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69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赵希涛  魏乐军 《地球学报》2019,40(3):492-506
以青藏高原南部为主体的我国西部大江大河,可供跨流域调取的水资源量究竟有多少?是决定向西北干旱区调水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本文关注的焦点是:我国西部诸江河究竟有多少水资源量?能否达到"红旗河"构想的每年600亿m~3的调水量?本文依据各类文献资料中有关"红旗河"拟取水的"五江一河"各节点上、下游水文站及相关水电站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及年际变化数据,估算并厘定出各取水节点的年平均水资源量为:雅鲁藏布江600×10~8m~3,帕隆藏布与易贡藏布合计320×10~8m~3,怒江320×10~8 m~3,澜沧江200×10~8 m~3,金沙江313×10~8 m~3,雅砻江250×10~8 m~3和大渡河210×10~8 m~3。按照S4679课题组和王浩院士所给出的国际通行的20%跨流域调水比例或21%的"红旗河"标准,本文匡算出"五江一河"理想的可调取水量为442.6×10~8m~3或464.7×10~8m~3,不足S4679课题组构想的600×10~8m~3调水量的78%。如果南水北调西线规划得以实施,则"红旗河"难以从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这三个节点全额调水,长江上源只有大渡河(18.5~20.6)×10~8m~3的水量可资利用。这种情形下,本文匡算出可供"红旗河"调取的总水量为(288~323.0)×10~8 m~3,只有S4679课题组构想调水量的大约一半,充其量不到54%。  相似文献   
142.
根据西藏纳木错及邻区发现的多处湖岸阶地和高位湖相沉积,确定了藏北高原古大湖的存在。水准测量表明,在纳木错沿岸发育了6级湖岸阶地,以及拔湖48~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在拔湖26m以下,发育有8~30条湖岸堤;一条明显的湖蚀凹槽则集中出现在拔湖17.5~19.8m的高度上,与纳木错和仁错的分水垭口的高度相当。纳木错沿岸和邻区湖相或湖滨相沉积物的铀系年龄测定表明,高位湖相沉积形成于115.9~71.8kaB.P.的晚更新世早期;第6至第2级阶地形成于53.7~28.2kaB.P.的晚更新世中晚期;与湖蚀凹槽相当的湖滨相沉积则稍早于293kaB.P.;第2至第1级阶地,^14C测定结果为2350-10390aB.P.。  相似文献   
143.
纳木错湖相沉积与藏北高原古大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藏北高原古湖岸线分布广泛,湖相沉积与湖成地貌发育,目前,在纳木错沿岸可清晰地划分出4-6级湖岸阶地,最高湖相沉积高出现代湖面150m,沿岸堤可多达50条,雄曲-那曲谷地是连接纳木错盆地与其以西的仁错-久如错盆地的分水谷地,也是构成纳木错2湖岸阶地顶部的第四纪湖相沉积,构成宽谷的谷底,从最高湖岸线的分布与湖相沉积物、湖成地貌等标志综合判定,古大湖泊的面积要比现代湖泊面积大数十倍,末次古大湖的时代发生于末次冰期间冰段。  相似文献   
144.
本文分析了雪峰山陆内造山带的变形特征,认为雪峰山造山带是在克拉通边缘裂陷槽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历经了加里东陆缘褶皱始造山、印支-早燕山陆内褶断主造山、晚燕山-早喜马拉雅陆内盆后(重)造山等过程而最后定型的。中生代以来,岩石圈向西北的俯冲,地壳层次向西挤压产生基底滑脱、推覆增厚,进而在松弛伸展过程出现山链两侧双极性的重力滑脱。在分析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本区的挤压推覆-伸展滑脱构造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实验表明,来自于SE方向的挤压作用是产生大规模的推覆-滑脱构造的动力来源。在后期的应力松弛阶段,产生伸展滑脱构造。  相似文献   
145.
通过桐溪金矿田矿区构造形迹特征的调查研究,及构造对该矿田矿体产出状态分布规律的制约作用分析,并以构造、蚀变、矿化演变的同步性解析为基础,推断NE向构造为矿区的主要导矿、容矿构造,NW向断裂为主要的容矿构造.结合矿石的化学成分及其稳定同位素的测试分析等,提出了桐溪金矿田经历了新元古代物源建造期、加里东前造山期和最终在印支-燕山期岩浆侵入期过程中成矿物质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的多阶段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6.
北京斋堂雁翅地区的黄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西山永定河支流清水河流域的斋堂盆地,是著名的“马兰黄土”的得名地,是我国黄土与三趾马红土首次划分之处。斋堂、雁翅一带又是京郊黄土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近百年来,已见不少有关本区黄土与地文期的报导。  相似文献   
147.
西藏纳木错晚更新世湖滩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西藏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纳木错湖周缘的第四纪环境演变调查研究与1:25万当雄幅区域填图工作,在环纳木错沿岸发现了一种与湖泊演化有关的湖相沉积岩石——湖滩岩。本文首次对纳木错周缘发育的湖滩岩进行了描述。从湖滩岩水准仪测定的保存高度看,它已构成1.5~8.3m、8.3~15.6m、14~19.9m、18.7~25.8m等四级较明显的湖滩岩阶地。湖滩岩由亮晶砂屑藻凝块灰岩、泥晶白云质砾岩和方解石胶结含砾岩屑砂岩等组成,岩石具粗砂状、含砾砂状、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基底式胶结。其铀系全溶样品的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表明,湖滩岩形成于18.7±3.8~29.3±2.7ka BP的晚更新世中晚期。本文根据岩矿鉴定,并结合沉积相、岩相组合等特征,探讨了湖滩岩的形成机理。为研究该区湖泊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变迁及第四系划分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8.
钻孔偏心—套芯法地应力测量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得出偏心钻孔在围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讨论了由于“偏心”导致率定的换算公式失准,表明小孔孔壁应变和位移随“偏心”增大而显改变。利用保角变换以实例对压磁法偏心钻孔的地应力测量数据进行了修正,对比同一钻孔相近深度上基本不偏心的测量结果,表明修正后二着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49.
藏北高原古湖岸线分布广泛,湖泊沉积与湖成地貌发育。目前,在纳木错沿岸不仅发现了由水平层理十分发育的砂与粘土所组成的、高出湖面分别为3~12m、15~22m、25~30m与35~45m的4级湖岸阶地,以及覆于基岩之上、高出湖面60~150m的湖相沉积和多达50条左右、由扁圆的湖滨相砾石所组成的湖岸堤。而且在连结纳木错与其西北的仁错约玛、仁错贡玛、久如错的分水岭宽谷底部(分别高  相似文献   
150.
念青唐古拉山中段第四纪冰期划分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念青唐古拉山脉呈NE和近EW走向,其主脊海拔6000-7000余米,第四纪冰川活动强烈。根据第四纪地层剖面,地层层序,地质地貌特征及其相互接触关系,在念青唐古拉山中段可清晰地划分出3期冰期,从新到老依次为:拉曲冰期Q3,爬然冰期Q2-3,宁中冰期Q2-1。每次冰期及间冰期沉积物中的砾石及其岩性,砾态,沉积厚度,风化程度等都有明显区别。另外,还对老冰期与冰碛层,各次间冰期和本区冰期与其他地区冰期对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