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2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成藏组合概念出发,以源岩、运移、储层、圈闭和时间、盖层五个评价要素,归纳总结了东海西湖凹陷各区带评价层成藏特点,结合分层评价和加权叠合,完成多目的层的区带评价工作,是区带评价方法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2.
利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分析了20 条水产养殖环境中常见的四环素抗性tet(M)基因的序列特点、多态性及系统发育, 并对其细菌寄主分类、环境介质来源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20 条基因序列有4种单倍型, 其中tet(M)-b 和d 是两种远缘基因型, 而a 和c 则是二者之间的序列变异。系统发育树分成三大分支, tet(M...  相似文献   
13.
陈琳琳 《探矿工程》2013,40(1):35-37,40
针对方正地区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率高、钻井速度慢、钻进周期长等特点,绘制井斜高发区域及层位,明确最易发生井斜地层为宝一段与新乌组,通过优选防斜、纠斜钻具组合及相应的钻进参数,同时结合复合钻进和垂直钻井系统,形成一套方正地区易斜地层的防斜打快方法,对于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渤海湾围填海工程对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利用2013年秋季和2014年春季调查数据,对渤海湾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总平均丰度、总平均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调查区域的优势类群为多毛类,优势种为凸壳肌蛤(Musculus senhousia)和日本倍棘蛇尾(Amphioplus japonicas),这与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优势种单一和物种小型化的特征相符。曹妃甸围填海海域与邻近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物种数、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没有显著差异。2014年春季较2013年秋季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稍有所提高,这可能是围填海工程放缓和阶段性施工结束后生物群落在缓慢的恢复。ABC曲线(Abundance/Biomass Curves)分析表明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均已受到中等程度干扰;M-AMBI指数分析发现曹妃甸围填海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较差。结合渤海湾围填海面积和历史数据,发现围填海等人类活动已对渤海湾生态环境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受损。受损生态系统的完全恢复需要漫长的过程,受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次生演替也需要较长的时间,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东海西湖凹陷苏堤区带花港组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海西湖凹陷苏堤区带钻井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花港组沉积时期构造活动及海泛作用在沉积发育过程中的控相控制,对该地区长期认定地“再沉积化石”及不同构造单元的控相能力差异重新提出个人看法,并建立了西湖凹陷苏堤地区花港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6.
☆驻马店市土地储备开发中心龙年实现“开门红”,1月份连续公开拍卖出让4宗国有建设用地,面积达217.25公顷。  相似文献   
17.
西湖凹陷油气成藏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湖凹陷区域研究新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构造发展史、排烃史、成藏期痕检资料、岩相组合等资料,重新认识西湖凹陷新生代盆地发展过程中圈闭(地层、构造)形成时间、烃源岩排烃时间、已发现油气藏成藏时间、多种疏导方式及形成时间以及对油气藏的破坏事件发生时间,推演西湖凹陷成藏史发展过程。结合新的油气成藏认识,提出今后工作方向的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烟台养马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食物网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烟台潮间带主要底栖生物类群间的营养关系和食物网结构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于2019年春季(3月)和夏季(7月)在山东烟台养马岛潮间带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沉积颗粒(SOM)、悬浮有机质(POM)、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样品。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养马岛海滩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在春季和夏季δ13C和δ15N值分别为?20.23‰—?12.99‰, 5.32‰—10.45‰和?21.91‰—?9.88‰, 7.01‰—14.17‰。夏季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数值范围相较于春季均有所增加,相同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春季该潮间带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的营养级范围为1.98—3.49,夏季为1.89—4.00。相同大型底栖动物营养级在季节之间无显著变化(P0.05)。营养传递顺序可表达为:滤食性软体动物→多毛类→甲壳动物,与能量流动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9.
To understand the ecological status and macrobenthic assemblages of the Xin'an River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for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macrobenthic assemblage structure in September 2012(Yantai, China). Several methods are adopted in the data analysis process: dominance index,diversity indices, cluster analysis, non-metric multi-dimentional scaling ordination, AMBI and M-AMBI. The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and soluble reactive phosphorus of six out of eight sampling stations were in a good condition with low concentration. The average value of DO((2.89±0.60) mg/L) and p H(4.28±0.43) indicated that the research area faced with the risk of ocean acidification and underlying hypoxia. A total of 62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of which the dominant species group was polychaetes. The average abundance and biomass was577.50 ind./m2 and 6.01 g/m2,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historical data, the macrobenthic assemblage structure at waters around the Xin'an River Estuary was in a relatively stable status from 2009 to 2012.Contaminant indicator species Capitella capitata appeared at Sta. Y1, indicating the animals here suffered from hypoxia and acidification. AMBI and M-AMBI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sampling stations were slightly disturbed,which were coincided with the abiotic measurement on evaluating the health conditions.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suffered pressures from ocean acidification and hypoxia at the research waters, particularly those at Stas Y1, Y2 and Y5, which displays negative results in benthic health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大庆油田最深的一口风险探井——古龙1井,为了使套管满足空气钻井和经济性需要,首次使用组合套管柱设计方法,同时在设计中对套管强度进行三轴应力强度校核,分析了套管强度设计的误差,给出一套新的安全经济的套管柱设计方法,为以后超深井套管柱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对于指导设计与现场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