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针对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的多样性、复杂性,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技术、逐步判别分析等方法,对辽河油田海南构造带42口井进行低电阻率油所层的识别,建立一套识别低电阻率油气层行之有效的测井解释方法。该方法对老井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挖潜和新井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建筑物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室内空间的位置服务愈显重要。地标作为室内空间中的基础要素,能够帮助人们在室内认清方向和定位。但是,现有的室内地标的选取方式大多牵引于室外准则,未考虑室内POI独有的特点,导致所选取出的地标与用户的认知不匹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室内空间POI显著度影响因素探究试验基础上,采用Fisher判别法(FDA)对试验数据进行语义信息量化、构建模型、模型回判和交叉互判处理,确定了室内POI显著度评价模型,并用于室内地标的提取。结果表明,建立的判别模型对室内POI显著度的判别和分级效果显著,选取出的地标能够与用户认知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3.
辛176区块沙四段储层存在粗砂岩、不等粒砂岩和细砂岩,岩性非均质性较强.“四性”关系研究表明,岩性的准确识别是正确评价储层静态参数,识别油水层特别是低阻油层的前提.这里介绍了Bayes逐步判别方法原理和技术流程,在应用有序聚类分析方法开展测井曲线自动分层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自然电位(SP)、自然伽玛(GR)、声波时差(AC)、深探测电阻率(Rt)、浅探测电阻率(Rxo)测井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粗砂岩、不等粒砂岩、细砂岩和泥岩的判别函数.应用效果表明,Bayes逐步判别法识别岩性符合率达到了86%,能够满足辛176区块沙四段储层岩性识别的需要.  相似文献   
34.
判别分析在岩石可钻性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采用判别分析根据已知岩石级别判别未知岩石级别,或者对已经认定的岩石级别进行检验的方法。此法不仅快速简便,准确性高,而且易于在地质勘探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5.
关维娟  许光泉  陈明强  许峰 《地下水》2014,(1):40-42,47
对Bayes逐步判别法在矿井突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选用六大常规离子( Ca2+、Mg2+、K++Na+、SO42-、Cl-、HCO3-)作为判别因子,建立Bayes逐步判别分析模型,以内蒙唐家汇矿区突水水源判别为例,在建立的判别模型回判检验准确率仅60%,分析原因可能与选定的特征判别因子对该矿区水样分类影响能力较弱有关。增加总硬度、碱度、PH值和矿化度作为判别因子,重新建立Bayes判别分析模型,使回判准确率提高至90%,证明适当增加特征判别因子对改善Bayes逐步判别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利。经对唐家会矿区的3个未知样本进行了判别分析,并与距离判别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判别结果对比,结果表明Bayes逐步判别模型准确性较好,判别准确率与距离判别结果完全相同,而优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合理选取特征判别因子的情况下,Bayes逐步判别法是目前矿井突水水源判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6.
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4种金线鱼矢耳石识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采自北部湾海域的24尾红棘金线鱼(Nemipterus nemurus)、32尾金线鱼(N.virgatus)、36尾深水金线鱼(N.bathybius)和35尾日本金线鱼(N.japonicus)性成熟后的矢耳石样本,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研究了4种鱼类矢耳石形态识别问题。耳石经图像处理后提取地标点坐标值,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通过判别分析区分4种金线鱼的耳石,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和网格变形分析耳石形态变异。结果表明:在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中,第1、2、3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30.78%、28.44%和11.75%,可以将四种金线鱼耳石区分开来。其中Ⅰ型地标点6、10、11,Ⅱ型地标点2,Ⅲ型地标点7,贡献作用较大,解释了主要形态变异。相对扭曲主成分的逐步判别分析中,四种鱼的平均判别成功率达91.3%;交互验证结果显示,四种鱼的平均判别成功率达89.8%,表明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析可以作为鱼种耳石识别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耳石形态学与鱼种判别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针对现有的矢量地图修改检测方法计算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设计利用Bayes判别分析进行地图修改检测的方法。首先对同一幅修改前后的矢量地图分别进行栅格化,并进行配准;然后利用Bayes判别分析方法对配准后的栅格图像进行变化检测,获得矢量地图的修改区域;最后将修改区域与审校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错修改和漏修改问题。实际矢量地图数据的修改检测实验结果验证了利用Bayes判别分析方法实现地图修改检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8.
采集丹东近海的黑鳃梅童鱼29个个体和海洲湾近海的棘头梅童鱼30个个体,开展2种梅童鱼形态特征比较研究。对2种梅童鱼的顶枕部小棘、臀鳍第一鳍棘、鳔侧枝、鳃腔和耳石等部位进行拍照及形态描述,并进行了2种梅童鱼传统形态学的8个分节特征和14个量度特征的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种梅童鱼的顶枕部小棘、鳔侧枝、鳃腔颜色和耳石形态存在明显差异;除鳔侧枝数有明显差异外,其它可数性状均无显著差异。采用贡献率大的8个参数建立2种梅童鱼的判别公式,判别准确率达100%;黑鳃梅童鱼和棘头梅童鱼在外部形态可量数据上虽存在个别交叉,但仍能形成各自相对集中的组;在P=0.01显著性水平下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2种梅童鱼在7个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9.
冯晋勤  黄爱玉  张治洋  王新强 《气象》2012,38(2):197-203
利用2003—2008年福建龙岩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探空资料,对闽西南历史冰雹及闽西雷雨大风天气发生的环境条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历史冰雹和雷雨大风天气过程对应的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判别指标。利用判别方程、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和探空资料联合开展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预警方法研究:首先利用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建立冰雹天气的判别方程,主要用于冰雹天气的判断,再利用雷雨大风的判别指标对雷雨大风和强雷暴天气进行第二次判别。通过历史过程的回报和2009年的试报表明:该系统对闽西南冰雹天气预报准确率较高,雷雨大风准确率次之。同时,利用风暴单体识别与跟踪的预测方法对冰雹预报结果和实况进行统计,表明风暴单体识别和跟踪算法(SCIT)预报准确率较高,可以用于风暴未来移速移向的预报。  相似文献   
40.
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分析技术实现对贺兰石样品的实时、快速分析。实验基于LIBS技术采集贺兰石光谱数据,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数据平滑、标准正态校正等数据预处理方法,结合线性判别分析进行特征提取,利用贝叶斯分类器实现了贺兰石样品的快速、准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贺兰石平均识别率为:99.5%,标准差1.31%,说明该方法识别贺兰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