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21.
东营黄河三角洲地热资源非常丰富,在分析地热地质及地热水的常规离子、微量元素、有害物质、放射性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目前主要以供暖、洗浴、养殖为主。同时,关注了地热资源不合理开采及尾水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问题。根据当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梯级开发模式、改善尾水排放、地热井动态监测等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
南墅金矿床位于胶西北著名金矿成矿带——招平断裂带的南段,南北与下庄、山后金矿相邻,NW向断裂与招平断裂带在矿区北部交会,成矿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在该区勘查取得了新进展,在矿床深部新发现一个产状稳定金矿体,最大埋深约700m,探获金矿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沿走向、倾向均未封闭,进一步勘查资源潜力较大。该文详细叙述了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体产出及矿化富集规律,分析了南墅金矿的成矿远景,提出了该区及招平断裂带南段金矿勘查的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23.
绥芬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边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频繁,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该文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为研究区,GIS技术为基础,基于2009—2016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进行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综合利用土地转移矩阵、标准差椭圆分析、热点分析和密度分析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6年,研究区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建设用地面积增长明显;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轴发生倾斜,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和中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热点与点密度核心区为西南部小绥芬河流域和寒葱河沿岸地区、中部绥芬河市交通枢纽以及东部绥芬河市中俄通商口岸地区,北部的绥芬河林场变化程度极低。研究成果可为边境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旱区水-粮食-生态关联机制,是人地耦合系统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为全面保障以水安全为纽带的旱区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科学支撑。本研究通过梳理水-粮食-生态关联研究前沿,凝练得到四方面认识:① 在时空特征判别中,旱区土地利用是普遍涉及的水-粮食-生态关联载体;② 在驱动机制分析中,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得到关注,但研究多止步于统计描述;③ 在模型使用中,社会水文系统模型是重要研发对象,生命周期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流模型也得以使用;④ 在决策支持中,基于水-粮食-生态关联视角并适用于本地旱区的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用途管制、资源使用增效途径仍处探索阶段。在未来研究中,有必要深化旱区生态水文过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响应、旱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其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旱区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下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等研究议题,从而架构水-粮食-生态关联研究从科学到决策的桥梁。  相似文献   
25.
基于郑州市地铁1号线、2号线周边11个典型社区的居民调查数据,对地铁开通前后居民通勤交通碳排放进行了核算,从职业、收入和距离等方面分析了地铁沿线居民通勤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地铁1号线开通后人均通勤碳排放减少18%,地铁2号线开通后减少43%;(2)不同职业类型的居民在地铁开通后通勤碳减排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师、公司职员、其他、工人、公务员;(3)居民收入与通勤交通碳排放量成正相关,与地铁开通后的碳减排比例呈负相关;(4)居民通勤碳减排率与居住地到最近地铁站的距离成负相关,地铁开通后距离地铁站为0~1,1~2,2~3 km的小区人均通勤碳排放减少率分别52.76%,41.12%,24.36%。  相似文献   
26.
武旭同  傅伯杰  王帅 《地理学报》2016,71(10):1849-1855
本文介绍了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的会议概况和主要议题,从会议论题中总结当前国际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发展态势。当前国际地理学界关注的前沿问题主要有:未来地球研究,陆地表层过程作用的综合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响应与适应,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学与环境、健康问题,自然灾害形成过程与风险分析,大数据、地理信息科学与决策制定,地理学与多元文化等。地理学的发展需要更加关注人地系统的综合研究、自然—社会系统的耦合研究及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与突破。中国地理学应关注当前国际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实现系统的综合和耦合,引领地理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
二连盆地巴彦宝力格煤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利用钻孔和测井资料对赛汉塔拉组层序格架下的古地理演化特征和聚煤作用进行研究,识别出3种层序界面类型: 区域不整合面、河道下切谷冲刷面和对应整合面,将赛汉塔拉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厚煤层主要发育于层序Ⅰ湖侵体系域早期和晚期。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恢复了层序格架下的古地理格局,古地理单元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和滨浅湖。有利聚煤环境为扇三角洲平原与滨浅湖过渡带、滨浅湖,具有合适的基底沉降速率并且受到较小的陆源碎屑影响。从层序Ⅰ到层序Ⅱ,煤层厚度减小,聚煤作用减弱;多层厚煤层的形成受基底沉降震荡性、周期性的影响,受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比值不断变化的控制。层序Ⅰ发育时期,研究区中部为下一步煤炭资源和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28.
利用经过去相关滤波处理的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获得了青藏高原东缘2003—2012年的卫星年重力变化图像,并针对该区域近年发生的三次特大地震,结合震前及震后月重力场变化图像,分析与强震有关的卫星重力场变化特征。从区域年重力变化图像可以看出,三次大震均发生在年重力变化较低的时段内,震前小幅值变化可能是地震发生的中短期前兆;从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前后的月重力场变化图像可以发现,发震前后断层附近的重力变化模式发生变化,这可能印证了震后位场变化恢复理论;从汶川地震前后的龙门山断层附近点上的周重力变化趋势可以明显发现,汶川地震发生(第20周)后近9周的时间,断层东西侧呈现了相反的重力变化特征,这可能是对震后壳幔物质调整过程的反映。  相似文献   
29.
辽宁省第七地质大队的地质技术员周乃强回忆起内蒙古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总是不忘讲述他在有信号的山顶给阔别多日的家里打电话,手机被风吹跑而搞得家人异常紧张的故事. 那是在内蒙古工地上出现的一个小插曲:为了人身安全,项目组规定各组采样时要经常保持联系,为此,一些队员有时就得到有信号的山顶上报个平安.周乃强在山顶上给家人打电话时手机被风吹掉,滑落到山下,家里人就不停地打电话,直到了解了实情才放心.  相似文献   
30.
形变仪器影响观测质量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泰安地震台形变仪器观测资料质量的统计分析,发现影响观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观测环境的改善、优化可以提高观测精度;仪器管理和数据处理水平可以影响数据精度;降雨、吸潮等可以对曲线趋势变化造成影响;环境恶化,如外界抽水等干扰,会使曲线日变固体潮失真,从而掩盖真实的地壳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