷达卫星(RADARSAT)数据分析,从图像上直接提取地物的后向散射系数,结合实地测量水稻的生长结构参数,建立了水稻生长模型,分析了不同生长周期(从80天到120-125天)4种类型水稻的时域散射特性。利用1997年4月至7月获取的7景标准模式雷达卫星数据,对试验区内三个县和两个行政区共5000km^2面积范围内的作物进行分类和水稻产量预估算,水稻类型分类及面积量算精度达91%。结果表明:利用雷达遥感数据进行水稻种植面积量算和估产需要水稻生长期间三个时相的数据,即插秧期、抽穗期、收割前期。若能够获得多参数雷达图像,可以用插秧期和收割前期的两个时相图像来代替上述的三个时相图像同样可以达到种植面积量算和估产的效果。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多时相雷达卫星数据对我国南方水稻长势监测及估产具有明显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80.
3S技术在晚稻长势监测中的综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江西省为试验区,探讨用RS-GIS-GPS技术监测作物长势的方法和途径。针对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地块不成规模的情况,在GIS支持下,将数字高程数据、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与GPS定位观测数据相结合,对NOAA/AVHRR进行判读,提取反映双季晚稻长势的植被指数,用该指数与GPS定位观测资料及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监督分类监测苗情,并用迭代自组织分析法进行无GPS定位观测资料时相应时相的NOAA/AVHRR的长势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地理信息数据(数字高程数据、土地利用分类)与GPS定位观测资料相结合提高NOAA/AVHRR数据的利用效果是适合的和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