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9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张宇  韦方强王青 《山地学报》2006,24(B10):253-257
以云南东川蒋家沟实际观测资料为基础,研究砖混结构建筑墙体在受到泥石流体中携带的大石块冲击力作用下的受力形式及破坏形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砖混建筑结构墙体模型试件的破坏性实验,现场观测试件在平面内和平面外两种冲击力作用方式下的破坏形态和历程,采集其动态位移、振幅及主振频率数据,经计算分析得出结构动态响应模式。  相似文献   
102.
103.
本文通过调查黄龙风景区水体的环境地质特征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与黄石公园对比分析,探讨了两种特殊地理环境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及其对钙华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龙沟泉水属于地下冷泉,且景区内覆盖着大量植被,水体中有大量藻类和细菌;黄石公园猛犸象温泉区泉水属于地下热泉,植被覆盖率很低,泉水中微生物多为嗜热菌,藻类较少。黄龙与黄石钙华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并且微生物参与了钙华的形成过程。微生物对钙华沉积的作用,主要分为模板作用、产物诱导作用和代谢调控作用,对比探讨了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微生物对钙华沉积的贡献,指出微生物沉积作用在钙华沉积过程中的重要性,可为黄龙钙华“黑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钙华是自然界重要的岩溶碳酸盐沉淀之一,其形成过程往往受到生命活动的影响,弄清钙华生物沉积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钙华微岩相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本文以黄龙-九寨沟钙华形成为例,阐述黄龙-九寨沟现代钙华纳米结晶特征、纳米钙华的生长和集合体形态,分析模拟实验中生物有机质对钙华生长和形貌的调控原因,揭示了生物活动和代谢产物对纳米钙华成核、生长及钙华晶体形貌的调控两途径四阶段机制;为探究钙华成因、碳酸钙生长调控机制、钙华退化的因素及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钙华景观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5.
在雪宝顶北麓的黄龙地区新发现的鲕状钙华包壳粒,是高寒区钙华形成环境中产出的一类典型陆相包覆颗粒构造。通过系统采样鲕状包壳粒沉积剖面,并借助常规显微镜、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等,揭示出鲕状钙华包壳粒的矿物组分、微观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鲕状钙华包壳粒分为同心圆状、同心圆—放射状、薄壁同心圆状3种基本类型,包壳粒核部是由异地的钙华碎屑构成,外壳层是由泥晶与微亮晶方解石纹层围绕核部逐层形成的圈层构造;微观特征显示泥晶层无明显微生物成因发育特征。鲕状钙华包壳粒的微观形态与组构特征反映出壳体中的泥晶圈层可能形成于相对深的静水环境,亮晶圈层可能形成于浅水高能环境,鲕状钙华包壳粒的成因偏于鲕类而非核形石类。   相似文献   
106.
陕南屈家山锰矿属于“巴山锰矿带”中段,赋存于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第3岩性段(Z2d3)紫红色钙质页岩中。矿石具有粒状(纤维)变晶、微粒泥质、微晶质(含碎屑)、胶状及条带状、微细纹层理、顺层揉皱、脉状、网脉状等热水同生沉积组构。含矿岩系中矿石的Fe/Ti、(Fe+Mn)/Ti及Al/(Al+Fe+Mn)值依次为14.53~25.11(平均21.47)、230.79~412.68(平均332.44)和0.04~0.16(平均0.10),反映成矿作用为典型的热水沉积成因。矿石的Sr/Ba值(0.04~0.56,平均0.22)、U/Th值(0.27~0.80,平均0.47)、Ni/Co值(0.24~2.84,平均1.61)和V/(V+Ni)值(0.63~0.69,平均0.66)及logU-logTh关系图解均反映其有热水沉积特征及氧化、次富氧(或贫氧)的沉积环境。矿石的稀土元素总量为98.38~125.66μg/g,平均110.31μg/g,δEu为0.93~1.04(平均1.00),δCe为0.91~1.03(平均0.98)。菱锰矿的δ13CPDB值为–8.2‰~–20.7‰(平均–11.7‰),δ18OSMOW值为14.3‰~18.7‰(平均17.1‰),指示屈家山锰矿具有深源(上地幔)碳的特征,成矿时形成于拉张环境,并非正常沉积的海相环境,推测有深部热水的加入,通过估算沉积成矿时古海水的温度为78.9~126℃,平均97.6℃。  相似文献   
107.
文章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甘肃省金川铜镍矿区域地表沉降规律开展研究。利用Sentinel-1A干涉影像,基于SBAS-InSAR技术和时序D-InSAR技术,反演2018年1月—11月金川铜镍矿区域地表沉降。经过2种技术结果对比及验证分析表明,2018年矿区有2个沉降漏斗,分别是西二采区5-7行和老矿坑。西二采区5-7行的最大沉降速率为-14mm/a,雷达视线向累积最大形变量为13mm,地面形变呈平稳态势;老矿坑东南方存在明显的沉降,沉降最大速率为-85mm/a,雷达视线向累积最大形变量为78mm。  相似文献   
108.
<正>龙门山构造成矿带隶属滨太平洋成矿域、上扬子成矿亚省,即龙门山-大巴山(陆缘坳陷)Fe-Cu-Pb-Zn-Au-Mn-P-S-重晶石-铝土矿成矿带(徐志刚等,2008)。该成矿带中产出规模不一的各类岩金与砂金矿床,其中摩天岭(碧口)Cu-Au-Ni-Fe-Mn成矿亚带与茂县-青川Au-Pb-Zn-Cu硫成矿亚带中金矿成矿潜力良好,并已成为陕甘川"金三角"重要组成部分。大地构造位置上,龙门山成矿带处于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印度板块三大构造单元衔接部位,经  相似文献   
109.
将组件式集成开发技术应用于数字校园服务信息管理中,有效解决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单一模式的表达.数字校园服务信息系统的构建紧密结合学生的应用需求,在制作完成数字校园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强大的SuperMap Objects 5.0控件和Visual C#2005集成开发技术设计完成.系统的开发实现探讨GIS...  相似文献   
110.
对该硅化木化石埋藏地泥质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其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物源区性质、物源区的风化特征以及构造背景。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表明其物源区以长英质岩石为主;反映化学风化程度的CIA指数及成分成熟度的ICV指数都较低,表明物源区经历了弱化学风化作用,反映了晚侏罗世四川盆地北西部龙门山处于快速隆升阶段,构造活动较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