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次华北强降雪过程的湿对称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王建中  丁一汇 《气象学报》1995,53(4):451-460
运用湿球位涡和倾斜有效位能的概念从条件性对称不稳定(CSI)和局地对称不稳定(LSI)这两个侧面计算了一次华北强降雪过程的湿对称不稳定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并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湿对称不稳定对1986年11月22—23日发生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和林东、林西地区附近的一条狭长的强降雪带的可能作用以及湿对称不稳定与基本气流走向、风垂直切变和水汽的关系,发现:这条降雪带与雪区附近低层的湿球位涡负值区走向大体平行;在降雪带中分别位于呼和浩特、东胜地区和林东、林西地区的强降雪中心有着不同的动力学机制,前者主要为在暖区具有弱的对称不稳定的情形下锋生强迫作用所致,后者则是由明显的湿对称不稳定所致。  相似文献   
12.
暴雨和中尺度气象学问题   总被引:86,自引:8,他引:86  
丁一汇 《气象学报》1994,52(3):274-284
对近年来暴雨和中尺度气象学的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这包括(1)暴雨发生的条件;(2)强风暴和中尺度对流系统概念模式;(3)中尺度系统的数值模拟;(4)中尺度动力学问题;(5)暴雨预报等。对于暴雨和中尺度气象学将来研究的问题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对称不稳定理论及其应用问题(一)线性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对称不稳定理论及其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评述。这里是该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讨论线性理论。这包括无界和有界大气中静力平衡和非静力平衡条件下的对称不稳定,二维粘性对称不稳定和湿大气的对称不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次江淮暴雨过程的中-β尺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稠密的地面气象要素场资料,对1991年7月6日江淮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中-β尺度分析。中-β尺度雨带位置稳定、雨团路径集中以及逆引导气流的传播,是造成降水局地增幅的直接原因。而这些降水量场特征与地面流场和温湿场的中尺度特征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南北两山地表植被对气象场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美国NCAR流体非表力平衡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版,数值模拟研究大范围改变兰州市周围山体的地表植被状况,区域大气的温湿场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绿化后,大气稳定度总体趋势是减小,尤其夜间减小幅度很大。因此,绿化后,随着大气稳定度的变小,冬季逆温,尤其是夜间逆温的情况会有所减弱。绿化后,夜间地表温度增大,从而削弱了皋兰山体夜间下滑冷空气的强度,山谷城市冷湖效应造成的逆温强度也应有所减弱;绿化后,白天午后山峰的感热减小,地表温度降低,山峰加热效应减弱,从而也减弱了由于山峰加热效应造成的逆温。另外,绿化后,近地面及对流层下部相对湿度的增加比较明显,以及随着相对湿度地增大,大气中污染物湿沉降过程的可能性也有增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寿亦萱  许健民 《气象学报》2007,65(2):160-170
应用常规气象资料与卫星资料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了2005年6月10日午后在黑龙江省中东部发生的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大气层结演变特征、下垫面条件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果表明:此次暴雨(简称“05.6”东北暴雨)是发生在高空槽东移加深过程中的一次对流天气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处于前倾疏散的高空槽槽前,高空辐散,低空辐合,为MCS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动力条件。暴雨发生前对流层低层有西南—东北走向的湿舌,为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高空干冷平流与低空的暖湿平流形成的差动平流,造成此处大气的层结不稳定度增强。此外,从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布情况来看,下垫面不均匀加热引起的热力环流是这次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触发机制。研究地面中尺度切变线演变与此次暴雨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切变线上对流强弱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在弧形切变线曲率最大处的对流最强,与沙兰河上游暴雨有关的对流云团就出现在这个地区。以上事实表明,地面中尺度切变线可能是此次暴雨发生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而造成切变线上对流发展不均匀的原因可能和切变线走向与环境风场的配置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柳艳菊  丁一汇 《气象学报》2005,63(4):443-454
通过对1998年南海季风爆发过程中大尺度风场、温度场、厚度场、地面气压场以及视热源与视水汽汇的演变分析研究了对流活动对大尺度场的作用,结果表明:大尺度环流与中尺度对流活动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正反馈机制。在季风爆发早期,大尺度背景与中尺度对流活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前者为季风爆发以及中尺度对流活动的发生提供有利的天气和动力条件;季风爆发后期持续的大范围中尺度对流活动反过来会对大尺度环流存在明显的反馈作用。由对流活动强烈发展产生的凝结潜热释放在南海北部造成了显著的大气加热,使对流层中上层出现一明显的加热中心,这导致:(1)南海上空经向温度梯度由高层向低层发生反向,形成北高南低的温度梯度,从而使大尺度环流发生季节性改变;(2)相应南海北部地面气压不断加深,形成宽广的季风槽和明显的减压区,促使副热带高压从南海地区最后撤离;(3)随着中低层低压环流的不断发展,对流系统和降水区进一步加强并向南扩展,有利于南海季风在南海中、南部地区爆发和维持;(4)季风槽的加深使其南侧的季风气流与水汽输送进一步加强,促使季风爆发过程达到盛期。  相似文献   
18.
以LAPS局地分析资料为主,综合利用卫星云图、地面自动站资料和NCEP提供的全球分析资料,对2011年6月9—10日湖南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主要发生在对流云团中亮温TBB-70℃的区域的偏西一侧,在TBB-80℃的区域内降水最强;锋前暖区中的对流云团,在中低层是以条件不稳定机制为主的垂直上升运动,而在中高层,是以条件对称不稳定机制为主的垂直上升运动。中尺度对流系统在不断东移南压的过程中,受高层的辐散性流场的抽吸作用和低层的对流不稳定而发展加强。强气旋性切变和正涡度平流触发中尺度气旋发生、发展,β中尺度涡旋是此次特大暴雨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对整层的高度场和流场进行滤波分析发现,此次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气旋活跃,强降水雨团与中尺度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中心基本重合。利用高(低)层中尺度辐散(合)中心位置确定暴雨中心有一定的预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在暴雨数值模拟中的同化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WRF-3DVAR对2008年6月广西地区的一次强降雨过程,进行了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多普勒径向速度和反射率因子的三维变分同化对于暴雨过程模拟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同化柳州、桂林和永州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后,模式对广西东北部地区特大暴雨的模拟效果明显改进;(2)WRF-3DVAR能够有效地同化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和雷达反射率因子,同化后使得模式初始场包含有更详尽的中尺度特征信息;(3)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中有效地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改善了分析场中尺度结构的描述,从而减轻了spin-up现象,能较好的提高中尺度降雨预报。  相似文献   
20.
The influence of mesoscale physical and trophic variables on deep-sea megafauna, a scale of variation often neglected in deep-sea studie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ir role in the ecosystem. Drivers of megafaunal assemblage composition and biomass distribu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two contrasting areas of the Balearic basin in the NW Mediterranean: on the mainland slope (Catalonian coasts) and on the insular slope (North of Mallorca, Balearic Islands). An experimental bottom trawl survey was carried out during summer 2010, at stations in both sub-areas located between 450 and 2200 m water depth. Environmental data were collected simultaneously: near-bottom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the element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ediments. Initially, data were analysed along the whole depth gradient, and then assemblages from the two areas were compared. Analysis of the trawls showed the existence of one group associated with the upper slope (US=450–690 m), another with the middle slope (MS=1000–1300 m) and a third with the lower slope (LS=1400–2200 m).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ssemblage composition were found between mainland and insular slopes at MS. Dominance by different species was evident when the two areas were compared by SIMPER analysis. The greatest fish biomass was recorded in both areas at 1000–1300 m, a zone linked to minimum temperature and maximum O2 concentration on the bottom. Near the mainland, fish assemblages were best explained (43% of total variance, DISTLM analysis) by prey availability (gelatinous zooplankton biomass). On the insular slope, trophic webs seemed less complex and were based on vertical input of surface primary production. Decapods, which reached their highest biomass values on the upper slope, were correlated with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in both the areas. However, while hydrographic conditions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seem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bles over the insular slope, resource availability (gelatinous zooplankton and Calocaris macandreae) predominated and explained 59% of decapod assemblage variation over the mainland slope. Both fish and decapods were linked to net primary production recorded over the mainland 3 months before sampling, while the delay between the input of food from the surface and fish abundance was only 1 month on the insular slop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rophic relationships over insular slopes probably involve a shorter food chain than over mainland slopes and one that is likely more efficient in terms of energy transf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