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3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辽东湾地区下第三系粘土矿物变化规律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渤海辽东湾地区三口探井的泥岩岩屑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资料为依据,从粘土矿物组合,演化特征出发,论述了该地区粘土矿物,主要是蒙/伊混层矿物中蒙脱石层的转化规律,指出粘土矿物的转化主要是受温度,压力和成岩作用的控制。并根据蒙/伊混层矿物中蒙脱石层的百分含量划分四个转化带,依据这四个带对这一地区的成岩作用阶段进行了划分,进而阐明其在石油地质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2.
Hideki  Mukoyoshi  Tetsuro  Hirono  Hidetoshi  Hara  Kotaro  Sekine  Noriyoshi  Tsuchiya  Arito  Sakaguchi  Wonn  Soh 《Island Arc》2009,18(2):333-351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formation of an out-of-sequence thrust (OST) and the style of fluid flow along it, we investigated the Nobeoka Tectonic Line, which has been interpreted as a deep OST (7–9 km), in the Shimanto accretionary complex, Southwest Japan. The shear zone in the footwall differs significantly in the along-strike direction not only in thickness, which varied from 100 to 300 m, but also in lithology and mineral vein development. These variations might reflect primarily differences in lithology; that is, the sandstone-dominant shear zone with a large amount of mineral veins precipitated in microcracks is relatively thick, whereas the shale-dominant shear zone with a small amount of veins and with textures indicating highly pressurized pore fluid, is thinner. By comparison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a shallow OST (3–5 km), we conclude that the shallow OST has experienced repeated brittle failure with rapid slip and focused fluid flow whereas the deep OST has experienced both brittle and ductile deformation, followed by fluid flow of various styles, depending on the lithology.  相似文献   
113.
蒙脱石等粘土矿物对重金属离子吸附选择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1,自引:6,他引:65  
矿物质与重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已是当今环境科学、矿物学,土壤化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通过蒙脱石,伊利石和高龄石在一定的介质条件下对Cu^2+、Pb^2+、Zn^2+、Cd^2+、Cr^3+五种重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实验研究,阐明了三种粘土矿物对五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4.
成岩伊利石K—Ar年龄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烃源岩何时达到最高温度以及其经历加热时与成油构造的时间关系,一直是油气勘探研究中的关系问题。成岩作利石的K-Ar年龄可以用来确定碳氢化合物的形成时间,但由于无法将成岩伊利石从沉积岩中单独分离出来,因工源岩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一直不能确定,伊利石K-Ar年龄分析(IAA)方法的建立,使成岩伊利石年龄的获得成为可能。利用该方法对塔里木盆地某地区2772m处的奥陶系烃源层达到最高温度的时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层是在上志留纪(408Ma)达到最高温度的。  相似文献   
115.
中国东南沿海浙闽交界地区发现大量银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以石英脉状矿化为主,并伴有明显的热液蚀变作用,关于其成因和控矿因素尚不清楚.文章以其中的外岗银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短波红外光谱测量(SWIR),提取蚀变矿物种类、组合信息,划分蚀变矿物分带,分析矿化强度与蚀变矿物组合及分带的关系.短波红外光谱测量识别出的蚀变...  相似文献   
116.
天津蓟县二维纳米级伊利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串岭沟组上部黑色页岩产有丰富的伊利石,其矿物组合仅为石英和伊利石,是重要的可利用伊利石资源。运用化学成分分析和XRD方法确定出伊利石含量为64%~70%。由Scherrer方程计算的平均c^*轴方向厚度为12nm,平均6轴方向长度为167nm,结合伊利石的片状生长习性,可确定串岭沟组上部黑色页岩所产伊利石为二维纳米级伊利石,具有重要的纳米属性。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黑色页岩所产伊利石具有0.75的层间电荷和二八面体为主的二八-三八面体的过渡类型八面体结构特点。对数正态粒度大小的分布特征表明黑色页岩中的伊利石经历了由成核→等体积转移→最终长大的Ostwald成熟效应。  相似文献   
117.
黏土矿物古气候意义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系统地分析了利用海洋沉积物、古土壤、湖盆沉积物中黏土矿物进行古气候环境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海洋沉积物的物源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其中的碎屑黏土矿物所指示的古气候参数只能用于解释母源区的气候变化,而只有自生黏土矿物才能指示沉积区的气候;古土壤形成于特定的地质背景条件下,尤其是发育于火山物质母岩之上的风化自生黏土矿物,可以准确地指示该区的古气候条件;湖盆沉积物的物源范围小,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可以更有效地运用于古气候环境的分析。对于沉积物中黏土矿物来源的分析,可以借助晶体中cv空位和tv空位的精细结构特征进行判断;在风化改造的红土剖面研究中,因强烈的化学风化、淋滤和迁移,黏土矿物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风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亚种或过渡性黏土矿物,以及同生沉积过程中形成的黏土矿物,对气候环境的变化更加敏感,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此外,在造山带的气候环境演化研究中,自生黏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可以更可靠地指示气候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8.
松辽盆地F油层砂泥岩互层发育,高岭石、伊利石为其主要粘土矿物,对研究储层物性及该油层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F油层90块天然岩心的室内研究发现,F油层渗透率、孔隙度随着高岭石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伊利石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砂岩层渗透性较好,高岭石相对含量较高,次生石英很少就地沉积,大量长石溶蚀孔隙得以保存;泥岩层渗透性差,伊利石相对含量较高。而且伊利石纤维状赋存和高岭石书页状赋存使砂岩层孔渗性更好,而使泥岩层孔渗性更差。该层开发过程中,高岭石、伊利石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由室内岩心流动实验可知,F油层为中等强度偏弱速敏、中等强度偏强碱敏,速敏指数随着高岭石、伊利石绝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储层的碱敏指数随高岭石绝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与伊利石含量无关。由于在所有粘土矿物中,高岭石相对含量接近一半,所以在F油层的开发过程要注重防范高岭石的碱敏、速敏损害。  相似文献   
119.
The distribution of clay minerals varies systematically in sediments from Holocene core material taken along a profile from the East Frisian coast to the Doggerbank. The proportion of illite increases with distance from the coast at the expense of kaolinite, whereas slight variations are seen in smectite and chlorite abundance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changes, and the K/Rb ratio and K-Ar isotopic age of illite increase seawards. This trend results from progressive mixing processes of riverine detritus with Pleistocene fluvioglacial material reworked during the Holocene transgression. However, the clay fluvial flux only became dominant during the decreasing rate of sea-level rise in the Late Holocene, especially near the shore. For example, modern sediments in tidal flats contain 75% of river-borne Holocene-supplied clay detritus, whereas this amount is only 10% in modern marine sediments at the Doggerbank.  相似文献   
120.
土壤矿物和粒级组成及其与土壤元素关系的研究对土壤生态环境和肥力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对安徽铜陵地区土壤的研究发现,不同粒级段土壤中元素富集程度不同,不同元素的富集粒级也不尽相同,-200目细粒级中各种元素含量最低。研究表明,土壤不同粒级段的矿物组成不同,伊利石和针铁矿对Cu、Zn、Cd、Pb、As等元素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