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534篇
海洋学   88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4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简要介绍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基本概念,系统总结了近些年来DEM空间分析技术在构造地貌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列举并讨论了DEM相关数据和技术在典型地貌特征分析和宏观构造地貌演化研究中的典型应用实例.数字高程模型(DEM)理论和数据精度的不断发展和提高,DEM及其空间分析技术与相关地学研究手段相结合的复合分析,必将为构造地貌研究实现定量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2.
Extraordinary significance of V.V. Menner activity for effective work of the Interdepartmental Stratigraphic Committee aimed at organization of stratigraphic survey and enhancement of stratigraphic research in the country is demonstrated. As chairpers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 he made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its structuring and transformation into fruitful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supervising works on all subdivis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ratigraphic Scale.  相似文献   
993.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由于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降解性能好、应用广泛、成本低、操作简单及不会导致二次污染等优点,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现状和应用进展,系统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条件、絮凝机理以及影响其絮凝活性的因素,着重列举了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实例。最后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将迄今的新中国地震应急工作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本着“厚今薄古”并面向未来发展以古鉴今的指导思想,对地震应急事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回顾。对于各个阶段中若干重要的应急工作事件或者发展成就,作者做了适当的评述。  相似文献   
995.
合成流体包裹体的方法是一种采集非常温常压条件下流体样品的技术。它已用于在较宽的压力-温度-成分范围内确定流体的体积平衡、相平衡性质和温度校正。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结合,可以了解地壳内部的地球化学行为、矿物质的运移和沉淀机理。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流体包裹体合成的两类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对合成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作者的实际工作阐述了合成包裹体技术对矿床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闵凡花  王盘兴 《气象科学》2004,24(3):373-378
简要总结了近年来北半球春季平流层环流季节转换研究的若干进展。涉及平流层环流季节转换的特征、某些影响因素、与对流层环流的关系及平流层环流季节转换的应用。由于平流层季节转换早于对流层,其深入研究可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97.
沙尘暴天气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尘暴是风蚀荒漠化中的一种天气现象, 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大风、降水减少及其沙源。人类活动因素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以后, 导致沙尘暴爆发频数增加。该文重点论述自然因素对沙尘暴的影响, 拟从七个方面对沙尘暴的形成及研究现状进行评述, 即沙源分布与移动路径、时间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产生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沙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起沙机制、大气辐射特性及卫星遥感监测、沙尘暴的数值模拟。文章还介绍了国内外在沙尘暴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98.
杨天南  薛传东 《地质学报》2022,96(5):1680-1696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造山带地质演化是当前地质学研究的难点,也是地质学基础理论创新的可能方向。包括印度 欧亚大陆侧向碰撞带在内的国内、外造山带构造演化尚未取得共识,大多表现为“大量高质量数据与诸多充满争议的演化模型共存”。产生这些争议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质量数据”的时、空分布样式未受足够重视、以及部分关键地质体物理属性鉴别存在争议。这些问题为地质学发展与理论创新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持续10多年西南三江造山带区域地质填图、构造解析揭示了侧向碰撞带构造格架、地壳变形历史,提出了印度 欧亚大陆碰撞新的三阶段模型。这一研究实践表明,严格按照 “构造解析方法”体现的“三步骤”研究范式开展区域地质填图是造山带理论创新的基础与保障。区域地质填图是造山带研究中难度最大的工作之一,要求填图人员必须具备广泛、坚实的地质学理论基础,以及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9.
荒漠化分类分级理论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孙武  李保生 《地理研究》1999,18(3):225-230
简要回顾了二十多年来联合国荒漠化代表性分类分级理论的发展,评价了1977年、1984年、1992年和1997年提出的最有代表性分类分级理论,归纳出目前三种分类分级理论的评价思想:以指标体系为基础的绝对退化评价,生产力与经营水平相结合的相对退化评价和以生态系统中植被土壤地形差异退化为依据的多样性评价。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各体系存在的问题,指出通过荒漠化退化生态基准的恢复和确定可提高分类分级理论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并提出确定时间尺度和空间类型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IntroductionTheterm"SUStainaleagricultUre"becamewidelyusedinthebeginningofthenddl98Os.TherearethreeimpohanndlestoneperiodsintheprogressofsustainableaghcultaldevelopmenLFiruly,theraiseoftheconceptandlocaIdiscussions.In1984,thebookAgricoIturalSustainabihtyinaChangingfforldOrdereditedbyGordonK.Douglasscameout.ItcoIhassiXteenPapersonagriculturaldevelopmentanditssustainability.ForthefirSthmeabookintroducesanddefinestheconceptinthreeaSPectSoffoodsffociency,environmentsignificanceandconun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