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998年3月新疆强切变线天气的分析表明,蒙古阻塞高压对切变线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切变线是一个冷性结构的风辐合带,白天较弱、夜晚较强。在切变线上维持一个纬向的次级环流,该次级环流加强了切变线东部的降水。水汽在对流层中上层的切变线附近辐合,大降水落区与切变线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湖南地区暴雨的分类及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2002—2004年5—7月15次伴有低空急流暴雨天气过程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湖南汛期伴有低空急流的西风带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湖南汛期暴雨可以分成低槽暴雨和切变线暴雨两类,切变线暴雨又可分为冷式切变线暴雨和暖式切变线暴雨;不同类型暴雨的雷达回波结构和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与地面加密自动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等多种非常规观测资料以及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分析场资料,对2013年7月1日天津南部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演变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大暴雨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低空700—850 h Pa暖性切变线、高低空急流有利配置的背景下,属暖区暴雨。(2)大暴雨由若干β中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加强后的α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对应雷达,强降雨是由西南方向不断移入天津南部的γ中尺度对流单体发展加强,并先后组织成若干东—西向带状β中尺度对流系统先东北后偏东方向移动造成的,在大港南部有列车效应,具有典型的热带型降水回波特征。(3)逆风区的出现、中空急流向低层伸展,低空急流、超低空急流先后形成并加强,是降水强度加强的重要原因。(4)地面中尺度切变线的维持、加强和中尺度低压倒槽东移、发展、入海加强为中尺度气旋,是先后造成对流单体发展加强并组织成带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两个中尺度系统。(5)近地层中尺度切变线是地面中尺度切变线形成的原因,对流单体前侧的偏南冷性水平出流的叠加,一方面增强了沿切变线的辐合,一方面也加大了低层的水汽输送;带状对流系统后侧的偏北冷性水平出流与东南气流形成的中尺度切变线是地面中尺度气旋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天气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4-2013年5-9月影响山东的切变线天气特征和环流形势进行了分析。将影响山东的切变线按热力性质分为冷切变线和暖切变线,10a间影响山东的切变线共发生59次,其中暖切变线出现43次,占切变线总发生次数73%;冷切变线出现16次,占切变线总发生次数27%。切变线发生频数7月最多,6月次之,分别占切变线总数的35.6%和23.7%,9月最少,约占0.05%。影响山东典型切变线的发生与副高关系密切,冷切变线多出现在西风槽东移受阻,在对流层低层逐渐形成,暖切变线则出现在西风带小高压与副高合并,副高北抬时形成。针对2次典型冷暖切变线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其暴雨落区、雷达回波特征和动力机制等,结果发现:暖切变线降水的强度、暴雨范围和持续时间明显大于冷切变线降水。暖切变线暴雨的GPS可降水量在强降雨出现前8h快速上升,可降水量峰值对应地面降雨大值,对地面降雨变化反映不敏感,物理量呈垂直分布,强回波单体基本位于暖切变线雨带的中间。冷切变线暴雨的GPS可降水量短时间内增幅大,地面强降雨在峰值出现1h后发生,对地面降雨变化反映较敏感,物理量从低层到高层向北倾斜且上升运动区较深厚,回波单体位于切变线南侧。  相似文献   

5.
梅汛期(6月1日~7月10日)是我市大到暴雨的集中时段,往往引起严重的洪涝灾害。研究指出:切变线在梅汛期是造成我省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据我们统计,切变线(涡切、暖切、冷切)亦是造成我区梅汛期大到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切变线北侧的冷性高压和南侧的副热带高压的辐合往往引起动力性和热力性不稳定,而500hPa的华西槽东移又促使垂直运动的发展,如700hPa、850hPa配合有低涡东传并配有西南急流,则中低层辐合进一步加强,并有利于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这些都是形或我区大到暴雨的必要条件。县站用物理意义明确的总温度和气团参数等作判别指标,使大到暴雨落区更具体,这样二者结合是提高大到暴雨预报能力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2004年7月30日抚顺区域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04年7月30日抚顺区域暴雨天气过程产生的天气形势和热力、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副热带、西风带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促使低层切变线、地面倒槽发展,为暴雨过程提供了充分条件,揭示了暴雨发生的环境流场和物理量特征。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 ,对 2004年7月30日抚顺区域暴雨天气过程产生的天气形势和热力、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热带、副热带、西风带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 ,促使低层切变线、地面倒槽发展 ,为暴雨过程提供了充分条件 ,揭示了暴雨发生的环境流场和物理量特征。  相似文献   

8.
对2005年9月18—19日发生在山东省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是由850hPa暖切变线北上引发的,暴雨主要产生在暖切变线强盛时期和转为冷槽时的变性阶段。西风带小高压在鲁北地区的滞留对稳定和延长暖切变线对暴雨区的影响时间起了关键作用。高空急流与低空较强西南气流的有利配置为暴雨区的对流运动提供了大尺度环境场。0516号台风和副高西北侧的两支偏南气流结合,为暴雨区输送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500hPa短波槽和850hPa湿静力能量锋是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的主要系统。  相似文献   

9.
基于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站点降水数据,研究了2013年5月14-15日发生的一次西南涡诱生气旋的结构演变特征及其在湖南产生大暴雨的动力学机理,最后利用Okubo-Weiss参数(OW)及位势涡度(Potential Vorticity,PV)定量分析了西南涡切变线和诱生气旋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1)此次大暴雨是一例由西南涡诱生气旋引发的强降水过程。在气旋波生成阶段,西南涡风场由对称结构变成不对称结构;在诱生气旋的成熟阶段,西南涡风场再次发展为对称结构。切变线上的不稳定为气旋性扰动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环境条件,导致西南涡诱生气旋波沿切变线东移并随之产生大暴雨。(2)在气旋波生成之前,西南涡环流及西风绕流涡度带表现为OW参数和PV大值区,西南涡外围是OW参数负值环绕区,有利于切变线的生成和维持。在绕流涡度带与切变线结合之后,切变线的旋转性加强,风场的旋转性诱生出气旋性扰动。(3)诱生气旋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气旋波在有利的高低空形势场配置下不断积累正位涡,OW极大值和PV极大值重合并远超停滞的西南涡。  相似文献   

10.
生成于东部平原地区的江淮切变线和西部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原切变线,都处在东亚副热带相同纬度带上。为深化对地形高度迥异的江淮切变线和高原切变线的认识与理解,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合成分析方法,从切变线与暴雨关系、切变线三维结构特征、切变线附近风场与环流特征以及切变线结构演变中的热力机制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江淮切变线分为暖切变线、冷切变线、准静止切变线和低涡切变线4类,高原切变线分为高原横切变线和高原竖切变线2类。江淮切变线与高原切变线均与暴雨关系密切,夏季,有近70%的江淮切变线会产生暴雨,暖切变线暴雨对江淮地区切变线暴雨的雨量贡献最大,低涡切变线暴雨的降水强度最大但发生频率较低;近60%的高原横切变线给高原主体地区带来暴雨,超过55%的竖切变线造成高原东侧及其邻近地区暴雨。(2)江淮切变线与高原切变线均为边界层系统,特征层次分别位于850 hPa和500 hPa。时空尺度上,江淮冷切变线和高原横切变线水平尺度分别可达1000 km和2000 km,垂直伸展厚度分别可达5 km和2 km,生命期分别可达48 h和96 h;江淮切变线和高原横切变线在垂直方向上均有从低到高向北倾斜的特征。(3)江淮冷切变线与高原横切变线风场与环流特征存在差异,江淮冷切变线北侧为东北风,南侧为西南风;高原横切变线东、西两段风场有所不同,其西段类似于江淮冷切变线,东段在不同发展阶段风场有明显变化。(4)江淮冷切变线与高原横切变线的动力结构和热力结构存在差异。动力结构上,二者均位于正涡度带内,正涡度中心强度都在强盛阶段达到最大。热力结构上,江淮冷切变线附近低空锋区特征明显,其西段位于暖湿区内,东段位于干冷区内;高原横切变线南侧具有明显的高温、高湿特征,切变线北侧存在锋区结构。(5)切变线附近的大气非绝热加热与高原横切变线和江淮冷切变线演变关系密切,垂直非均匀加热作用是高原横切变线和江淮冷切变线发展增强最为重要的因子。二者热力结构有差异,减弱机制不同,干冷空气的侵入会导致高原横切变线强度减弱甚至消亡,江淮冷切变线的强度减弱则与南方暖湿空气的向北侵入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P-σ混合坐标系绝热的两层有限区域模式,模拟了1979年5月19—24日西风带长波槽从西边经过高原的例子。对同一个例子,作了有地形、无地形和粗细网格的试验,进一步揭示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其周围天气系统的纯动力作用。指出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不仅可以改变西风带冷槽的强度和移速,而且可以使西风大槽在高原西边切断,同时在其周围(尤其是在高原北侧和东侧)产生新的中尺度天气系统,如西南涡、高原东侧的切变线和北侧的小高压等。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汉中市秋季连阴雨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2005年陕西汉中市秋季连阴雨分析,发现连阴雨是在中高纬西风带欧亚两槽一脊和两脊一槽型下产生的,西风带长波系统稳定少动;西太平洋副高强盛,低纬多台风活动提供充足水汽是导致这次阴雨时间长,降水量大的天气学成因之一;对流层低层的偏南急流、低槽、低涡辐合和切变线活动频繁,地面上不断有东路、北路强冷空气活动,是导致大雨和暴雨的直接天气系统;T 213数值预报物理诊断场中能量舌和能量锋的移动及强度预报以及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预报,在强降水的预报中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次高原低涡与高原切变线演变过程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山山  李国平 《大气科学》2017,41(4):713-726
对一次东移高原低涡减弱、高原切变线生成并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东南移,进而引发川渝强降水的高原切变线生成机制以及演变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首先引入描写热带气旋的Okubo-Weiss(OW)参数(VOW)来定量表达低涡、切变气流中旋转和变形的相对大小,确定高原切变线的潜在生成区域和发展状况。得出在高原切变线生成阶段,500 hPa等压面上VOW值由正转负,VOW负值带可以很好地指示高原切变线的潜在生成区域。VOW负值强度与高原切变线强度有很好的相关性。高原切变线上以VOW负值中心为主,但也会存在正值中心,说明在切变线上也会有气旋性涡度。此个例高原切变线以伸缩变形为主,高原切变线沿变形场的拉伸轴分布。然后通过涡度方程和总变形方程进一步分析了高原低涡减弱、高原切变线生成的动力机制。高原低涡的减弱、消失主要受散度项的影响,时间演变分析表明系统由强气旋性涡度的高原低涡演变为强辐合性的高原切变线。总变形方程中的扭转项对高原切变线的生成贡献最大,其次为水平气压梯度项,散度项最小;当高原切变线上以拉伸变形为主时,不利于其上高原低涡的发展,切变线可能是影响低涡发展的背景流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9年5月9日、2007年7月18日和2006年8月28日邢台市3次城市短时强降雨过程的对比分析,应用高时空分辨率的加密自动站资料、雷达风廓线资料,研究其中尺度特征.强降水天气产生在大尺度有利的环流背景下,低层切变线系统、强中低空垂直风切变、地面低压倒槽提供了有利的辐合上升动力条件,低层西南暖湿气流与西风带冷...  相似文献   

15.
一次连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加密资料和物理量场分析,对2007年8月16-18日莱芜市出现的连续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天气过程是在日本海高压稳定高压脊西伸,形成“西低东阻”的大环流形势下,低空急流带来丰沛的水汽,大气持续处于高温高湿状态,由中低层切变线和西风槽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而产生的连续强降水。本次降水过程前期主要是地面倒槽和低层切变线稳定少动造成的,不稳定能量较弱,以稳定性降水为主;后期降水主要是由西风带小槽和地面中尺度系统直接影响造成的中尺度暴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他13数值预报产品,结合雷达图,较详细地分析了永顺县2008年7月23~24日出现的暴雨降水过程,总结西风带短波槽和中低层切变线导致永顺县降暴雨的各类天气形势特征,归纳了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化与永顺县降水过程的关系,对提高本地暴雨预报准确率和暴雨灾害的预警能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淮切变线是中国东部特有的天气系统,与梅雨期降水密切相关,为江淮流域地区夏季降水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为了提高夏季中国东部降水的预报能力,深化对江淮切变线认识和研究,本文较为系统地回顾了江淮切变线的相关研究,包括江淮切变线的定义、分类、结构、形成发展机制、影响作用、与其他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以及研究技术手段等方面,并梳理其研究成果,从经典定义和预报业务实际出发,指出江淮切变线结构的多样性和多尺度特性。同时,在回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望了在多源大气探测资料不断出现的当今,江淮切变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2001—2010年影响山东的切变线的天气气候、环流形势、降水分布的特征和各类典型切变线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影响山东的切变线天气系统按其热力性质可分为冷切变线和暖切变线,冷切变线按其风场结构可分为经向切变线和纬向切变线。一年当中7、8月是切变线高发期。山东雨季典型切变线的发生与副高关系密切,经、纬向切变线分别发生在副高强大呈块状、带状分布时,西风槽东移受阻,蜕变为切变线。经向(纬向、暖)切变线在空间剖面图上与向西(北)倾斜的正涡度柱配合,且切变线上正涡度最大;切变线均上有θse能量锋区配合,冷切变线位置偏向于相对暖的气团一侧,暖切变线位置位于锋区中间;切变线的上升运动区主要位于切变线上和暖气团一侧;构成切变线的相对暖气团均具有对流不稳定性;冷切变线的水汽辐合区主要位于切变线上和切变线附近的冷气团一侧,而暖切变线的水汽辐合区则主要位于切变线上。500 hPa槽是切变线降水区的后边界,冷切变线降水区出现在地面静止锋后部的偏北风里,暖切变线降水落区位于地面准东西向倒槽的偏东风里;相对较大的降水出现在700 hPa和850 hPa切变线在地面的投影之间的区域;切变线暖气团或相对暖气团中在合适的触发条件下还可能出现分散性的短历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0—2013年辽宁省61个国家气象站地面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选取60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采用天气学和物理诊断方法对暴雨发生过程中多个时次的环境场与物理量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地区大暴雨天气是极地、西风带、副热带及热带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低层冷式切变线带动极地冷空气从偏北路径入侵辽宁地区,西风带短波槽东移使低空急流加强,诱发地面辐合线锋生触发辽宁地区大暴雨。辽宁地区大暴雨的落区、强度与低空急流和冷暖空气的路径、强度密切相关;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是产生强降水的基础,动力抬升条件是降水强度的决定因素。环境场和物理量场的合成分析揭示了辽宁地区大暴雨的共性,可为辽宁地区大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南方地区冬季风降水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1997/1998和1998/1999年冬季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多雨年和少雨年,它们分别发生在El Ni~no年和La Nina年。为了了解这两个冬季降水异常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方法对这两个冬季的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雨年与ENSO事件的暖期相联系,西风带槽脊偏东偏弱,东亚冬季风减弱,副热带高压增强,对流层低层距平流场上呈现两个反气旋和一个气旋性环流,中心位于长江流域的气旋性环流的垂直结构和形成机理与菲律宾海反气旋不同。少雨年赤道海温的距平分布及高低层环流系统都与多雨年几乎相反。研究还揭示,冬季中国南方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南支西风带低槽前部的西南气流和南海—中南半岛上空的转向气流,水汽输送通道随高度有明显的变化。1997/1998年冬季加强的南支西风气流和菲律宾海异常反气旋有利于水汽向中国大陆输送;1998/1999年南支西风气流弱,中国东南沿海低层为冷性高压控制,两支水汽输送带都大大减弱。这种水汽输送的明显年际变化是造成这2年冬季南方降水明显差异的一个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