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8篇
  免费   2974篇
  国内免费   2961篇
测绘学   1788篇
大气科学   3411篇
地球物理   3010篇
地质学   5693篇
海洋学   2943篇
天文学   242篇
综合类   1125篇
自然地理   2341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513篇
  2022年   552篇
  2021年   692篇
  2020年   508篇
  2019年   711篇
  2018年   501篇
  2017年   572篇
  2016年   539篇
  2015年   652篇
  2014年   1001篇
  2013年   779篇
  2012年   945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844篇
  2009年   910篇
  2008年   908篇
  2007年   772篇
  2006年   654篇
  2005年   668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645篇
  2002年   610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466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379篇
  1997年   382篇
  1996年   386篇
  1995年   382篇
  1994年   349篇
  1993年   282篇
  1992年   337篇
  1991年   259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8篇
  1943年   4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重庆地面最高气温与最大风速年极值的渐近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重庆1951-1990年间地面最高气温和1956-1990年间地面最大风速年极值的记录,采用韦伯分布和耿贝尔分布分别对其渐近分布进行拟合.通过统计推断,找出重庆地面最高气温和地面最大风速年极值遵循的最佳渐近分布--韦伯分布.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丰富的实际资料,论证了地下水的卤素元素(F、Cl、Br、I)的形成、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与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岩土性质、地下水退流条件、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江汉平原东部区和鄱阳湖区地下水中Br、I元素的调查研究结果及它们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结合长江三角洲南部区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条件分析对比,指出该区是一个形成Br、I矿泉水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3.
24.
成生于冰碛扇内,经一定的生物、物理、化学成矿作用,以砂金形态分布而富集成矿的金矿称为冰碛扇型砂金矿床。它具有沿造山带一定标高范围成群、成带分布,沉积物为近源且半胶结,砂金呈面状分布,并以粒金、块金为主,具胶状、浑圆状、包块状构造形态,分布极不均匀等特征。冰碛扇型砂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与河成砂金矿床有本质的区别。它的成矿作用模式是:造山带下地壳富含的活化金通过新构造运动活化的断裂运移地表,经地下流体和地表流体的迁移聚集到冰碛扇这一封闭稳定的生物、物理、化学障环境中,主要经高效聚金微生物有机胶体成矿作用沉淀、再生加大形成砂金,逐步富集成矿床。而红色磨拉石建造中风化离解的Fe,Mn物质对沉淀环境pH值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冰碛扇型砂金矿床在我国西部造山带内广泛分布,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是砂金矿床中一重要类型,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5.
26.
广西早泥盆世晚期至晚泥盆世的碳酸盐台地区发育有两个不同的四射珊瑚群落,此二群落都有其各具特点的珊瑚组合系列。其中,在开阔台地相区的四射珊瑚可划分为9个组合带,而在台地边缘相区则可划分为8个组合带。在早泥盆世早、中期,因岩相分异不明显,四射珊瑚仅可划分为3个组合带。因此证明,四射珊瑚的发展演化与沉积相演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
28.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地下水资源在工农业和居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开采不平衡,但通过科学调配、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9.
30.
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文献和书籍,对中国古代的气象灾害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到了中国古代气象灾害的一些基本事实、特点、时空分布,以及它们与历史时期冷暖变化的关系,对研究中国古代自然灾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