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9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对华北地台及邻近区域内重要露头及钻井剖面的石炭系及二叠系展开新一轮系统研究,发现在这一套地层中存在两个重要的地质演化过程转折,即下石炭统、上石炭统之间及中二叠统、上二叠统之间(相当于华北新分层系统上石盒子组与平顶山组之间)存在两个地质演化过程转折。后一转折更为显著:转折面之下,气候背景干热化特征突出,沉积序列呈显著水退趋势,盆地萎缩,石膏质或红色泥质岩系发育,层系沉积缺失或剥蚀缺失现象严重,特化生物类型发育;转折面之上,气候背景呈现降温趋势,沉积序列呈显著水进趋势,盆地覆盖范围急剧扩展,沉积层系在区域上呈大规模超覆,与强烈引张断陷活动相关的砂砾岩发育,暗色泥质岩层系随之出现,特化生物类型迅速衰退。从地球表层系统演化及盆地发育角度考虑,后一转折面在地史占有更为突出的地位,应受到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82.
关于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矫梅燕 《气象》2007,33(11):3-8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是气象业务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作者从天气预报的业务技术体系着眼,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发展精细化的预报技术体系,将数值预报模式、天气学预报方法、动力诊断和统计释用及基于卫星和雷达等现代探测技术的短时临近预警技术相结合的预报技术路线;提出了有利于精细化预报的业务体系,即发展以定量降水预报、台风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为重点的专业化预报业务体系;指出专家型预报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预报业务水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3.
以织金县珠藏向斜北段储水构造为例,依据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和多目标线性规划原理,从保障应急水资源供给的角度构建了不同干旱条件下地下水资源多目标应急配置模型(E-MIP),并提出了2010-2030年的织金县城区地下水资源应急配置方案,结果表明:(1)珠藏背斜北部储水构造中裂隙-溶洞水的出露方式以地下河集中排泄为主,平均流量为62.04 m3·s-1,基岩-松散岩类孔隙泉则以分散排泄为主,平均流量仅2.14 m3·s-1;(2)干旱程度的加深不单纯限制了可利用水资源量,也直接刺激了用水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2010-2030年期间的织金县重度干旱缺水率比轻度干旱低21.25%,但其社会经济效益却增加了5.84倍;(3)应急地下水资源配置原则是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其次依据用水效率和权重次序对盈余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产业化分配。进一步推算出了2020年、2025年织金县城区不同干旱状态下水资源应急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4.
专业村是农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销售市场作为影响专业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时空变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文章以河南省50个专业村2008年和2017年两次追踪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椭圆、社会网络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梳理了河南省50个专业村销售市场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专业村销售市场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差异性、扩张性、波动性和扁平化的分异特征。其中心迁移变动方向不一,空间分布范围不断扩张,市场波动性比较明显,呈现出扁平化的发展趋势。②在网络结构上表现为“省内紧缩、省外拓展”的演化格局。国内一线城市的个体中心性在增强,省内部分城市的个体中心性在减弱。③在市场开拓上呈显著扩张态势,但受产品特性和交通条件等限制,不同类型专业村销售市场的扩散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从扩散距离来看,服务业型最远,农业型最近;从扩散增量大小来看,服务业型最大,工业型较小;从扩散速率快慢来看,农业型最快,工业型偏慢。④测算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专业村销售市场扩散距离的解释力存在显著差异。整体来看,资源禀赋优势有所减弱,交通条件、产业水平和销售方式等影响明显增强。专业村销售市场的变化机制较为复杂,必要的村庄基础与产业组织为专业村产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了空间载体与经济载体,销售市场则通过反馈机制,不断规范生产,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85.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可持续发展理论自诞生以后就成为各个学科研究的焦点和前沿课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过程。本文针对小型城镇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设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项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维度的基础指标,总体上反映了小型城镇各方面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小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借以系统地评价小型城镇长时间序列的城镇发展可持续性的变化情况,并以海南省澄迈县为例进行理论验证。  相似文献   
186.
推动土地合理流转、实施土地规模经营,是提高农民积极性、发展合作社的有效途径。在土地流转中切实做到坚持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后的土地农业用途;坚持做到不限定流转时间、不限定流转模式、不强迫农民意愿、不侵害农民利益。在规范管理中,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执行统一的土地流转操作程序,确保土地流转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明确土地流转形式、面积、年限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提升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把土地自觉地推向农村市场,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增值效益。  相似文献   
187.
许强  张一凡  陈伟 《地质通报》2010,29(5):729-738
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四川省丹巴县城为重点研究案例,对西南山区城镇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探索。针对西南山区城镇的特点,提出了地质灾害承灾体的调查方法,构建了地质灾害易损性大比例尺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介绍了利用ILWIS软件进行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的技术方法。易损性评价结果表明,丹巴县城区地质灾害易损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为学校、居民小区等人口集中、物质经济价值大的地段。研究区内具有极低易损性(易损性值在0~0.25之间)的承灾体面积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96.48%,具有低易损性(易损性值在0.25~0.50之间)的承灾体面积占3.21%,具有中等易损性(易损性值在0.50~0.75之间)的承灾体面积占0.29%,而具有高易损性(易损性值在0.75~1之间)的承灾体面积仅占0.0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