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假晴东方Tun人工育苗获得41.8mm种苗351000尾,每立方水体出苗860尾。越冬成活率91.6%,增重率61.8%。利用室内水泥池及养虾土池养成商品鱼,分别获得1969g/m^3和308kg/亩的收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利用深井海水越冬并利用室内水泥池和室外土池两种养成情况。1 人工越冬试验本试验利用深井海水进行假晴东方越冬获得成功。越冬于1991年12月5日~1992年5月10日,全部过渡到自然海水温度为止,历时160d左右。入池幼鱼2600尾,越冬结束成活2381尾,成活率91.6%。1.1 条件越冬场址在莱州湾,利用闲置的对虾育苗室。越冬池为长方形水泥池,面积分60m2,45m2,35m2三种规格,池深1.3~1.4m。越冬用水全部取自地下深井海水,井水温度长年稳定在15.8~17.2℃,盐度20左右。提水设备为两台2.2kW潜水泵,最大流量为30m3/h。1.2 管理越冬期根据气…  相似文献   
13.
夏牙鲆(♂)与牙鲆(♀)人工杂交的细胞遗传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2004年11~12月在青岛薛家岛养鱼场采用夏牙鲆(Paralichthysdentatus)的精子与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的卵子实施了多次人工杂交实验,并进行了父本母本鱼类个体、子代的染色体制片观察和细胞中DNA相对含量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夏牙鲆染色体数为48,核型为2n=48t、臂数NF=48;子代的染色体数和核型与父母本的一样,也为2n=48t;子代的细胞中DNA的相对含量也表明其为二倍体。因此,可以明确其为杂交的后代,而不是雌核发育。  相似文献   
14.
条石鲷视觉器官早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显微测量法,对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视觉器官的早期发生、分化和形成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在水温24℃±1.0℃的条件下,受精后10.5 h,视杯出现;受精后15.5 h,晶状体形成;受精后22 h,在脉络膜裂口处出现角膜;2日龄,巩膜和脉络膜形成;3日龄,虹膜出现;6日龄,视网膜分化完全,由色素层、视锥视杆层、外界膜、外核层、外网状层、内核层、内网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组成;13日龄,角膜分化完全,由外向内依次为复层扁平上皮、前弹性膜、纤维层、后弹性膜和内皮层;21日龄,虹膜完全分化,由内向外依次为色素层、后缘层、基质层、前缘层和内皮层。此时条石鲷眼的各个部分(巩膜、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虹膜、角膜)均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15.
斑石鲷早期发育的异速生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规律及重要器官的异速生长模式,作者运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测定了斑石鲷仔稚幼鱼(0~70日龄)全长和体质量随日龄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全长、体质量与日龄的关系均符合Cubic函数,随日龄的生长曲线表现为S型。斑石鲷全长和体质量的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斑石鲷的头长、眼径、吻长、口裂、体高、尾鳍长等重要外部形态学指标均存在异速生长规律,其生长拐点依次为35日龄(全长20.32 mm)、22日龄(全长13.17 mm)、29日龄(全长16.63 mm)、30日龄(全长15.50 mm)、32日龄(全长19.79 mm)、32日龄(全长19.79 mm)。相对于全长,头长、吻长、口裂在拐点前后由正异速生长变为等速生长;眼径、尾鳍由正异速生长转为负异速生长;而体高在0~70日龄为正异速生长,但拐点之后已明显变缓。研究表明斑石鲷通过异速生长,确保与其基本生存能力相关的功能器官优先发育,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并相应地提高了仔稚鱼的存活率,对鱼苗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比较分析了条石鲷和斑石鲷线粒体基因组COI、Cyt b基因以及D-loop片段总长度为1 948 bp的核苷酸序列,探讨了条石鲷和斑石鲷的遗传分化程度.两种间共检测到314个多态位点,蛋白质编码基因上的核苷酸替代主要是发生在密码子第3位点上的同义替换.核苷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目的片段的鸟嘌呤(G)含量普遍较低,在两...  相似文献   
17.
对人工养殖的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仔、幼稚鱼消化道及消化腺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组织学观察。研究表明: 初孵仔鱼 (体长1.66~2.20 mm)的消化道完全处于未分化状态。1 日龄仔鱼全长1.83~2.32 mm, 消化道中部开始形成空腔, 为初始的消化道腔。2 日龄仔鱼全长2.61~2...  相似文献   
18.
条斑星鲽消化系统个体发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显微测量法,对从孵化后到变态完成(55~60d,day post hatching,dph)的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 Jordan et Gilbert)仔稚幼鱼早期发育中消化道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描述了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13~15℃,7dph的仔鱼开口时,消化道已经分化为口咽腔、食道、肠和直肠,消化器官肝脏和胰腺出现。从7dph到14~17dph(卵黄囊消失)为混合营养期,形态上肠道进一步弯曲、盘旋;功能上中肠空泡样结构和后肠嗜伊红颗粒的出现,预示着肠上皮细胞在胃功能成熟前有吸收蛋白的作用。形态学上胃以及幽门盲囊的分化出现在26~29dph,与稚鱼刚开始附底的时期相吻合。而功能性胃的分化则出现在35dph左右,与稚鱼变态期相一致。条斑星鲽作为中国新近养殖品种,关于其早期发育的报道还是空白,作者对其消化系统进行系统的研究,旨在为该鱼种的商业化养殖提供相关的科学数据,同时也为海水鱼类早期营养和发育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条斑星鲽免疫器官个体发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法,对从孵化后到变态完成(55~60日龄)的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 Jordan et Gilbert)仔稚幼鱼早期发育中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描述了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实验表明;在13~15℃,条斑星鲽免疫器官原基出现的先后顺序为肾脏、脾脏和胸腺。孵化后即出现肾脏原基,8日龄和12日龄分别出现脾脏和胸腺原基;而免疫器官淋巴化的先后顺序较为特殊,首先淋巴化的器官是头肾,其次为胸腺和脾脏,不同于大多数海水鱼类。在其免疫器官发生后期除头肾和脾脏外,在胸腺中同样出现黑色素巨嗜细胞中心,虽然在数量和形态上不如头肾和脾脏丰富。作者通过对条王醺星鲽免疫器官发生过程研究,初步了解了其免疫器官发生,成熟过程以及特点,为进一步开展条斑星鲽的规模化养殖,以及人工疫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真鲷(Pagrus major)精子在外源DNA下的生理特性和转染效果,探索真鲷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作者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外源DNA环境下(不同孵育时间、DNA长度、DNA浓度)真鲷精子活率和运动速度的变化,进一步采用PCR和荧光探针的方法检测外源DNA与真鲷精子的结合情况,并通过人工授精来评价外源DNA能否转染精子并传递至F0代。结果表明:外源DNA浓度、孵育时间及DNA长度对精子活率无显著影响。在5μg/106个精子的高浓度10 kb DNA下孵育12 h,真鲷精子仍具有(75.89±5.55)%的精子活率,平均直线速度(70.97±6.37)μm/s,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精子平均曲线速度显著下降,比对照组低21.85μm/s。真鲷精子与带Fluorescein荧光素的DNA片段共孵育后,部分精子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光。将DNA孵育后精子进行人工授精表明经过1μg DNA/106个精子孵育后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无显著下降,通过PCR法并没有在外源DNA处理的精子和F0代中检测到目的基因,表明外源DNA虽然能够吸附在真鲷精子表面,但并不足以携带进入卵子产生转基因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