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504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581篇
地球物理   222篇
地质学   551篇
海洋学   73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71篇
自然地理   20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152.
153.
本文总结了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十次日食电离层效应的观测结果和理论解释,是已发表的讨论日食地磁效应的姊妹篇。从1936年6月19日到1981年7月31日的十次日食跨越了近半个世纪。本文讨论了下述问题:(1)各次日食的f0E、f0F1、f0F2的变化;(2)电离层温度变化与暂态现象;(3)日食与E及扩展F层;(4)日食电离层效应与地磁日食效应的比较;(5)对今后开展日食工作的意见。本文主要论述我国学者的九次电离层效应的观测结果,不包括由于抗日战争中断的1941年9月21日的日食电离层效应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4.
利用高频返回散射技术探测远地核爆炸电离层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利用高频返回散射技术探测我国1976年的一次低空大当量核爆炸电离层效应的结果。返回散射探测设备设于离爆炸点2205km的新乡。本文得到了核爆炸产生的附加电离区和电离层扰动的参数。这些结果与爆炸区附近其他手段观测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55.
复杂地形条件下三维多源浓度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大气扩散模式很多,主要的是高斯模式及对它的各种订正形式。高斯模式的前提条件是污染物浓度符合正态分布,是适用于开阔平坦地形上的中小尺度模式:由于高新模式的局限性,对于复杂地形和复杂流场情况下的天气扩散问题,更多地采用烟团模式或K模式,  相似文献   
156.
大气扩散参数在大气污染物落地浓度估算中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实际环评工作中如何确定扩散参数的角度,讨论其对污染物落地浓度的影响,提出在一定条件下切合实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7.
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碳水化合物并积累在植物体内。CO2是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中,若能使CO2的浓度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就可充分利用光能达到增产的效果,这就需要人工补充CO2的方法来完成。  相似文献   
158.
运动的随时间而变的电离层所引起的多普勒频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电离层的变化和运动引起多普勒频移的物理机制,假定了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电离层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电离层反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公式以及穿过电离层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公式。这些公式把多普勒频移与电离层及不均匀团块的电子密度变化、层和团块的运动速度以及地球磁场强度变化等参数直接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59.
新疆地区表土孢粉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中国新疆地区218个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及表土孢粉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区温带山地针叶林、高寒草甸及盐生草甸、温带草原、荒漠以及荒漠-沙漠过渡带均具有相对特殊的孢粉组合,新疆南北向样带的孢粉图式揭示出表土孢粉从北到南随地形、纬度和植被的改变而发生的空间变化。针叶林区表土孢粉浓度平均值为22 602粒/g、草原为3 834粒/g、荒漠为1 762粒/g、沙漠为0-10粒/g。但在同一植被类型中,特别是在草原和荒漠中,孢粉浓度与植被盖度之间并不呈现线性相关关系。根据大空间尺度样品的A/C(蒿Artemisia/藜Chenopodiaceae)值的中位数统计,草原为1.264、荒漠为0.565、沙漠为0.243。Ep/C(麻黄Ephedra/藜Chenopodiaceae)比值的中位数在荒漠为0.098、草原为0.063。  相似文献   
160.
本文通过利用海南三亚站(1834°N, 10962°E)GPS闪烁/TEC接收机2004年8月到2005年7月间观测数据,在对三亚地区闪烁初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观测数据中S4(幅度闪烁指数)和C/N(载噪比),S4和ROTI(TEC变化率标准差)的关系,同时对2004年11月7日的闪烁事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1)三亚地区全年的闪烁强度具有明显的半年变化,在春秋季出现全年闪烁强度的最大值;(2)S4与C/N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3)ROTI可以作为由小尺度不规则结构引起闪烁出现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