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5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青鲨(Prionace glauca)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最主要的兼捕鱼种之一,作为海洋生物链的顶端物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根据中国金枪鱼渔业科学观察员在北大西洋海域(3°~55°N,15°~40°W)采集的2 112尾大青鲨数据,按不同性别对其渔业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雌、雄大青鲨的优势叉长组分别为180~220 cm、190~230 cm,雄性叉长均值显著大于雌性,雌、雄性比符合1︰1;大青鲨叉长-全长、尾凹长-全长的线性关系分别为L_F=0.8008L_T+7.3361,L_P=0.7576L_T–1.8479;北大西洋热带海域(3°~13°N)兼捕的大青鲨群体组成以大个体为主(180~240 cm),冰岛附近海域(48°~51°N)兼捕的大青鲨群体组成以小个体为主(100~210 cm);大青鲨叉长和质量关系式为W_R=7×10~(–6)L_F~(2.9994);大青鲨肝脏为性腺的发育提供能量,成熟个体的肝质量指数显著小于未成熟个体;热带海域兼捕的大青鲨以性成熟个体为主(96.9%),冰岛海域兼捕的大青鲨以未成熟个体居多(77.1%);50%雌性性成熟个体对应的叉长为178.7 cm,50%雄性性成熟个体对应叉长为173.6 cm;雌性怀仔大青鲨的叉长与其怀仔数量线性关系为L_S=0.419×L_F–49.7(R~2=0.3905),幼仔雌雄性比符合1︰1;胃含物中以沙丁鱼和鱿鱼出现频率最高。作者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北大西洋大青鲨的生物学特征,为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评估大青鲨种群资源状态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0—2015年上海某远洋渔业公司在毛里塔尼亚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卫星遥感资料,研究毛里塔尼亚海域底拖网头足类渔场与表温(SST)、海面高度距平均值(SSHA)、水深等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头足类渔场分布与SST、SSHA、水深等因子关系密切,各月作业渔场的适宜环境范围有一定的差异;作业渔场分布在SST为15~28℃的海域,最适SST范围为16~22℃;作业渔场分布在SSHA为-50~10 cm的海域,最适SSHA范围为-20~-40 cm和-10~10 cm;作业渔场分布水深为10~90 m的海域,最适水深为50~70 m。  相似文献   
3.
分析柔鱼的资源现状、种群结构、洄游和集群分布等,介绍其渔场形成、类型、分布以及影响渔场时空分布的海洋环境因子,并以柔鱼早期生活史为线索,分析了影响柔鱼资源补充量的环境因子、气候条件,并归纳了柔鱼渔场预报模型及资源评估常用模型。研究认为,今后应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对北太平洋柔鱼生活史过程的研究,了解其产卵场和索饵场的范围,以及洄游路线及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大尺度范围气候变化、捕捞作业、被捕食压力等对其资源的影响,结合海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物理海洋学等学科,开展多学科合作,对其种群动力学过程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周梦潇  朱国平 《极地研究》2020,32(1):90-101
南设得兰群岛位于德雷克海峡南侧, 南经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该区域一直是南大洋海洋学研究的热点区域, 近些年已成为南极磷虾渔业的重要作业区。透光层作为海洋生物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 也是海洋中生产力最为丰富的区域。了解透光层水团的特性及变化, 一方面可为南极半岛海洋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同时也可为南极磷虾等中上层海洋生物的分布及其致因提供科学支撑。通过分析2013年1月至3月南设得兰群岛周边海域5个断面的透光层温、盐数据, 本研究梳理了该区域的水团属性和分布。结果显示, 南设得兰群岛北侧较深水区水团垂向结构明显, 由上至下依次为南极夏季表层水、冬季水和绕极深层水。位于南设得兰群岛南侧的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 威德尔海过渡水特征几乎占据了整个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但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西南侧水团结构较为复杂, 包括了威德尔海过渡水、别林斯高晋海过渡水和德雷克海峡水等。阐明南设得兰群岛周边复杂的水团结构对于进一步开展南大洋生物-物理相互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选取了两例迅速增强的南海土台风"蝴蝶"(1321)与"银河"(1603),分析了其增强时南海及周边海域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垂直风切变情况和海洋热状况,并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模式探究两者强度不同的环境原因。"银河"虽具有较有利的海洋下垫面条件,但并未发展为台风,是因为不利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和垂直风切变条件。"蝴蝶"迅速增强为强台风是因为其发生时北方冷空气南下,西南暖湿气流爆发等有利条件。WRF模式对海表面温度(SST)影响土台风强度的敏感性实验表明,土台风强度对于SST的响应表现为非线性正相关,SST升高,土台风增强的速率将减缓。7—9月的南海SST均高于28℃,已满足土台风增强条件。因此,在对于土台风的预报中,需特别注意SST以外的其他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6.
应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与方法,以Web of Science和ASFA数据库获得的168篇涉及鲣鱼资源渔场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世界鲣鱼资源渔场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认为,鲣鱼资源开发可分为3个阶段:小规模开发初级阶段(1950-1970年),大规模开发发展阶段(1970-1990年),和可持续开发阶段(1990-2015年)。目前世界上65%的鲣鱼捕获量来自于西太平洋海域。1950年以来,国内外对鲣鱼资源渔场的研究发展迅速,其研究成果不仅发表于海洋类主流期刊,一些国际顶尖期刊也对其研究给予了较多关注,许多渔业国和地区均参与了有关鲣鱼资源渔场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文献内容分析,发现在过去60多年间,鲣鱼资源量基本保持稳定,但鲣鱼渔场的时空分布由于受海洋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对鲣鱼研究多集中在鲣鱼的资源评估和资源渔场与环境变化关系这两个方面,在今后研究中应结合社会经济等,加强资源评估与管理的研究,为鲣鱼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管理策略评价(MSE)是近年来国际上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学科发展的新趋势。MSE是通过对管理目标渔业系统的模拟,来测试和评价不同的渔业管理策略达到预期管理目标一种方法。MSE一般包含操作模型、采样模型、资源评估模型和执行模型,其中操作模型是核心。在操作模型中,通过模拟测试的方法来评估不同管理策略达到预期管理目标的程度,并充分考虑到渔业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因此渔业管理策略评价能够获得在渔业资源变动和不确定性影响下仍有较好表现的管理措施。管理策略评价一般与生物参考点、捕捞控制规则、管理规定和绩效评估有关。此外,随时间的变化的补充量、自然死亡系数和生长率,以及渔具和作业方式的选择性等,都会对MSE产生影响。由于可提高渔业管理的成功率,MSE已在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中越来越广泛应用。通过对MSE的理论、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以实例阐述其在金枪鱼渔业管理中的发展和应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2—2015年11月至翌年3月(冬季渔汛)上海某渔业公司在摩洛哥海域的底拖网渔船生产统计数据,采用频度分析法和渔场重心法对冬季渔汛底拖网作业渔场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摩洛哥冬季渔汛底拖网作业渔场分布在15.0°—18.0°W、20.0°—26.0°N海域,经度方向上主要集中在15.5°—16.5°W和17.0°—17.5°W范围内,纬度方向上主要集中在21°—22°N和23°—25°N海域,其产量所占比率在85%以上。渔场重心呈现出规律的分布,基本上分布在1个经纬度范围内。11月份渔场重心分布在16.63°W、23.20°N附近海域;12月—翌年1月份分布在16.53°W、23.03°—23.09°N海域;2月份分布在23.21°N、16.48°W附近海域;3月份分布在23.56°N、16.33°W海域。  相似文献   
9.
尉晓英  段咪  朱国平 《极地研究》2020,32(2):226-235
博氏南冰(Pagothenia borchgrevinki)为南极典型的喜冰性鱼种,通常贴近海冰底下生活。博氏南冰耳石形态参数与鱼体外型存在相关性,为了研究其耳石外型特征参数及预测体长,基于体长(SL)范围4.50—17.80 cm和体重(WW)范围1.31—80.79 g的博氏南冰样本,本研究对其耳石形态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并利用随机森林模型结合耳石外型特征参数预测了该鱼种的体长。结果表明,博氏南冰耳石长(OL)和耳石宽(OW)分别为0.992—2.814 mm和0.744—1.797 mm,耳石重量范围为0.000 08—0.004 48 g。耳石具有明显的基叶和翼叶,耳石边缘较光滑,无明显缺刻。耳石各形态参数值随着体长的增加,其绝对尺寸不断增加,而相对尺寸逐渐减少,其形态结构的比例基本不变。耳石长(OL)、背长(DL)、背宽(DW)、翼叶长(ARL)、基叶长(RL)、周长(P)与鱼体体长(SL)之间均呈对数关系;耳石宽(OW)与体长(SL)呈乘幂关系;面积(S)与鱼体体长(SL)呈线性关系;耳石长(OL)、背长(DL)、翼叶长(ARL)、周长(P)与鱼体体重(WW)均呈对数关系;耳石宽(OW)、背宽(DW)、基叶长(RL)、面积(S)与鱼体重(WW)均呈乘幂关系;耳石长(OL)与耳石重量(WO)呈乘幂关系;耳石宽(OW)与耳石重量(WO)呈线性关系。耳石宽、背宽和面积对鱼体体长的贡献率较大,且利用随机森林预测鱼体体长的整体效果较好,准确率为93.91%。本研究可为南极鱼类耳石形态研究提供参考,并可根据捕食者胃食物中的残留耳石外型特征预测被食鱼类的体长,为开展摄食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南极海洋保护区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极地研究》2021,33(1)
南大洋生物资源养护与区域治理一直为全球其他区域树立典范,而南极海洋保护区(Antarctic Marine ProtectedArea,AMPA)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了全球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更为全面地了解AMPA的研究状况和热点问题,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有关AMPA的文献为样本,融合CNKI数据库相关信息,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对1995年后AMPA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2015年以来涉及AMPA的文献数量增速较快,研究学科交叉明显,发文主要集中于极地海洋及生物学领域。澳大利亚、美国等为开展AMPA研究较为突出的国家。基于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可知,关于AMPA的研究涵盖8个类群,分别是生态系统管理、景观制图、长期管理、空间分布、潜在性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预防性空间保护和无冰区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基于突变检测结果显示,涉及AMPA研究的前沿热点方向包括管理学与AMPA研究的结合、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研究的结合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多年科考数据结合等。我国有关AMP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律层面,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国际前沿热点方面的研究,从而为AMPA的推进提供中国智慧,甚至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