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8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526篇
测绘学   536篇
大气科学   923篇
地球物理   584篇
地质学   676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193篇
自然地理   87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南通地区暴雪的天气条件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佩君  徐云 《气象》2003,29(12):45-47
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南通地区的四次暴雪过程的分析,试从环流形势的配置、强度及物理量场特征上,找出具有共性的暴雪的指标,以供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52.
对2003年2月10日至11日发生在南京的一次寒潮降温降雨(雪)的主要影响系统,如阻塞高压、高空槽、横槽、中低层暖式切变线、地面冷锋以及地面暖低压倒槽等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这次寒潮降温降雨(雪)天气是在高空500hPa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崩溃、巴尔喀什湖至准噶尔盆地的横槽转竖,冷空气从西北路径东移南下,中低层冷槽与暖式切变线接合以及地面冷锋切入暖低压倒槽等天气系统的作用下发生的,并归纳出此类天气预报的指示系统,对于做好寒潮天气预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3.
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进行业务预报试验。对2002年12月6日前后一次降水过程进行应用分析,重点对阳泉市站点预报进行对比检验,得出该模式在站点有无降雪、降雪量级及降雪起报、结束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对于进一步开发降水预报精细产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evidence for the feedback effects of vegetation cover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by calculating immediate (same season), and one-and two-season lagged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NDVI in spring and the previous winter and precipitation in summer are positive in most regions of China, and they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regions. The stronger one-and two-season lagged correlations occur in the eastern arid/semi-arid region, Central China,and Southwest China out of the eight climatic regions of China, and this implies that vegetation cover change has more sensitive feedback effects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three regions. The three regions are defined as sensitive regions. Spatial analyses of correlations between spring NDVI averaged over each sensitive region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 of 160 stations suggest that the vegetation cover strongly affects summer precipitation not only over the sensitive region itself but also over other regions, especially the downstream region.  相似文献   
55.
利用河南省均匀分布的50个台站自建站至1997年近50年的定时降水资料,分析了河南省日小雨、日中雨、日大雨降水过程出现次数和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结果显示,河南省日小雨、日中雨降水过程一年四季均可出现,日大而过程主要出现在3~11月份,冬季仅在豫南一些台站出现,各级降水过程出现次数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出现最少,夏季出现最多,其地理分布随测站纬度、拔海高度、地形地貌不同有较大差异;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其最大值多出现在冬季,春秋次之,夏季最小,地理位置差异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56.
The Kotoda-Bortan (KB) model (Liu and Kotoda 1998) used for estimating evapotranspiration was modified.The monthly evapotranspiration for various surfaces in the Yangtze Delta (118-123°E,28-33°N)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modified model,and the annual regional average of evapotranspiration from 1961 to 1998 was obtained using a weighting method.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vapotranspiration were analyzed.It is found that the regional averaged annual evapotranspiration has a decreasing trend over the past 40 years;the value dropped by about 24mm from 1961 to 1998.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tendency is due to the change of land surface condition.Compared with the case of 1980,the current proportions of paddy field,farmland and water surface have decreased by 1.353%,4.42% and 2.597% respectively,while the proportions of urban area and non-agriculture land have increased by 3.345%.These changes clearly result in a decrease of the regional averaged evapotranspiration.  相似文献   
57.
范广洲  罗四维 《高原气象》1997,16(2):140-142
利用一个耦合了简化的简单生物圈模式的大气环流谱模式(SSiB-GCM),初步探讨了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异常对东、南亚夏季季风环流和降水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高原地区积雪增加将使随后地夏季东、南来季风明显减弱,主要表现为东、南亚季风区降水减少,索马里急流、印度季风的印度西南气流弱弱。另外,还提出欧亚大陆雪盖与整个高原雪盖和高原东部雪盖对东、南亚夏季风影响的敏感问题。与欧亚大陆雪盖相比,高原雪盖是影响  相似文献   
58.
人工增雪对冬麦冻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子毅  贾昭茂 《气象》1997,23(9):27-30
自1978年以来,在新疆北部沿天山一带对冬季层状云飞机播撒碘化银、干冰等冷云催化剂进行人工增雪作业,对18个非播云年和17个播云年的冬麦冻害做了对比,在播云期内冬小麦年平均冻害面积减少80%以上。对3个主要因素(麦种改良、冬季气温升高和人工增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播云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9.
气球携带碘化银焰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长学 《气象》1997,23(11):11-13
主要介绍在北京地区开展气球携带碘化银焰弹雨雪作业的作业技术,经济效益等问题。通过各种增雨雪技术比较,认敢球携带碘化银焰弹增雨雪作业在北方干旱地区的抗旱工作中或作为收音机增雨雪作业的补充手段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地球自转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0年代以来关于地极移动、日长变化以及它们的地球物理激发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其中也包括了我国学者的大量研究工作。从中可以看出,现代天文测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对天文地球动力学和地球科学进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