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6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665篇
测绘学   1299篇
大气科学   450篇
地球物理   702篇
地质学   1101篇
海洋学   108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87篇
自然地理   419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435篇
  2020年   427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城市钻孔数据地下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实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介绍了基于钻孔数据的城市地下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实现过程,提出了基于钻孔数据三维地质建模的总体思路、钻孔数据管理和层序分层方法,还介绍了软件的模块组成及应用实例。建立的软件实现了对城市钻孔数据的三维建模、可视化分析和科学管理,具有丰富的二维成图和三维显示功能,实例的应用也说明本软件是分析城市第四系构造格架和演化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2.
城市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家熙  葛晓立 《地质通报》2005,24(8):710-714
通过苏州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实施,对城市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苏州城市土壤的主要污染区域分布于东南居民生活区、西部工业区、东部木材加工厂集中区及公路干线一带;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等。根据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功能分区特点和分布面积大小,确定土壤环境地球化学采样密度和测试项目是城市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3.
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人类高强度活动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特点和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探讨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提出了计算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控制目标反推模型"(COIM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控制断面径流量计算、控制断面水质指标计算、控制目标方程和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以郑州市为应用范例,介绍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应用及水环境调控对策制定.  相似文献   
94.
卫星遥感监测ET方法及其在水管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流域蒸发(ET)用于流域水管理的研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ET比传统地面监测ET方法具有更高的经济合理性和实用性;通过遥感监测的ET,不仅可以对农业用水效率、灌溉系统性能作出更符合实际的评价,还可服务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ET的方法在水管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应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5.
公路和城市街渠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污染物的重要来源。研究机动车尾气扩散规律,可为公路建设,车流量控制,街道大气污染的监测、评价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公路机动车污染物扩散模型的发展进行了回顾,详细论述了高斯模式、数值模式、统计模式等模式的发展历程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比较了几种典型模式的性能优劣及其各种条件下的适用性。随后对城市街渠峡谷机动车污染物扩散模型进行专述,指出了街渠峡谷模式研究的难点在于街渠流场模拟,介绍了国外最新街渠流场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当前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存在的主要困难,展望了其解决途径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6.
合肥市夏季热岛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2002牟夏季高温期间合肥市城市小气候考察的资料,分析了合肥市夏季城市热岛特征以及热岛强度的历史变化。结果表明:1)合肥市夏季热岛强度的日变化与冬季明显不同,夏季晴天一天中热岛强度只出现一个峰值,其基本特征与Oke提出的理想状态下的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的模式曲线非常相似,而冬季与高纬地区的加拿大卡尔加里城市的热岛强度日变化特征接近。这反映了冬、夏两季人类活动、能源消耗量的不同;2)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和城市绿化工程的实施,合肥市热岛面积、分布形状有了一定的改变,但主要分布特征和强度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97.
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由于城市建筑及人们活动导致的热量在城区空间范围内聚集的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热岛影响因素以及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为了精确细致地描述其时空分布,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研究城市热岛现象,主要归纳为:气象站法、定点观测法、运动样带法、遥感测定法以及模拟预测等.最后,认为各种测定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多种测定方法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98.
In this paper it is argued that the re-establishment of a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in the Greater Copenhagen Area in 2000 (Greater Copenhagen Authority) is not to be seen as a return to the kind of regional, coordinative authority (Greater Copenhagen Council) that was abolished in the Thatcherite climate of the 1980s. Throughout the 1980s and 1990s new forms of urban governance, entrepreneurialism and a higher national priority to the capital region were introduced, which changed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new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is operating. This `contextualization' of the analysis of the two generations of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points to the fact that typologies of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such as the one put forward by Sharpe (1995), often lacks analytical cogency.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9.
Traditional models of urban development are no longer adequate to describe current metropolitan transformations. These are now at the centre of a debate concerning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In Italy, delays in resolving problems of urban and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despite the legal framework provided by Law 142/90, have weighed heavily on the larger urban areas of the country: Rome, Naples, Milan, which have not been able to tackle the issue of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Recent legislation, while not providing a pre-defined institutional solution, allows separat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to collectively establish metropolitan institutions of `variable geometry'. The Milan urban area is not one city, but a system of mutually-dependent cities, linked to each other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by a transport network still requiring much investment. The vitality of its economic structure (especially its small firms) is held back by seriously inadequate infrastructure and low external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provincial capital may boast `historic centrality' but the most interesting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is to be found on the periphery and in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it, in the recovery of derelict industrial areas and dormitory towns established in the 1950s and 1960s, especially to the north. Recovery of derelict areas, green areas, and better transport links within the urban area and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re the key elements in the reorganization of `Greater Milan'. In this situation of rapid transformation the most appropriate political strategies involve negotiated planning.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00.
探测大城市活断层的地球物理方法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地介绍了开展大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的意义及世界各国开展活断层探测的基本情况。城市及邻近地区地震活断层引起的直下型地震 ,将会给大城市造成巨大的地震灾害。准确地探测出大城市的活断层分布 ,采取有效措施 ,可大大降低地震时的损失。文中重点介绍了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的地球物理方法的类型和主要特点 ,在区域探查与初步鉴定阶段、详细探测与精确定位阶段、孕震构造探测阶段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适用范围及所能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