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1 毫秒
21.
ABRIEFINTRODUCTIONTOSOMESURVEY-CALCULATINGPROGRAMUSEDONTHEPC-E500SuQihan(SichuanTechnology-developingCorporationofSumeyingandmapping)PC-E500机作为PC一1500机的换代产品推广应用。据了解不仅在测绘业广泛推广,亦为其它行业看中而乐于采用·该机的功能比PC-1500机强、产品新、货源充足、价格合理。例如E50O机四行屏幕显示,便于阅读程序,录带时间短,计算速度快,实现文件管理,用户方便有效益。固存量大(ROM256K字节,机存RAM32K字符,已扩充到256K字符,另可加内插式RAM卡,寻址范…  相似文献   
22.
成岩作用对深水致密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深水砂岩储集体发育,但受成岩作用影响导致储层孔渗低、物性差,微观非均质性强。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RD分析、高压压汞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孔隙演化规律,对盆内合水地区长7深水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进行研究,旨在找出影响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定量表征储层微观非均质性,更好地预测有利储层分布。结果表明:1)胶结作用与溶蚀作用分别控制了储层原生及次生孔隙的大小,是影响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两类主要成岩作用,从120 Ma之后,储层开始受其影响,微观非均质性变强;2)胶结—溶蚀指数影响着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胶结—溶蚀指数越小,储层孔隙含量越高、渗流能力越强。提出以胶结—溶蚀指数为标准,定量表征储层微观非均质性;3)根据胶结—溶蚀指数,将研究区储层分为三类:Ⅰ类为弱胶结—强溶蚀区,胶结—溶蚀指数在小于0.55,微观非均质性最弱,是有利储层分布的主要区域;Ⅱ类为中等胶结—溶蚀区,胶结—溶蚀指数在0.55~0.80之间,微观非均质性中等;Ⅲ类为强胶结—弱溶蚀区,胶结—溶蚀指数大于0.80,微观非均质性最强。平面上,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马岭—固城—盘客—九岘一带,以条带状、片状分布。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砂砾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特征,了解微观非均质性与储层致密化的关系,建立储层致密化评价标准,定量评价储层致密化程度.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矿物XRD分析、高压压汞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盆内东道海子凹陷DN8井区上二叠统梧桐沟组储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包括岩石学非均质性、孔喉非均质性及裂缝非均质性.岩石学非均质性中,岩石结构成熟度差异导致的岩石结构非均质性制约储层的初始物性;砾石、同沉积填隙物中塑性岩屑、胶结物类型及其含量的差异影响储层压实及胶结后的致密程度.溶蚀作用后,成岩-孔隙演化过程差异导致的孔喉非均质性及裂缝发育密度决定的裂缝非均质性影响了储层现今的致密程度.提出以成岩综合指数与地层脆性指数综合表征储层致密化程度,并将致密化程度分为3级.Ⅰ级致密化程度成岩综合指数大于4.0、地层脆性指数大于0.8;Ⅱ级致密化程度成岩综合指数介于3.0~4.0、地层脆性指数介于0.3~0.8;Ⅲ级致密化程度成岩综合指数小于3.0、地层脆性指数小于0.3.Ⅰ级致密储层孔喉结构最好、物性最高、微观非均质性最弱,为研究区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24.
为测量天线副面并联调整机构的相对位姿,研究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位姿测量系统.采用光源照射固定于动平台上的合作目标,结合滤光片等控制手段,利用单目相机采集非共面特征点的图像,获得高对比度的准理想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和平方加权质心法,提取出特征点的图像坐标,使用EPnP (Efficient Perspective-n-Point)算法进行位姿解算,最终可以得到并联调整机构的相对位姿测量方法.最后通过实验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平移精度为0.1 mm,旋转精度为0.05°,满足了实验要求,为并联机构的位姿检测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25.
阿如汗  青松  包玉海 《海洋科学》2018,42(6):107-115
本文检验了Vanhellemont和Ruddick算法在浑浊的海洋沿岸水体中的适用性。采用基于Vanhellemont和Ruddick算法对2013—2015年黄河口水体的landsat-8 OLI数据进行大气校正,该算法得到的OLI反射率与黄河口高光谱实测反射率较一致, R为0.95,在483 nm(蓝)、561 nm(绿)、655 nm(红)波段处平均相对误差为16.4%、17.3%和25.7%。MODIS和Landsat-8 OLI数据获取的悬浮物浓度之间一致性较好, R为0.85,平均相对误差为20.5%,表明该算法适用于黄河口水体。基于时间序列OLI数据,得到了悬浮物浓度时空分布特征。黄河口悬浮物浓度变化差异主要由风速和输沙量引起的,风速和输沙量对悬浮物浓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26.
刘超  杜鹏  王银  余思汗  杨顺 《华南地震》2021,41(1):84-93
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影像数据,在集成SfM算法的Photoscan软件上进行影像的处理,通过定量分析有无地面控制点生成的DEM精度,进一步明确了其在水平位置和垂直高程上的差异;对比两种情况下在数据获取、处理过程和结果精度的优缺点,探讨了两者在地震不同方面的应用前景.结果 表明:在无控制点的情况下,影像数据获取简易,处理时间较短,处理结果水平位置(XY)误差<2.00 m,垂直高程(Z)绝对值误差超过了100.00 m但在局部范围内的相对高程值误差<0.5 m,适用于地震应急现场无人机震后影像的快速获取、处理和分析;在有控制点的情况下,影像数据获取复杂、处理时间较长,但处理结果精度高,水平位置和垂直高程误差均<5 cm,适用于活动构造的定量研究和微地貌的精细解译及定量分析,可见有无地面控制点在地震不同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7.
连续2年对新疆阿勒泰地区荒漠植物大赖草(Leymus racemosus)居群(公路附近沙丘平坦处,P1;农田周围沙丘平坦处,P2;周围积水沙丘中下部,P3;多个沙丘中间平坦处,P4;多个沙丘中间隆起处,P5)、小穗间和小穗内的结实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2011年大赖草的穗长、穗宽、总花数、结实率和大种子比率都高于2012年,小种子数低于2012年;2年的结实率在5个居群间均表现为P2P3P1P5P4。(2)每花序内不同小穗的穗宽、总花数和结实率表现为中部下部上部。(3)每小穗均有3.7±0.56朵花、0.6±0.09粒种子,小穗基部的结实率较高。大赖草结实率在年际和不同环境下波动较大,水分和温度是影响其结实格局的主要因素;小穗间及小穗内的资源分配符合资源竞争假说。大赖草花多果少的结实格局是适应荒漠资源贫瘠、干旱少雨气候条件的一种生殖保障。  相似文献   
28.
地质工作者近日在位于北纬50。的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冈内发现了冰臼群。被誉为“中国冰臼之父”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第四纪冰川陈列馆研究员韩同林表示,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纬度最高、相对高度最高的冰臼群。  相似文献   
29.
新疆柯坪—带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沉积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柯坪一带的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的地层发育广泛,化石丰富。从十九世纪末叶始,断续有中外研究者进行地质调查,解放以后开展了二十万分之一的区调及各项专题研究,其中1928—1932年E·诺林等、1941—1943年B.M.西尼村和H.A.别良耶夫斯基、1955—1957年地质部十三大队、1966年新疆石油局地调处等对该地上石炭一下二叠统收集了较为丰富的资料。1969年新疆石油局地调处把该区上石炭统划分为坳陷沉积带、斜坡沉积带和边缘沉积带,把下二叠统归入半封闭的海湾沉积。  相似文献   
30.
音大鲁赤河中桥,位于大兴安岭嫩林铁路图强站附近,中心里程K637 992,为两孔16米普通钢筋砼梁,实体墩台扩大基础,全桥位于多年冻土上,1972年建成通车。 该地区多年冻土上部季节融化层的冻融作用十分剧烈。建桥七、八年以后,在桥址处出现了较大冰丘,桥墩在冰丘的作用下产生倾斜,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回顾我们在勘测期间,桥址附近并未发现有冰丘的痕迹,可见,有些冰丘出现的时间、地点、大小是难以预测的。为了加速对冻害整治,我们将该桥的冻害调查与分析作一介绍,供大家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