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225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241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1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个体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形成新经验的过程。自主性、互动性、反思性、建构性是建构主义理念下学习活动的特点。本文通过课例分析,提出了一些优化学习活动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
红色精灵是一种发生于闪电放电活跃的雷暴云上空的中高层大气瞬态发光现象,它们通常由中尺度对流系统层状云降水区内的强地闪回击产生,是对流层和中间层之间的一种能量耦合过程。目前,有关中国南海及东南亚地区的红色精灵观测鲜有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热带地区产生红色精灵事件的沿海性雷暴特征,于2019年利用低光度光学观测系统和低频磁场天线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地区开展了地基观测。实验于11月9日、12月11日和12月15日三次在沿海雷暴上空共捕捉到7例红色精灵事件,其中包括4例圆柱型、2例胡萝卜型和1例舞蹈型。结合闪电定位、云顶亮温和低频磁场信号等同步数据,分析表明所有事件均由正极性地闪回击产生,且母体闪电回击位于雷暴对流区附近(云顶亮温≤ 210 K处),这可能是该地区产生红色精灵的沿海性雷暴的共同特征。此外,红色精灵生成期并不是闪电活动最强期,而是发生于闪电频数短暂降低后,这表明红色精灵的发生可能是该地区成熟雷暴中对流减弱的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23.
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是体现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的一个侧面。在布莱克海岭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区域里(ODP994#、995#、997#)就利用这点来评价成岩作用。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揭示了三个独特的成岩分带:(1)在上部20mbsf (bsf:below seafloor,海底以下深度)处的碳酸盐矿物主要是生物成因的,没有显示成岩作用的存在。这个区域的方解石FOC和8180值(PDB)反映了海相碳酸盐的特点,是与海水平衡的条件下沉淀形成的;(2)在20mbsf和100mbsf深度,方解石的FOC值明显呈现负数(低至-7.0‰),自生白云石较普遍可见(2—40wt%),δ^13C值在3.6‰~13.7‰之间;(3)在,100mbsf以下,白云石从含量丰富减低至微量分布,而分散状的菱铁矿成为主要出现的矿物。菱铁矿的δ^1C和δ^18O值分别在5.0‰~10.9‰、2.9‰~7.6‰之间变化。把溶解无机碳(DIC)的δ^1C剖面分布特点和孔隙水的浓集梯度趋势与自生碳酸盐矿物的δ^13C和δ^18O值对比,我们发现,自生碳酸盐矿物在一个独特的深度区域里形成,呈带状分布。在20mbsf深度及以下,无机碳的δ^13C DIC出现最小负值(≤-38‰)、方解石白云石出现δ^13C负值,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伴随着孔隙水碱度的增加、硫酸盐的亏损和孔隙间Ca^ 2 、Mg^ 2 离子的减少一起发生的,这表明自生方解石和自生白云石的形成是在硫酸盐还原带的底部开始(21mbsf左右)而在100mbsf附近深处大量出现。菱铁矿的形成很显然是在120~450mbsf之间发生,这个区间在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物区域内和上部(赋存区域200—450mbsf)。菱铁矿的δ^13C和δ^18O值从它们出现的薄层一直到沉积物底部都几乎一致。然而,现在孔隙水中的δ^13C DIC仅仅与120~450mbsf间的菱铁矿的δ^13C值相似。此外,从菱铁矿中计算出来的与之平衡的δ^18O值与120~450mbsf区段处菱铁矿的δ^18O测量值很好地匹配起来。该区段以高碱度(40-120mm)、低Ca^ 2 、Mg^ 2 浓集度为特征,这符合菱铁矿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24.
LU  Yongjun 《中国海洋工程》2002,16(1):107-122
A 2-D mathematical model of tidal current and sedimen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Oujiang Estuary and the WenzhouBay. This model accomodates complicated features including multiple islands, existence of turbidity,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ize distribution of bed material.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for non-uniform suspended load and bed load transport arepresented in a boundary-fitted orthogonal curvilinear coordinate system. The numerical solution procedures along with theirinitial conditions,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movable boundary technique are presented. Strategies for computation of thecritical condition of deposition or erosion,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non-uniform bed load discharge, etc. are suggested.The model verification computation shows that, the tidal levels computed from the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ielddata at the 18 tidal gauge stations. The computed velocities and flow directions also agree well with the values measuredalong the totally 52 synchronously observed verticals distributed over 8 cross sections. The computed tidal water throughputsthrough the Huangda‘ao cross section are close to the measured data. And the computed values of bed deformation fromYangfushan to the estuary outfall and in the outer-sea area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data observed from 1986 to 1992.The changes of tidal volumes through the estuary, velocities in different channels and the bed form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reclamation project on the Wenzhou shoal are predicted by means of this model.  相似文献   
25.
海洋平台复杂节点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有限元法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阴极保护电位分布是合理设计阴极保护工程的必要条件和评价阴极保护效果的重要依据。本文应用有限元素法(FEM)计算海洋平台复杂节点表面的阴极保护电位分布。在实验室通过边界条件试验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海水中被保护的I,Y,K型复杂节点电位分布情况。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得很好,说明FEM能够应用于海洋平台复杂节点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计算,所获得的边界条件合理。  相似文献   
26.
无舵翼水下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舵翼水下机器人的各种不同任务要求下的路径跟踪控制进行研究。通过模拟人的运动行为,建立了虚拟避碰声纳模型。根据地形跟踪的方法提出基于虚拟声纳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并通过考虑纵向速度对于其他各个自由度运动的影响设计了运动控制器。通过海上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对于无舵翼水下机器人是可以满足实际需要的。  相似文献   
27.
近江牡蛎作为重金属污染生物指示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陆超华 《台湾海峡》1994,13(1):14-20
对近江牡砺作为监测广东岸海域Cu,Zn,Cd,Pb污染的生物指示种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评价,应用POLYDIV统计技术对采自广东沿岩海域14个站点的近江牡盛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江牡蛎受Cu,Zn,Cd污染的地理分布类型与广东沿海排放的工业废水的分布以及潮间带生物和表层沉积物的Cu,Zn,Cd含量分布相一致,因此,近江牡蛎可作为监测研究Cu,Zn,Cd污染的可靠生物指示种,但能  相似文献   
28.
本文祥详细记述了山东省首次发现的虎化石的特征及出土地点和剖面的基本情况,论证了化石出土地层剖面的时代,应当属于晚更新世,并阐明了该化石发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正西坞口矿床是由安徽省地矿局322地质队于1975年普查发现的中型热液脉型钨锡矿床(安徽省地质调查院,2011)。2018年,安徽省地矿局322地质队在西坞口矿床中发现了新的铷矿化体,矿石中铷品位为0.21%~0.25%,预计铷资源量可达到大型矿床规模。西坞口矿床是江南隆起带(安徽段)首次发现的大型"三稀"金属矿床,进一步丰富了江南隆起带(安徽段)矿床的矿种类型,为研究江南隆起带  相似文献   
30.
山东小清河流域湖泊的环境变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清河流域为西起济南,东至渤海湾,南缘泰鲁沂山地北麓,北界黄河之间的区域。在史前及历史时期,小清河流域湖泊广布,在地层沉积记录和古文献记载中均得以证明。这些湖泊形成于早全新世,在中全新世达到鼎盛,晚全新世以来湖泊逐渐衰退与消亡,如原来存在的鹊山湖、浒山湖、清水泊等湖泊,这在古文献中也多有记载,现已在平原上消失。本文着重对麻大湖、锦秋湖、白云湖等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探讨。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地层剖面分析、地名考证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小清河流域的湖泊消失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认为在气候变干的大背景下,湖泊消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黄河泛滥所造成的小清河流域的泥沙淤积;二是疏浚河道、围湖造田、过渡利用水资源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本区湖泊的形成与消亡,对恢复古环境、探讨其演变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