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111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In a society dominated by tourism consumption, space changes occurring in rural areas can generally reflect their social changes.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flow, regeneration and adaptation of rural tourism space, this paper originally and creatively proposes that the spatial elements in a rural tourist area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ttractions (A), Towns (T) and Villages (V). By analyzing the spatial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T and V, five types of rural spatial transition modes are found, the types of heritage, theme park, those serving as scenic spots, leisure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ecotourism areas. These different classes emerge due to their geographical differentiation. They show the same spatial evolution trend: The Attractions are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whole area and characterized by diversification; supporting services facilities gather in the Towns; and the Villages are landscape images. In this area the traditional rural benefit trends toward that of compound development. Mufu Town, Hubei province, is taken as a study case, and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T and V from 2006 to 2016 are describe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new spatial order ar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ynergy between production space, living space and ecological space,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Attractions, Towns and Villages is recommended. The perspective of Attraction-Town-Village (ATV) can lea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of tourism space in rural areas and provide directions for thinking about the reconstruction path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societies.  相似文献   
72.
传统的农村公路核查需要人工实地抽查或通过GNSS设备进行信息采集验核,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遥感影像具有成像范围广、时效性高、成本低、能客观反映现实情况等优点。相比于传统方法,将遥感影像引入农村公路核查,能客观、准确、高效地对农村公路相关信息进行核查。本文基于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农村公路遥感核查业务,采用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农村公路核查方法。将本方法应用于某中部省份农村公路遥感核查业务,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现有农村公路遥感核查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3.
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目前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该工作时间紧迫,对数据精度要求较高。在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中,本文针对传统外业全野外调绘所带来的低效率问题,提出了利用旋翼无人机载激光雷达进行调绘的方法,并且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相较于传统测绘方式能够提高测绘的效率且测绘精度符合最终要求。  相似文献   
74.
许红梅  郭炎  李志刚  林赛南  李娈琼 《地理科学》2020,40(12):2055-2063
以武汉市蔡甸区为例,结合多源、多时段的村级农地流转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揭示大城市近郊农地流转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流转规模呈跨越式增长,经历快速增长和短期减速增长两个阶段,流转速度受土地政策影响较大;农地流转的空间分布由随机转向集聚,高高集聚区由主干道沿线转移至以农业为主的平原街镇,低低集聚区由不显著到集中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街镇;② 控制自然、区位、社会经济等因素后,发现流转主体、流转用途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建议清楚把握农地流转时空演化特征,合理选择流转主体和流转用途,以优化大城市近郊的人地关系,促进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5.
把握兵地聚落差异,以期为新疆兵地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探 索式空间统计模型定量分析天山北坡兵地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与经济发展差异,并基于其差异对其 融合发展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兵团与地方乡村聚落在空间、规模、区位以及形 态分布特征上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乡村聚落空间整体上呈集聚分布模式,地方聚落集聚态 势较明显;聚落规模呈低值集聚的分布特征,兵团聚落大多为大规模聚落斑块,地方聚落则相反; 乡村聚落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高程、坡度、道路、河流、城镇指向性,而兵团聚落分布于区位条件较差 地区;在乡村聚落的外部形态复杂度上,地方聚落大于兵团聚落;(2)经济发展方面,天山北坡整体 经济发展较为良好,兵团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以农业作为主要产业,地方经济结构较为多样, 除农业外,牧业也是其主要产业;(3)基于兵地聚落间差异,提出相应的融合对策,在空间格局上,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兵地聚落的迁移合并;在经济发展方面,有效利用优势互补原则,推进兵地 间产业融和。  相似文献   
76.
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地域人地关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乡村空间重构成为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西方“后生产主义”语境下,乡村空间研究开始出现消费转向、社会-文化转向和后现代转向,多功能、全球化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成为西方乡村空间研究的热点;国内研究主要基于乡村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展开乡村空间重构过程—机理—调控研究以及微观视角下农户经济空间行为研究;当前,中国乡村空间重构呈现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学转型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集体组织与政府、企业、个人等其他主体之间的空间-权力关系成为乡村空间重构的重要视角。政治经济地理学及“社会-空间”二元辩证法为乡村空间重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乡村空间重构研究应系统整合空间生产、主体能动性、土地资本化、社会关系网络、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农户地理等政治经济学、地理学理论,强化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要素相互作用及其空间响应机制研究,重点开展多要素多维度的乡村空间格局形成及演变规律研究、乡村社会空间再生产研究、能动性视角下乡村劳动力空间生产研究、政府政策制度与城乡空间治理体系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77.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丘陵山区是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聚集区,开展丘陵山区贫困时空格局及其演变机制研究对实现贫困地区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以村域为研究单元,采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方法刻画了于都县农村贫困地理格局及其分异特征,识别了丘陵山区驱动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子,揭示了农村贫困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空间集聚性特征,且聚集效应随减贫力度加大有所减弱;② 坡度、行政村到县城中心的可达度、路网密度和公共服务点数量是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分异的主导因子,且随时间推移,资源禀赋不足对农村贫困化的驱动作用有所减弱,区位条件对农村贫困化的驱动作用逐渐增强;③ 不同时期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农村贫困化有其自然和人文根源,科学减贫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以深化贫困发生机制理论认知为基础,协同推进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的减轻,从而实现贫困地区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8.
增强贫困山区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不仅是新时期农村扶贫的现实需求,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论文从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及生计环境出发,建立了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陇南山区脱贫农户的入户调查资料,评估贫困山区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识别脱贫农户的生计障碍。研究发现:① 从川坝河谷区、半山区到高山区,从早期脱贫到后期脱贫,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依次降低,且务工型与农工互补型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强于其他生计方式农户;② 陇南山区生计不可持续脱贫农户比重达28.83%,高山区、传统务农型及后期脱贫户中生计不可持续农户比重较高,而川坝河谷区、农工互补型与务工型及早期脱贫户中该比重较低;③ 生计不可持续脱贫户均面临着多元生计障碍,其中近2/3的农户面临多维资本—环境阻滞型与多重要素阻滞型障碍;④ 针对生计不可持续脱贫农户面临的多元生计障碍,需分类实施多维生计干预。  相似文献   
79.
中国扶贫瞄准单位已下沉到农户单元,发展和完善农户尺度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是精准配置扶贫资源、提高扶贫效率的关键。通过借鉴“人”“地”和“业”关系理论构建了“能力—资本—环境”多维贫困综合评估框架,以秦巴山特困区商洛为例,通过多维贫困测度体系对农户进行综合测度,识别样本区多维贫困户,进而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多维贫困发生的主要影响机理,最后依据多维贫困户剥夺维度的组合划分不同类型。研究结果表明:① 有245户被识别为多维贫困户,239户被识别为非多维贫困户,多维贫困户与非多维贫困户在能力维度、资本维度和环境维度均存在较大差异;② 有84.08%的多维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相重叠,多维贫困户在综合维度和单维度的贫困程度均较深;③ 多维贫困发生主要受“人”的发展能力和生产能力、“业”的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以及“地”的地理条件和区位的弱势或剥夺的影响;④ 多维贫困户划分为发展缺失型、复合贫困型、生存环境恶劣型和综合贫困型4类。  相似文献   
80.
论乡村聚落优化与乡村相对贫困治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20年后,中国反贫困将转入相对贫困治理的新阶段。乡村聚落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环卫、文化、防灾减灾等功能的发展不充分和多维剥夺,是乡村相对贫困的重要表现和重要原因,乡村相对贫困治理必须从乡村聚落的整体优化出发。论文在梳理相对贫困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着眼于乡村聚落与相对贫困治理的内在关联,分析乡村聚落与乡村相对贫困发生、乡村聚落优化与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建立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相对贫困治理的乡村聚落优化策略,以期为2020年后的乡村相对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① 乡村相对贫困的形成与聚落要素、功能密切相关,并因区位、布局、规模、形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② 乡村聚落是缓解乡村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建立的空间基础,乡村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建立要充分发挥乡村聚落的要素支撑与空间载体功能;③ 基于相对贫困治理的乡村聚落优化策略包括振兴村落产业、优化村落空间组织、强化村落文化认同、建立绿色生态村落、促进村落多功能协同转型、坚持分类施策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