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贾毅 《探矿工程》1993,(1):23-23
直径1.8至2.5m的大口径基桩孔施工,一直凭经验下放大口径钻头与钻具,事故多,钻杆折断频繁,特别在水上施工,困难多,施工进度得不到保证。河南省地矿厅第一水文队研制的ZZG-2Q式自动给进仪用8031单片机通过钻压、电流传感器,对钻压和钻杆扭矩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控制钻具下放速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机载LiDAR系统获取的激光数据的多回波特性,阐述了多回波信息对地物类型信息的揭示作用,并将多回波特性用于减少参与滤波的激光脚点数量。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滤波方案,可以预先剔除掉大部分的植被激光脚点和部分的建筑物激光脚点,这既减少了参与滤波的数据量,又可以改善滤波算法对建筑物和植被的滤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机载LiDAR系统获取的激光数据的多回波特性,阐述了多回波信息对地物类型信息的揭示作用,并将多回波特性用于减少参与滤波的激光脚点数量。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滤波方案,可以预先剔除掉大部分的植被激光脚点和部分的建筑物激光脚点,这既减少了参与滤波的数据量,又可以改善滤波算法对建筑物和植被的滤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可溶岩大多隐伏于第四系土层及白垩—古近系红层下部,可溶岩分布地区地质结构与岩溶地面塌陷关系密切,已发生的岩溶地面塌陷中上黏下砂地质结构占绝大部分。以白沙洲岩溶条带长江两岸为研究区,根据盖层黏性土、砂性土、软弱土、非可溶岩(红层)的上下叠置关系及地面塌陷特征,将可溶岩分布区地质结构划分为3类、5型;岩溶塌陷的实质是土体塌陷,在岩溶区地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土体物理力学特征差异,受力后塌陷过程中土颗粒的运移方式,即黏土块体塌落、砂颗粒漏失、软弱土流失,系统将研究区岩溶塌陷机理分为土洞型、沙漏型、泥流型3类,同时也存在多种类型复合型岩溶塌陷。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在武汉市城市工程建设过程中,岩溶塌陷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查明岩溶区地面塌陷易发性分区情况并提出防治对策,以白沙洲岩溶条带长江两岸作为研究区,选择岩溶发育程度、土层厚度、土层结构、红层厚度、地下水水位波动、岩溶水水位波动部位、塌陷坑密度7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岩溶塌陷发育的多因子判别模型,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将研究区划分出高、中等和低易发区域。针对区内地铁工程不同阶段特性及其位于不同的易发性区段,以地质结构为根据,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高易发区主要位于长江两岸覆盖型岩溶区,且多为含砂性土层;高易发区为防治的重点,规划阶段尽量回避此区,防治原则主要是阻止上覆砂颗粒的漏失。中等易发区防治原则是防止单一黏性土中土洞的形成和扩大及保护红层的完整性。低易发性区红层厚度大于工程施工进入基岩厚度,发生岩溶塌陷的可能性极小。本研究成果能为武汉长江两岸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燕赵山前旅游金带开发战略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史证实,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劣、多寡、分布状况及其对旅游市场的适应性。河北省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燕山——太行山与平原的结合地带,有其自己的优势和问题。如果我们能充分认识和发挥其优势,准确予测市场发展,认真解决现实问题,河北的旅游事业就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一、燕赵山前旅游金带之形成  相似文献   
18.
贾毅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5):128-130
针对地勘单位面临许多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事转企、企改制的实践中具有诸多的矛盾和困惑,结合地勘单位在从事地质勘探及其延伸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诸如关于资质管理、合同的签证和索赔、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依法管理等几个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小面元模型(space-patch model,SPM)的序列影像密集点云重构方法。顾及SPM灰度一致性约束和空间几何约束,通过种子点的获取、扩散和滤波,生成密集SPM以逼近物体表面。该方法突破了传统核线影像密集匹配条件苛刻的限制。利用狮子影像数据,进行了密集点云模型的重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几类对比试验,分析了扩散迭代次数和滤波对模型点云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高分辨率影像多次扩散迭代并进行滤波,能够恢复出二维影像所包含的大量三维点云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