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4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乐洞花岗岩位于诸广山岩体南部的北缘,其岩性主要为中粒二云母花岗岩。针对乐洞花岗岩的6件样品进行了岩石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主量元素方面,具有富硅(w(SiO_2)70.76%~71.90%,平均为71.63%)、富铝(A/CNK值0.97~1.14,平均为1.07)、钾大于钠(K_2O/Na_2O比值1.58~1.90,平均为1.75)等特征;富集大离子元素Rb,Th和亏损Ba,Sr,Nb,Ta,P,Ti等元素;ΣREE值(124.1×10~(-6)~244.9×10~(-6),平均值为170.3×10~(-6))较高,配分模式表现为明显的右倾型,Eu明显亏损(δEu值0.23~0.27,平均为0.25);具有低ε_(Nd)(t)值(-11.8)、较高[n(~(87)Sr)/n(~(86)Sr)]_i值(0.720 23)及古老Nd模式年龄(1 966Ma)的同位素特征;源区成分以泥质岩为主,砂质岩为次要组分。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与南岭地区的S型花岗岩十分相似。指示乐洞花岗岩是在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碰撞形成的伸展构造环境中,古元古代地壳组分在减压、导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由变质沉积岩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属于后碰撞花岗岩。  相似文献   
12.
针对粤北长江铀矿田钻孔揭露的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学研究,旨在探讨其岩石成因类型、成岩构造背景及其与铀成矿关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给出了123.9 Ma±1.3 Ma(MSWD=1.3),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具高硅[w(SiO_2):75.68%~77.79%]、富碱[w(Na2O+K2O):7.53%~8.83%]、钾大于钠特征,属弱过铝质(A/NCK为1.04~1.08)、高钾钙碱性系列,DI为93.42~96.39。稀土元素呈平缓型配分曲线,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LREE/HREE平均为1.46),Eu负异常明显(δEu平均值为0.05)。相对富集Rb,U,Th,Ta和Nd,相对亏损Ba,Sr,Zr和Eu,表明其为壳源成因。综合分析,认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属高分异S型花岗岩,源于以泥质岩为主的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于后碰撞的板内伸展拉张构造背景之下。其高含量铀的活化、迁出,可以为铀成矿过程提供部分铀源。  相似文献   
13.
长排铀矿床位于诸广岩体南部长江铀矿矿集区中部,区域上处于岩浆岩带、断陷带、深大断裂交会区和华夏古陆隆起与凹陷的交会部位,成矿地质背景有利。区内多期次岩浆活动和白云母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多种蚀变叠加,北北西向含矿断裂发育,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该矿床勘查成果的总结和成矿预测研究,认为长排铀矿床由小型到大型的突破,是在开拓找矿思路、创新找矿方法、总结前人找矿经验和棉花坑矿床成矿模式,以及建立区内地质、物探、化探"三位一体"勘查模式的基础上取得的。进一步分析区内构造、蚀变、岩性界面、成矿热液活动及铀成矿环境等控制因素,提出含矿断裂带膨胀、分支复合、多期次热液蚀变叠加等部位为成矿和赋矿的有利部位,结合物化探测量成果,预测矿床南部长坑地段60、78号带和水石地段71、73、86号带等成矿条件好,其深部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胡鹏 《地质与勘探》2020,56(3):478-490
"交点"型铀矿指产于基性岩脉与硅化断裂带交汇部位的铀矿,具有埋藏浅、品位富、铀浸出率高等优点。文章紧密围绕"交点"型铀成矿过程中所经历的"源-运-储"过程,立足于荷泗地区与铀矿密切相关的基性岩脉自身铀含量低,与其有成因联系的流体无法提供有效铀源的客观事实,证实"交点"型铀矿床中的铀确为花岗岩体中的铀活化、迁移、富集而来。笔者借鉴前人运用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成果重建铀活化迁移路径的成功经验,利用地面伽玛能谱测量成果构建古铀含量(GU)、铀迁移量(Um)两项特征参数表征"交点"型铀成矿中的"源-运-储"过程,并初步查明区内铀源区、铀富集区的分布情况及活化铀的可能迁移路径。然后,通过对铀富集区的工程揭露发现基性岩脉在"交点"型铀成矿过程中主要起还原障及成矿空间的作用;而后期含硅热液(富氧?)则为铀活化的主要驱动力。二者与裂隙中地下水共同作用,形成含铀热液的对流循环体系,不断促使花岗岩中铀的向辉绿岩迁移富集成矿,并以实测数据为例从"源-运-储"三方面构建"交点"型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桃源地区与铀成矿有关控矿因素较多,主要为岩体、构造、围岩蚀变控矿。围岩蚀变与铀矿化密切,区内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钠长石化、萤石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区内的胶状黄铁矿化、浸染状赤铁矿化、紫黑色萤石化以及钠长石化等,可作为主要找矿标志。通过研究来寻找围岩蚀变与铀矿化之间的关系,为找矿提供较好的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6.
粤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集区,但长久以来,巨大的岩矿时差导致对铀成矿动力的厘定模糊不清,铀矿成因也就具有了多解性.笔者等在充分总结粤北铀矿已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区内中—新生代以来形成的特有盆山体系与铀矿的内在成因,以独特的视角梳理了岩体—断陷盆地的多次挤压—拉张耦合演化过程与铀成矿动力,认为区内热液型铀矿具...  相似文献   
17.
对攀枝花大田地区斜长角闪岩进行了系统的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以及Lu-Hf同位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的SiO2含量为47.88%~50.05%,原岩为亚碱性-碱性玄武岩.斜长角闪岩稀土总量(ΣREE)较高,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与洋岛玄武岩相似.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为"隆起"型,与板内玄武岩特征类似.Zr/Nb、Hf/Th等比值均表明其与板内玄武岩类似,而与岛弧玄武岩具有明显的差异.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岩浆结晶年龄为816.0~833.6 Ma,同期岩浆结晶锆石的εHf(t)值在-6.8~+3.8之间,其岩浆源区为与OIB类似的富集地幔源区且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综合上述资料,认为其形成于Rodinia超级地幔柱活动导致的大陆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18.
赖静  郭新文  刘文泉  江卫兵  吴建勇 《地质论评》2023,69(5):2023050016-2023050016
为深入探讨塘湾铀矿床成因,本文以诸广山中部仁化县城口矿田塘湾铀矿床的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的岩相学,将黄铁矿精细划分为成矿早期(pyⅠ)、成矿期(pyⅡa、pyⅡb)及成矿晚期(pyⅢ)三个时期四个阶段。采用EPMA和LA- ICP- MS)技术对各阶段的黄铁矿开展主、微量元素及硫同位素原位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塘湾铀矿床黄铁矿Fe含量为45. 80%~46. 80%,S含量为51. 85%~53. 84%,n(S)/n(Fe)为1. 96~2. 03。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种类少且含量低,部分低于检出限,相对大陆地壳显著富集As、Se、Ag、Sb、Au、Bi、U元素,As含量最高,平均1587×10-6;Co/Ni值为1. 07~59. 1;各阶段稀土元素总量低且主成矿期相对高,配分模式一致,与花岗岩围岩高度相似,负铕异常明显(δEu为0. 12~0. 44)。黄铁矿的δ34SCDT为-3. 1‰~-19. 9‰,pyⅠ、pyⅡa、pyⅡb、pyⅢ明显呈先降低再升高的特征。综合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塘湾铀矿床黄铁矿均为富As亏S型黄铁矿,有利于铀成矿;其属中低温岩浆热液成因,物质来源于围岩花岗岩。结合不同阶段黄铁矿地球化学特征变化、矿床地质特征和铀成矿理论,认为塘湾矿床自成矿早期、主成矿期至成矿晚期成矿流体一致显示相对还原的环境,且经历了相对氧化还原相对氧化的演化,成矿温度逐渐降低。黄铁矿对于流体中铀的沉淀起到了重要还原剂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粤北百顺地区361铀矿床资源的枯竭,迫切需要在其外围寻找后备资源,实现铀矿山的持续发展。436矿点位于361铀矿床东侧,铀成矿地质条件与361铀矿床极为相似,是区内最具潜力的铀矿找矿地段。为了快速完成436矿点及外围区域铀成矿有利部位的预测,在牛澜断裂与大人山断裂交汇及夹持区,使用地面伽马能谱、土壤氡气和分量化探三种物化探方法联合测量圈定了铀异常区,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伽马能谱铀异常、土壤氡异常及分量铀异常套合较好,集中分布于436矿点以北F4断裂与大人山断裂夹持区,显示该地段是区内最具潜力的铀成矿有利地段。经钻探工程揭露验证,铀矿化主要赋存于近南北向的F4断裂带内,呈隐伏状态,预示F4等近南北向构造是区内铀矿找矿工作的重点,为该地段下一步的铀矿勘查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大塘钨矿石门寺隐爆角砾岩型钨矿床的成因,开展了野外详细观察、室内岩矿鉴定工作,用显微测温方法测定了隐爆角砾岩型矿体矿石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以及金属硫化物中的S同位素。结果显示,12件黄铜矿样品的δ34S值介于-1.4‰~-0.1‰之间,均值为-0.82‰;3件辉钼矿样品的δ34S值介于-0.8‰~0.2‰之间,均值为-0.33‰,表明S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或者上地幔。均一温度介于152.1~387.1℃之间,主要集中在170~250℃;盐度为4.8%~14.9%Na Cleq(wt),均值为10.8%Na Cleq(wt),主要集中于8%~14%Na Cleq(wt)。表明成矿流体属中温、中-低盐度Na Cl-H2O±CO2体系,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岩浆热液与低温、低盐度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与沸腾作用,流体的混合作用和沸腾作用是该类型含矿流体中络合物分解并沉淀成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