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蒙古-鄂霍次克洋于志留纪打开,志留纪-二叠纪该大洋板块向其两侧地块持续俯冲,形成与俯冲相关的古生代岩浆岩带,同时在大洋北侧的杭盖-肯特-达斡尔地区形成巨厚复理石建造,并不断有海山与其发生拼贴;二叠纪末,蒙古-鄂霍次克洋在其西段杭盖地区发生闭合,形成依旧具有大洋性质的喇叭状蒙古-鄂霍次克大海湾,此时,杭盖地区磨拉石建造大范围不整合覆盖于二叠纪之前复理石建造之上;三叠纪-中侏罗世,杭盖以东地区,蒙古-鄂霍次克洋板块继续向其两侧地体俯冲,在北蒙古-外贝加尔地区及中蒙古-额尔古纳地区形成与俯冲相关的中生代岩浆岩带;中-晚侏罗世-白垩纪,蒙古-鄂霍次克洋迅速闭合,大洋两侧地块发生碰撞拼贴,产生强烈构造变形,最终形成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伴随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形成,其中段的艾伦达瓦地区发生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形成艾伦达瓦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面理平均产状为327°/22°,线理平均产状为322°/19°,带内S-C组构及不对称旋转碎斑,指示上盘由北西往南东强烈的推覆型剪切运动。同时,通过确定该剪切带原岩及后期侵入剪切带的未变形伟晶岩脉锆石U-Pb年龄,限定了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形成时代约为174~163Ma;白垩纪,伴随造山后的构造垮塌,外贝加尔地区广泛发育拉张盆地和变质核杂岩,并伴随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志留纪-二叠纪末,蒙古-鄂霍次克洋的演化与古亚洲洋的演化密切相关;三叠纪-早侏罗世,大洋板块主要为正常俯冲阶段;中-晚侏罗世,蒙古-鄂霍次克洋迅速关闭,主要与"东亚汇聚"事件有关;白垩纪岩浆岩,拉张盆地和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造山带增厚地壳的垮塌及地幔岩浆上涌有关。  相似文献   
102.
西准噶尔成矿带夹持在天山断裂与额尔齐斯断裂之间,是中亚成矿域西部的核心区域之一,广泛发育晚古生代深成岩浆活动、走滑断裂构造和斑岩铜矿、造山型金矿成矿作用。本文在西准噶尔成矿带包古图岩体、康德岩体、加曼岩体、库鲁木苏岩体、别鲁阿嘎希岩体、哈图岩体、阿克巴斯套岩体、庙尔沟岩体、克拉玛依岩体及红山岩体采集12个样品,通过黑云母和钾长石(40)~Ar/(39)~Ar阶段升温测年,给出了该地区(40)~Ar/(39)~Ar冷却年龄。其中,黑云母(40)~Ar/(39)~Ar年龄处在326~302 Ma范围内,钾长石(40)~Ar/(39)~Ar年龄为297~264 Ma,反映了西准噶尔地区晚石炭世-中二叠世的区域中温冷却历史。结合前人报道的锆石U-Pb、角闪石(40)~Ar/(39)~Ar、辉钼矿Re-Os、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年龄数据,构建了西准噶尔成矿带晚古生代岩浆侵入,成矿作用与构造抬升,以及晚中生代剥露过程的整个热历史;并与区域左行走滑断裂活动的时间进行了对比,讨论了(40)~Ar/(39)~Ar冷却年龄的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在地球透镜计划15年项目周期的前十年中, 这个多目标的科学计划阐明了一系列北美大陆的构造、演化和动力学特征, 采集了超过115 TB的数据资料, 利用这些数据发表了超过330篇高质量科学论文, 取得了巨大进展和成就。地球透镜计划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而且对整个国家科学事业产生深远影响。地球透镜计划综合研究和管理模式可以作为其它国家科学研究的示范。  相似文献   
104.
加拿大岩石圈探测计划LITHOPROBE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多种探测方法, 综合研究了加拿大地表至岩石圈地幔的地质结构和演化过程, 对北美最大太古代Superior Province克拉通的形成及增生研究堪称经典。2 720—2 680 Ma, Superior Province西部、中部和南部各原始地体及介于其间的晚太古代洋壳通过连续增生和碰撞拼贴为一体, 使得各地体原始排列方向及边界平移断层原始走向皆为近东西向。以3.0 Ga North Caribou地体为核心, 北侧Hudson Bay地体于2 720 Ma与其发生碰撞, 南部Winnipeg River地体于2 720—2 700 Ma与其碰撞并在English River盆地形成同造山期浊积岩; 往南, 相对年轻的Wabigoon 地体于2 710—2 700 Ma与Winnipeg River地体拼接, 更南侧的Wawa-Abitibi地体又拼贴于Wabigoon地体之上, 并在Quetico盆地形成同造山浊积岩和杂砂岩; 最南侧的Minnesota River Valley地体于2 680 Ma与其北侧地体拼接为一体, 先前洋壳俯冲于碰撞边界之下; 2 730—2 680 Ma, 在Superior Province东北部部发生了多期变形变质和增生活动, 形成该区北西走向造山带, 在Quebec中部地区形成巨大的马蹄形山系。Superior Province西部CWS和中部AG岩石圈地震剖面显示, 主要的地壳和地幔岩石圈俯冲带都向北缓倾; 以Timiskaming型砾岩沉积, 碱性岩浆岩发育, 壳源花岗岩侵位, 区域变质作用, 热液循环, 金矿脉定位以及造山后冷却诸多地质活动为特征, 2 680—2 600 Ma Superior Province发生克拉通化, 表明该时期Superior Province存在一个稳定的热扩散地幔隆起带。2 000 km规模原始地块和洋壳的增生及与之相伴的地块推覆和叠置, 揭示Superior Province各地体新太古代的拼合是一个似板块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5.
李冰  陈宣华  董树文 《地球学报》2016,37(S1):58-74
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组成是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共同目标。欧洲TOPO-EUROPE计划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研究项目, 旨在解决欧洲大陆的地球深部与地表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该计划结合数据交互建模研究, 重点针对岩石圈记忆和新构造运动, 板块边界和板内变形的力学机制, 异常沉降和隆起的动力学机制, 以及与地表过程和地形演变间的相互联系。在TOPO-EUROPE天然实验区选取涵盖广泛地球动力学背景的研究区域, 通过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和地质工程学等多学科联合, 监测、成像、重建和建模技术等多方法的综合研究, 来恢复欧洲大陆陆内造山带和板内区域的深部结构及地表形态的四维演化。  相似文献   
106.
主要研究了地震瞬态瑞利波频率一波数域频散曲线的提取,以二维傅氏变换,半波长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使用Delphi7.0将其程序化,通过工程应用验证了本方法及程序.结论证明f-k方法克服了-维数字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充分利用了多道瑞利波数据记录信息.  相似文献   
107.
青藏高原北缘中生代伸展构造^40Ar/^39Ar测年和MDD模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沿着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山脉东段 ,发育了长度大于 30 0km、EW走向的拉配泉断裂。中美合作阿尔金课题组的地质填图结果表明 ,该断层实际上是一条南倾的正断层 ,局部倾角可以低至 30°以下。沉积学和热年代学研究控制了拉配泉断裂的活动时代 :早—中侏罗统地层可以解释为断裂上盘的伸展盆地沉积 ;下盘岩石中钾长石40 Ar/ 3 9Ar测年和MDD模拟给出 2个阶段的冷却事件 ,早期事件出现在约 2 2 0~ 187Ma之间 ,晚期事件出现在早白垩世晚期 (约 10 0Ma)。早期事件代表了拉配泉断裂正断作  相似文献   
108.
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田控矿构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构造面理统计、岩组分析和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测量,研究了东天山康古尔金矿田控矿构造的特征。结果表明,金矿田发育一组构造面理,具有典型的对称型岩组图;磁组构特征的变化明显反映出矿田韧性变形具北强南弱的特点;矿田韧性断裂具有压扁应变的特征,磁面理产状与韧性断裂产状相一致。因此,康古尔金矿田韧性断裂应是起源于共轴变形的韧性挤压带。  相似文献   
109.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相对于传统的反射地震方法而言是一种新的经济的勘探方法.这是由于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所需的观测值直接来自于研究区下方发生的天然微地震,而反射地震却需要在研究区表面进行人工放炮.因此本工作是将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某油田约100km2地区的深层构造的尝试性研究.626个地震事件的3289个P波到时的初步结果与研究区已知的大的构造吻合较好.该模型中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观测到一个北西向的背斜.此外,微地震的分布也与研究区中活动断裂带的位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0.
本文简述了20世纪构造地质学的发展历史,以上世纪100年构造地质学论文占地质学论文的比重变化,讨论构造地质学在整个地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变化。对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和地球动力学等研究领域,并在构造分析、岩石变形机制与流变学特征、造山带的推覆构造与晚造山伸展垮塌作用、大型走滑断层与压入一挤出构造、活动构造与自然灾害等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