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6篇
地球物理   8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张盛峰  张永仙 《地震》2021,41(4):203-217
20世纪90年代由世界多个国家的地震学家围绕“地震可否预测”问题进行国际讨论后, 人们开始思考适用于地震预测研究的规则应该有哪些, 尤其是地震学家针对地震预测研究中所采取的途径和工作思路开始发生了变化。 2007年开始的“区域地震似然模型”(Regional Earthquake Likelihood Models, RELM)工作组和由此进一步而来的“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 CSEP)计划开始之后, 一大批地震预测模型和与评估其预测效能有关的统计检验方法加入进来, 在设立相同的预测规则和使用统一的数据来源下, 通过全球设立不同测试中心的方式, 共同参与到对地震可预测性问题的系统研究中来。 当前, CSEP计划已由开始的1.0阶段发展至2.0阶段, 为使读者了解与这几项国际合作研究相关的工作主旨和发展历程, 本文总结了与CSEP工作1.0阶段相关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震预报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回顾了古代的地震记录和研究,中国20世纪以来经历的几个阶段的发展进程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包括初期的地震考察、新中国的地震预报开展、地震预报的大发展、90年代新技术发展几个阶段,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预报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并展望未来地震预报持久科学探索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技术,构造多尺度地震前兆异常提取的综合信息函数,获得多尺度信息量。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技术思路,然后通过对前兆时间序列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在各阶IMF和重构时序基础上计算其信息量,最后通过震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思路是可行的,处理结果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态矢量--分析地震活动性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态矢量来源于统计物理学,是一种对连续场进行粗粒化描述的方法。现移植到地震学中用以定量地刻画地震活动性的演化,取得较好的结果。作者分析研究了几个著名震例(海城地震、唐山地震、昆仑山口西地震),发现地震前其态矢量均有显著的变化,因此认为它可能是大地震的一种前兆,而用之于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发生的1丛Ms≥7地震、7丛Ms≥6地震、2丛Ms5~6地震前的调制地震活动图像进行逐日时空扫描,发现强震丛前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的图像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强震丛前,不同时段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会出现2种以上异常图像的相互转化,且强震丛开始前或活动期间,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和强震的走向有一定的一致性,这对预报地点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还显示,成丛强震前,同一时段在未来丛发地震的周围出现不同形式的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分布图像,表明同一时段出现不同形式和不同地域的调制地震异常分布图像后,可能会是一组强震的连发。研究结果表明,成丛强震前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好的中、短期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区地震短期综合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华北地区114项骨干前兆观测资料进行地震短期异常前兆信息量提取与计算基础上,结合华北地区地质构造、地震活动、地壳厚度,特别是现今动力学环境因子等因素,研究了华北地区地震短期异常前兆信息量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给出了华北地区Ms≥5地震短期综合预测的指标和方法。经R值评分检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地震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1999~2002年地震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中国在1999~2002年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进展. 重点回顾了在此期间利用地震学、形变、电磁、流体和综合5类学科方法开展中短期地震预报研究的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在地震预报实践中的探索性应用.   相似文献   
18.
第28章:海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啸是一种海洋重力波,是由海底地震或诸如火山喷发、滑坡等其他地质运动引起的。大多数海啸是由浅源大地震引起的,所以沿板块俯冲带分布(图1)。Tsunami(海啸)一词是日语,表示港口波的意思。海啸通常很小,在深海几乎看不出来,但是当其接近海岸或海港时,就会变得很大,并造成破坏。有时候,海啸被称为地震海洋波,或被错误地称为潮汐波。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地震短期异常分析及其前兆信息量的提取与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考一些先前的研究结果,系统分析了1980年以来华北地区(34^ ~42^ N、108^ ~124^ E,下同)大量的各种前兆观测数据资料。根据每一观测资料的映震情况,确定114项资料为华北地区骨干前兆观测资料,并依此为基础,研究了华北地区地震短期前兆异常的主要特征及其识别方法;结合“九五”攻关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给出了提取华北地区地震短期异常前兆信息量的方法。经实际应用计算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使各种前兆观测资料短期异常变化的量纲得到转化统一,而且可更加客观自然地描述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短期异常变化,这就为深入开展地震综合分析预测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永仙  石耀霖 《地震》1994,(6):26-33
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强震发生前孕震区的波速比及S波分裂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孕震过程中,随着应力的局部集中,岩体发生扩容,引起裂隙的增生及定向排列,从而使孕震区产生各向异性,引起波速比的变化及S波分裂现象,在不同阶段,穿过同一路径的地震射线其波速比和S波分裂特征不同;在同一时刻,沿不同路径传播的地震射线其波速比及S波分裂也不同。总体看来,平行于孕震断层传播的地震波速比变化比垂直于其波速比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