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6篇
  免费   1498篇
  国内免费   1281篇
测绘学   1061篇
大气科学   279篇
地球物理   706篇
地质学   8711篇
海洋学   470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944篇
自然地理   157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888篇
  2013年   608篇
  2012年   922篇
  2011年   867篇
  2010年   856篇
  2009年   918篇
  2008年   955篇
  2007年   783篇
  2006年   745篇
  2005年   710篇
  2004年   499篇
  2003年   519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512篇
  2000年   358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291篇
  1997年   307篇
  1996年   295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73篇
  1991年   282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14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对地下水补给和更新能力的评价.利用环境同位素技术研究地下水的补给和可更新性是当前较为新颖的方法之一.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的隐伏岩溶地区,地下水埋藏条件复杂,常规的地质勘探方法所能提供的水文地质信息有限,环境同位素方法在研究地下水的补给及可更新能力方面发挥了优势,可对传统方法进行补充和验证.其结果表明,研究区隐伏岩溶水形成较早,且有大量现代水的混入,平均混入量为54%.说明区内隐伏岩溶水的补给和更新能力较好.环境同位素分析结果还显示,大岔河隐伏岩溶水为一相对独立、半开放的水文地质单元,其补给来源部分为流域内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部分为东南部三道沟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根据环境同位素EPM模型计算,地下水的滞留时间为36 a.地下水储存量为1.314×108 m3; 储水系数为7.29×10-3.这一结果与传统勘探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说明环境同位素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14.
重庆地面最高气温与最大风速年极值的渐近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重庆1951-1990年间地面最高气温和1956-1990年间地面最大风速年极值的记录,采用韦伯分布和耿贝尔分布分别对其渐近分布进行拟合.通过统计推断,找出重庆地面最高气温和地面最大风速年极值遵循的最佳渐近分布--韦伯分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丰富的实际资料,论证了地下水的卤素元素(F、Cl、Br、I)的形成、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与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岩土性质、地下水退流条件、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江汉平原东部区和鄱阳湖区地下水中Br、I元素的调查研究结果及它们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结合长江三角洲南部区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条件分析对比,指出该区是一个形成Br、I矿泉水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概述了板状铀矿床的共性特征,初步明确了板状铀矿床的概念及归属划分。以典型矿床为例,着重从水文地质角度,利用地下水流动机制和密度分层流体界面理论提出了板状铀矿床的成矿模式。较全面地阐述了地下水排泄体系中成岩-成矿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定位。  相似文献   
18.
耕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资源减少,土地资源流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性问题,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通过对我国耕地资源现状、节约和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耕地资源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各地政府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而进行的积极探索。近年来,我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从1996年全国第一个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土地发展中心成立至今,全国已建立的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达1700多家,几乎所有城市政府都普遍开展了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增强了政府统一供地的力度,增加了政府的土地收益,为城市建设积聚了资金,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