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在研究形变趋势累计率的基础之上,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局部改进,将跨断层场地布设较多的川滇地区作为实验区,利用精密水准测量分析该地区的垂直形变异常强度,并结合川滇地区震例开展研究。分析发现强震发生前后一段时期,震中附近形变异常强度几乎保持一致,但在震前(1、2个月左右)会发生较大改变,震后逐步恢复到与震前相同的情况;强震主要发生在形变异常强度值变化较大区域附近。垂直形变趋势累计率在中短期的映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国际地震预报委员会(民防)(ICEF)最近出版了报告“可操作性地震预报:发展现状和使用手册”,该报告的言下之意是目前没有可靠的、技术过硬的方法来实现大地震的短期预测.现在看来,这种观点不正确.通过采用剪切波分裂方法监测地震震源区周围岩体的应力累积,可以确定性地应力预报地震.这种流体-岩石形变的新认识意味着ICEF报告中的建议已经不恰当.本评论对这一新认识进行了回顾,提出了促进意大利可操行性地震预报发展的方向,在于安装一个或多个可控震源的三井孔应力监测点,通过使用剪切波分裂来监测应力累积和应力预报意大利所有破坏性(M≥5)地震.  相似文献   
13.
在对国际地震预报委员会(ICEF)报告[1]的评论中,Crampin[2]声称剪切波分裂变化可以在短时间尺度上预测地震,并且可靠性高,技术性强.他对ICEF的一个重要发现提出挑战——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方法具有如此高的预测能力.特别是,Crampin宣称,在意大利中部三孔应力监测站点(SMS)剪切波分裂观测可以监测SMS1000 km以内的所有破坏性地震(M≥5)前的应力积累和应力释放(裂缝贯通).  相似文献   
14.
使用区域固定台网数字地震记录资料,计算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地震余震序列的震源谱参数,通过纵、横波的拐角频率比值和纵、横波位移谱零频极限比值计算波速比。结果显示:1拐角频率比值得到的波速比平均值约为1.27,零频极限比值得到的波速比平均值约为1.67,零频极限比值得到的结果更接近泊松介质的波速比1.73;2两种方法得到的波速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主震后均处于较低异常水平,最后一个MS5.4余震后,波速比回返升高;3零频极限比值得到的波速比异常形态较明显,在3个MS5.4余震前都呈现出"降低-回返"的过程,在回返之后发生最大余震;4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是否对介质做非弹性衰减校正对两种方法的结果影响不大;5单台波速比与多台波速比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和普遍接受的基于P波初动符号和振幅比HASH方法,研究给出川滇地区2003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1 893次M3.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选择1 651个可靠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基于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Hardebeck和Michael的阻尼区域应力场反演方法,研究区域的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结果表明:川滇菱形块体南段红河断裂带尾部左右两侧应力方向相同,水平最大主压应力NW-SE向;川滇菱形块体内部以丽江—小金河为界呈现出不同的应力状态,位于分界线以南的滇中块体水平最大主压应力NW-SE向,而在分界线以北取向基本上沿NS方向;从青藏高原内部到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应力方向整体有一定的顺时针旋转趋势;块体东边界从北部的NNE-SWW向逐渐过度到南部的NW-SE向。滇西及滇西南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构造方向基本平行,为近SWW-NEE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地球看成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对称弹性球体, 给出了地球以匀角速率旋转情况下产生的应力场的解析表达式, 计算了地球匀速自转时在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震断层面上产生的应力, 分析了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对汶川地震发震断层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地球自转减速有利于汶川地震发生。 如果地球自转减速对汶川地震的发生起到了触发作用, 那么在震前震区或许会出现中小地震发生受到地球自转减速触发的现象。 分析表明, 从2006年起汶川地震震中附近地区ML≥2.7地震受到地球自转减速的触发,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地球自转减速对汶川地震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记录到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的32个台站的三分量数字地震波形进行倒谱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①2个主要爆炸的发生时间间隔约为32.3s;②爆炸-2发生在爆炸-1的西北侧约353°处;③依据这些记录的倒谱,无法判定在爆炸-1前是否还存在微小的爆炸。以上结论均与前人研究成果吻合。由于倒谱叠加采用的是全波形,对滤波频带不敏感,因此,在检测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多次爆炸或其它类似事件(如核爆)上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辽宁省地震局沈阳数字地震台网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的波形资料,采用两种不同的几何扩散模型,计算了岫岩地震序列的单台和多台平均视应力、差视应力值。分析了1999年岫岩Ms5.4地震序列单台和多台视应力的时间演化特征,比较了两种不同几何模型视应力和差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以及同一地震的视应力。结果表明:①对于同一地震而言,几何扩散模型得到的视应力值比分三段几何扩散模型的大,考虑能量补偿得到的视应力要比未考虑能量补偿的要大。②该序列视应力的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主震前一段时间视应力水平较低,主震前几天地震视应力水平升高,主震与最大余震期间,视应力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最大余震发生后,视应力逐渐降低,并恢复到震前水平。这表明视应力为预测震后趋势提供了一个有用的依据;③无论是采用球面几何扩散模型还是分三段几何扩散模型,无论是单台视应力结果还是多台平均视应力结果,无论考虑能量补偿与否,在震后趋势的判定上几乎没有差异;④无论是采用球面几何扩散模型还是采用分三段几何扩散模型,差视应力在Ms5.4主震和Ms5.1余震发生前短时间内都具有快速的升高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3年1月1日—2013年4月1日芦山地震前震源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分析,发现不同阶段的震源机制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强震孕育过程中构造应力场随时间的变化。震源区中小地震的P轴方位角C_V值在芦山M7.0地震发生前有一个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只是相比于汶川8.0级地震前C_V值的下降-上升过程经历了更长的时间,这表明四川芦山M7.0地震的孕育经历了长时间的应力积累,与许多研究结果相一致。2007年1月1日—2014年4月1日C_V值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特征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有显著的增强与减弱过程,对于发震地点可能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宁河跨断层场地为例,运用砂箱实验方法进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合现有的浅层地震剖面结果和跨断层监测数据,分析跨断层场地监测对隐伏断层断裂活动监测是否有效。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观测精度高于误差时,跨断层场地监测能有效监测隐伏断层活动。模拟的断裂剖面与浅层地震剖面结果中断层分布和发育情况基本一致,隐伏断层活动可引起地表形变。由于各次级断裂的倾向不同,跨断层监测数据可能产生逆断层假象。同时提出宁河跨断层场地水准点位分布情况模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