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83年梅雨期前后亚洲季风区热源分布及其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邹力  乔全明 《高原气象》1992,11(2):186-191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科实资料对1979年5—8月青藏高原切变线进行分析后发现:高原切变线可以分别在东西风带分界的零线附近、西风带中和东风带中产生。由于大尺度环流背景的差异,相应地其热力结构、动力结构等也有显著的不同。依性质可区别为暖性、斜压性和冷性三类。其中冷性切变线的厚度可达到300毫巴以上。  相似文献   
13.
夏季500hPa移出高原低涡的背景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合成方法计算了夏季两类500hPa移出低涡的基本物理量场和涡度平衡。计算表明:西风带下高原低涡在高原西部有爆发性冷槽时才能移出,其移向移速受300—200hPa气流引导;东风带下低涡受印度西南季风向我国东部爆发所引起的强降水中心操纵。  相似文献   
14.
1991年江淮地区出现了持续性的大暴雨。它包括三次暴雨过程。亚欧地区中高纬经向环流明显,乌拉尔阻塞高压强大而持久,冷空气活动强烈而频繁。500hPa上西太平洋高压脊线比常年提前1个月越过20°N,长期停滞在20°—25°N之间。东亚季风早1个月推进到长江流域。西太平洋高压在850hPa的西脊点有3次东退过程,与500hPa上脊线的3次北进以及三个暴雨时段相吻合。降水、冷空气及低纬的θse的振荡周期为20—25天,而30—50天周期则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乔全明  易兵 《气象科学》1990,10(2):166-173
本文利用GMS—1红外云图资料,计算、分析了1983年入梅前、梅雨期和出梅后的平均云量场,并计算了代表不同地区的云量时间序列功率谱以及它们与梅雨区的交叉谱,得到:1)江淮地区在入梅前云谱有两个显著峰,一个是周期为2—3日的短波,其主要影响系统是北支西风;另一个是周期长于两周的低频波,其主要影响系统是南支西风。2)梅雨期中显著周期波段在8—16天,西南季风的影响是主要的,但西风带系统对其5—8日波也有影响。3)出梅后周期长于两周的低频波非常显著,是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共同制约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欧洲气象中心客观分析格点资料,研究了1983年梅雨前后辐散风环流的变化,得出:夏季北半球由海陆和地形纬向加热不均匀引发的纬向垂直环流,对副热带高压维持的贡献,就全球来说,与经向环流相当;就亚洲季风区来说,纬向环流起主要作用。特别是由孟加拉弯辐散源上升进入西太平洋下沉的次级补偿环流,是盛夏维持西太平洋高压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梅雨期及其前后东亚地区的径向环流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1983年江淮流域入梅前、梅雨期以及出梅后东亚地区各期平均的径向环流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在不同时期,印度热带季风环流和东亚热带及副热带季风环流具有显著差异。研究指出,江淮流域梅雨是亚洲夏季三个季风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东亚副热带季风系统中径向经向环流上升支中的产物,同时又与其它两个季风系统密切相关,梅雨结束则与印度热带季风环流减弱南撤、西太平洋高压加强西伸、东亚副热带季风环流北上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