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25~26日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大范围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湿位涡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暴雨发生时低层湿位涡明显增加,湿位涡正压项自底层至高层呈现出“负-正”的分布特征,湿斜压项负值中心的演变反应出斜压性在强降水发生时所起的重要作用;(2)本次暴雨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因为强垂直风切变作用,使得降水具有强对流特征;第二阶段则是由于斜压性作用,降水分布广、持续时间长;(3)干冷空气沿着等熵面向下入侵到低层负位涡之上会导致对流不稳定度进一步加大,垂直运动发展使得低层水汽抬升,凝结潜热释放有利于中低层低涡的维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东南亚加里曼丹新生代金成矿作用及成矿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碧乐  李永胜  王东  丁清峰 《世界地质》2006,25(2):129-134,146
对加里曼丹岛区域地质背景、金成矿作用与新生代岩浆弧关系研究认为,该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与新生代岩浆弧内晚渐新世—中中新世钙碱性岩浆活动存在着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其动力学机制为,始新世—中新世期间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引起的地幔物质向南东方向的流动导致早渐新世亚洲边缘发生裂解,裂解作用又导致南中国海板块向加里曼丹岛北缘俯冲。俯冲过程中加里曼丹岛北缘在晚渐新世—中中新世发生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及浅成低温热液金成矿作用。成岩成矿作用是在总体挤压背景体制下的局部拉张环境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3.
板庙子金矿区主要矿石类型有含金黄铁矿型和含金多金属型,对两类矿石研究表明金赋存于黄铁矿和交代、穿切黄铁矿的黄铜矿中,主要与黄铁矿有关;对矿石中的A u、A g、Cu、Pb、Zn、Co、N i、B i、R b、S r、B a元素进行R型聚类分群,结果为A u B i、A g Zn Cu Co Pb N i、R b S r B a三群;对两类矿石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脉岩进行Q型聚类分群,结果表明金—黄铁矿型矿石与辉绿岩、煌斑岩、花岗斑岩有关,金—多金属型矿石主要与二长花岗斑岩、闪长玢岩有关,并与实际地质调查认识一致。由此明确了本矿区中金主要形成于金—黄铁矿阶段,少量形成于金—多金属阶段,随着岩浆由中性向酸性演化,成矿作用由贵金属向多金属矿化转变,并在空间上形成叠加。  相似文献   
104.
近10年武汉市大雾变化特征及2006年一次大雾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近一个时期武汉市大雾的时空变化特征、大气环流背景及有关物理要素场的分布情况,根据1995~2005年武汉市大雾观测记录,统计分析了这一时期武汉市大雾的变化特点,并对2006年3月10日出现在武汉市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1年来,武汉市大雾日数继续下降,冬季大雾出现频率最高,春、秋季大雾频率次之,大雾持续时间明显延长;高空弱的偏西气流,中低层弱的暖湿气流,近地面有逆温层,地面为均压场等条件,是大雾形成的有利环流形势。  相似文献   
105.
106.
数码相机检校中的病态性及其解决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参数关系度量法、观测组关系度量法等系统病态性空间分析法 ,客观地分析出系统病态性的产生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弱了系统的病态性 ,保证了数码相机检校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7.
根据最新获得的多项天津滨海新区海岸带地质调查资料,分别利用海区的浅地层剖面成果反演海底古地形、利用海区沉积钻孔了解沉积物时代、利用陆区的贝壳堤,埋藏牡蛎礁,古墓葬和埋藏砂体分布等,研究各时期古岸线的位置与形态,并与海区的沉积环境和地形地貌进行对比,对天津滨海新区中全新世以来的地形地貌演化进程及演化机制概括性介绍.自中全...  相似文献   
108.
杨建  王国芝  李娜  边岩庆  王东 《云南地质》2011,30(2):226-228
二叠系区域性盖层中沥青的稀土元素特征和配分模式与寒武系沥青相同,而与志留系烃源岩显著不同,说明区域性盖层中的沥青来自于下伏寒武系牛蹄塘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宿州站1953~2010年的日照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a年宿州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其趋势变化率为-49h/10a;四季日照时数也均呈现下降特征,夏季的减少趋势最明显;月日照时数5月份最多,2月最少,气候倾向率只有4月为正值;日照日数和日照百分率和总云量无明显的线性关...  相似文献   
110.
2014年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及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朋岭  周兵  柳艳菊  李清泉  王东阡 《气象》2015,41(4):489-496
本文基于实时、历史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综合分析2014年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并讨论这些异常特征对中国气候的主要影响。分析表明:2013/2014年冬季,极涡偏向西半球,东亚冬季风和西伯利亚高压均偏弱,导致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高。受冬季风强度季节内变化影响,前冬暖、后冬冷。2014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4月以来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正位相维持发展,受暖海温外强迫影响,夏、秋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南,主汛期我国东部降水呈“北少南多”型异常分布。2014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异常偏晚,强度偏弱。东亚夏季风强度偏弱,有利于我国东部主汛期雨带偏南,江南梅雨区和长江中下游梅雨区梅雨量偏多,北方大部夏季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