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大同地震序列的尾波Q值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啜永清  张淑亮  苏燕  王焱  宋美琴 《地震》2004,24(2):66-72
要:利用大同台网1990~2000年的地震记录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大同地震序列尾波Q值随时间的变化,着重分析了尾波Q值在中强地震前的短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分频率的尾波Q值在几次中强地震前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低值,并与大同震情“窗口”出现同步的异常。  相似文献   
22.
2002年5月,山西忻州奇村水汞观测出现短期高值异常变化,变化幅度是正常值的10倍左右。从变化时间上分析,比较好地对应了2002年9月3日太原ML50地震,但通过调查和对比观测等分析。认为此异常系仪器不稳定、试剂污染及所配试剂用的蒸馏水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的。  相似文献   
23.
井-含水层系统对前驱波响应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山西、河北、北京和江苏地区14口观测井的前驱波记录次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给出了前驱波记录次数占统计年份地震总次数的百分比;利用Cooper等人推导的井-含水层系统放大因子表达式,分析了井-含水层系统的特征参数与前驱波响应能力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井-含水层系统对前驱波的响应能力大小与含水层的固有周期存在一定关系,即固有周期越大,记录前驱波的能力越强; 井-含水层系统对前驱波的响应能力大小还与导水系数和井孔半径平方的比值大小有关,该比值越大,响应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4.
利用山西地区地下水位观测井1993年以来所积累的震例资料,按照这些震例可采用的经验性异常指标,将该时段内的异常进行了逐一清理,再以每一震例的地震为准,对观测井周围4.0级以上地震进行清理,得到某井某一时段内异常与地震的2个系列。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对单井的异常指标进行综合评判,得出各观测井的异常与地震相互对应程度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25.
IntroductionHypocenter process is one of the basic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seismology. A long wave with a period between 300 s to 600 s, which was named precursor, was recorded by the long-period seismograph in Pasadena seismic station by Kanamori, nearly 10 thousands kilometers away from the epicenter 15 minutes before the earthquake with magnitude 8.3 occurred in Chile on May 22, 1960 (Kanamori, 1976). After that, seismologists began to be concerned with the long-period waves. They made o…  相似文献   
26.
山西及邻区地下水位中短期异常识别标志及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九五”地震科技攻关地下水物理及 EIS2 0 0 0提供的多种数据处理方法 ,对山西省及邻近地区的地下水位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 ,筛选出较好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异常指标。研究结果表明 ,适应于地下水位数据处理的方法有模糊数学从属函数法及水位变差法 ,得出如下结论 :模糊数学从属函数法的原始数据大于 2倍均方差、从属函数 μ≥ 0 .5可视为异常 ,异常控制线为 5 % ,滑动窗长为 3,异常出现 1a左右 ,在其周围会有相应的地震发生 ;水位变差值ΔC>0 (m ) ,持续时间大于等于 12个月 ,可视为异常  相似文献   
27.
2000年4月,奇村热水井出现水氡高值“异常”。本文从水点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氡异常变化特点、水氡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等方面,对该“异常”的干扰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证。认为水氡“异常”变化,与周围冷水井抽水有关,而不是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28.
井水位前驱波现象与震源成核过程关系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水位前驱波现象的成因可能与震源过程有关,是大地震断层大破裂之前的慢破裂产生的,因此对前驱波现象的研究、震源过程与前驱波现象的对比分析、井-含水层系统对前驱波响应的理论分析和前驱波生成机理的研究是认识震源过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正确区分源兆、场兆和远兆,努力寻求3种前兆的信息特征,是震情综合分析所必须的工作。  相似文献   
29.
通过分析汶川M8.0地震前后山西地震带GPS速度场以及由此计算得到的现今构造应变率场,结果显示:(1)汶川M8.0地震后,山西地震带各区域的运动方向均不同程度向西偏转,太原盆地及其以北的区域由1999—2007年的SW或SSW向转为SWW向,且运动速率由平均约2 mm/a增加到约4 mm/a,太原盆地以南的区域由之前的SSE向转为SW向。(2)汶川M8.0地震后,山西地震带的应变率场显著增强,大同盆地、太原盆地北段和临汾盆地西南段形成了三个压性应变集中区,2010年在这三个区域内分别发生了大同M4.5、阳曲M4.6和河津M4.8地震,可能由于这种压性应变积累的区域应力场环境有利于山西地震带中强地震的孕育和发生。(3)2009—11年,受日本M9.0地震的影响,山西地震带向西运动的速率有所减弱,应变率场张性变化明显,太原盆地及其以北区域平均速率下降为约2~3 mm/a,太原盆地以南的区域由SW向转为整体向南运动的格局,有恢复到1999—2007年背景运动状态的迹象。  相似文献   
30.
根据多种因素对太原井水位动态影响的程度与大小,对太原井水位快速上升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太原井水位快速上升不仅与降雨量增多、晋祠泉域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关系密切,而且与太原盆地应力场大小与方向改变也有一定关系,是非构造因素与构造活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