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6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本文采用有限区域五层原始方程模式,以多年月平均的纬向场作为初始场,利用实际资料计算得到的1979年7月东亚地区的平均加热场作为理想加热场,进行了四类不同方案的数值试验。通过模拟得到的温压场及流场等结果,讨论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及其加热场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1.在大尺度地形的纯动力作用影响下,在对流层中、下层,西风气流过高原仍是以绕流为主,这种地形扰动在中纬度(40°N以北)表现得比低纬度明显,在对流层下层比对流层中层明显,300mb上动力扰动已很不明显。2.青藏高原产生的热源(例如,青藏高原感热源和潜热源以及孟加拉地区的潜热源),对于夏季100mb和300mb的强大的亚州反气旋的形成,对500mb以下印度低槽的加深及南亚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南亚副高)带的断裂都有重大贡献。3.夏季,东亚地区的流场受加热场的影响比温压场更为明显,比如500mb以下与海洋地区相通的强大南风通道和加热场有密切关系。4.夏季,在东亚地区50°N以南存在着一个天气尺度的季风环流系统——“季风流管”,这一流管在考虑了加热场的影响后,被很好地模拟出来了。相反,在纯动力作用的试验中,它却始终没有出现,在高原以及南部被Hadley流管所占据。从分析结果来看,孟加拉地区热源对“季风流管”的中段与南段贡献较大。孟加拉地区热源  相似文献   
32.
本文利用美国GFDL10年月平均格点资料,对全球13个经度上的东西风带时空分布及其演变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同我国的高空气候图集和最近的一些数值模拟结果也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结果指出海陆分布及高原大地形对它们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33.
东亚加热场和大地形对大气环流季节变化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地球的地貌以及由其引起的热力差异对于大气活动中心和平均槽脊的形成及其季节变化有很重大的影响。为了研究这种影响,我们最近用钱永甫等人设计的 P—σ二层原始方程模式和姚兰昌等人计算的1979年1—12月东亚大气平均冷热源进行了一些数值试验。试验共分两类,一类是有地形无冷热源,一类是有地形有冷热源,都做了12个月。试验的主要结果是(1)大尺度地形产生的扰动及其年变化和实测的西风带平均槽脊形势及其年变化是相似的。(2)大地形扰动的强度和西风带的强度成正比,可是大地形扰动的季节变化主要是与急流的位置变化有关。(3)加热场的一个主要作用在于加深东亚大槽和减弱高原北面的地形脊。(4)无论冬夏加热场作用总能使最大西风有所增加。加热场对对流层急流位置的季节变化有所贡献。(5)东亚的加热场对盛夏南亚高压的建立有重大贡献。还需指出的是看来热源处在对流层平均风速很小的东西风交界处是南亚高压生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4.
青藏高原北缘酒西盆地13 Ma以来沉积演化与构造隆升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宋春晖 《中国科学D辑》2001,31(Z1):155-162
13 MaBP以来从祁连山剥蚀的物质广泛沉积于酒西盆地南缘, 可划分出5个沉积相组合, 其沉积演化分为4个阶段. 酒西盆地的沉积与高原隆升响应关系揭示出高原自13 MaBP以来先后经历了: 稳定期(>8.26 Ma)、持续逐步较快速隆升期(8.26~<4.96 Ma)和急剧强烈阶段性隆升期(>3.66~0 Ma). 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一个多阶段、不等速和非均变的复杂过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5.
自从李四光先生提出中国东部冰期的观点以后,许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有的学者从赞同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古冰川遗迹的识别,冰期的划分和冰川遗迹的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有的学者则提出相反的证据对中国东部冰期观点表示怀  相似文献   
36.
青藏公路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县,南到西藏拉萨市全长约1200公里。公路横穿整个青藏高原。风火山位于昆仑山与唐古拉山两大山脉之间的高平原腹部(图1)。高平原海拔高度一般都在4500米以上,风火山是高平原的山地丘陵区,最高海拔高度5414米,一般为5100—5000米,平地为4700—4600米。  相似文献   
37.
2007年IPCC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指出:过去50a观测到的地球平均温度升高很可能(90%以上)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其中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而地质气候记录证明,早在人类排放能够影响大气以前的CO2浓度变化均不同程度地滞后于气温变化.地质时期CO2浓度的波动是跟随气候变化而变化,是被大气温度驱动的结果,而非相反的CO,驱动温度变化.将现在全球变暖完全归因于人类排放CO2的增加,无法解释1940-1978年的降温事件.通过更长尺度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现在气候是处于全新世变干变冷的大趋势之中,即使现在全球略有变暖,也只是处于变干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变暖波动.将近代全球气候变暖片面夸大归因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而忽略了自然因素的贡献,其依据显得缺乏科学说服力,其做法不免有些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38.
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柴达木盆地的从属问题,一直是人们注意的问题之一。归纳起来,区划工作者对此问题持有三种主张:一、以黄秉维的区划方案为代表的一方面,主张划入青藏高原;二、任美锷、杨级章和徐俊鸣、易绍桢主张划入蒙新(或称西北)区;三、冯绳武不仅把这个盆地,而且把其四周山地一起划入西北区。  相似文献   
39.
中国东部山地第四纪冰期气候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傅逸贤同志的“中国东部山地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初步分析”(中国科学,B辑,1982,11)一文的发表是值得欢迎的,表明有更多的相邻学科的科学工作者关心中国东部的古冰川问题的争论,这将会使讨论愈来愈深入,有可能促使这个争论多年的老问题获得早  相似文献   
40.
西喜马拉雅山前的波特瓦尔(Potwar)高原是亚洲南部晚新生代标准地层——著名的西瓦利克(Siwalik)沉积最发育的区域。它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在喜马拉雅山和旁遮普(Punjab)平原之间狭长地带的西端。高原的北边是属于低喜马拉雅山的哈扎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