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234篇
海洋学   29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围填海对海洋水动力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近10年来,中国海岸带围填海活动呈现出规模大、速度快的发展态势。围填海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对海洋环境与生态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针对围填海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别从水动力和生态系统两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围填海改变了海洋的自然几何属性(原始岸线、地形地貌、海湾面积),引起水动力环境的变化(潮汐系统和海湾水交换能力),进而影响了海湾的环境容量;围填海破坏了生物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影响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水动力与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可显著影响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加速富营养化进程,恶化水质,增加生态灾害风险。目前,围填海后的生态修复策略主要有增加生物量、建设自然保护区、退陆还海3种方式;而生态补偿策略则多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境面积的大小为线性关系”,通过对其经济价值的量化后进行生态补偿与实施相关政策。国际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量化参数逐步纳入实际管理,并在线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逐步纳入一些非线性的理念,使生态补偿机制更为合理化;而我国对于围填海生态效应的定量化研究及科学理论在管理政策中的实际应用仍亟待提高。整体而言,全面、准确地评估围填海对海洋环境与生态的影响离不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  相似文献   
32.
李高阳  沈永明 《海洋工程》2016,34(1):94-103
在考虑水体斜压的基础上利用MIKE3三维数值模型的HD和Ecolab模块,对莱州湾的水动力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验证良好的该模型用于分析预测集约用海工程的实施对莱州湾水动力环境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并不会大范围改变莱州湾海域的水动力特征,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区附近,距工程新岸线约20 km处,流速变化率在15%左右甚至更小;工程造成海湾纳潮量在大小潮期分别减小0.29%和1.07%,海湾与外海水交换能力被削弱,可能会导致湾内水体污染加剧;工程实施后海湾PO_4-P平均浓度升高,DIN平均浓度降低,N/P比下降,海域磷限制作用被削弱。  相似文献   
33.
20世纪40年代初以来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形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侯西勇  侯婉  毋亭 《地理学报》2016,71(1):118-129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海岸带正在经历各种剧烈的变化,海湾形态变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地形图资料与遥感影像提取20世纪40年代初至2014年7个时相的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的空间信息,进而分析海湾岸线类型结构,开发利用程度和空间位置的变化特征,以及海湾面积,形状和重心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初以来,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的形态变化显著且复杂,主要体现为:海湾岸线的结构变化显著,自然岸线的长度和比例急剧减少;海湾岸线的开发利用程度持续增强;海湾岸线普遍背陆向海运动;海湾面积普遍大幅萎缩;海湾形状总体趋向复杂但个体间的差异在缩小;海湾重心分布位置普遍背陆向海迁移;海湾变化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等.总的来说,以围填海为主的人类活动是导致海湾发生上述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指出应该对中国的海湾进行功能定位划分和分类管理,通过强化以海湾为基本单元的管理,促进中国海岸带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4.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pH(5.0、6.0、7.0、8.0、9.0)、亚硝酸盐浓度(0、0.036、0.357、0.714、1.429mmol/L)和氨氮浓度(0、0.036、0.357、0.714、1.429 mmol/L)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p H条件下各组双齿围沙蚕的耗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为7.0时,沙蚕的排氨率较低(2.37±0.51μg·g~(-1)·h~(-1)),pH为9.0时,排氨率最低(0.44±0.13μg·g~(-1)·h~(-1))(P0.05)。随着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升高,其耗氧率仅在0.714 mmol/L组升高,与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排氨率0.036 mmol/L组升高,之后急速下降,1.429 mmol/L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氨氮浓度的增加,双齿围沙蚕耗氧率呈下降趋势,当氨氮浓度0.714~1.429 mmol/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5.
黄土边坡开挖过程中常遇到边坡发生变形甚至破坏的情况,不同的开挖速率导致边坡的变形特征也不相同。通过饱和黄土的卸载三轴试验,研究固结围压及卸载速率对卸载状态下饱和黄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孔隙水压力的发展及应力路径的影响。试验表明,固结围压越大,土体破坏所需的偏应力越大,抗剪强度越大;卸载速率越大,对应的偏应力峰值越大,抗剪强度越大。卸载速率相同时,土体卸载初期的超静孔压为负值,增大至正值后孔压的增长速率在其增大过程中逐渐减小;固结围压越大,土样剪切过程中对应的孔隙水压力越大。卸载三轴试验中,土体均表现为应变软化的特性;饱和黄土破坏时的应变均为1%~3%,且固结围压越高,破坏时的应变越小。固结围压相同时,卸载速率越大,孔压增长速率越快,但孔隙水压力值越小。  相似文献   
36.
为了研究花岗岩在不同围压、不同应变率下的动力学特性与本构行为,利用改进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其进行了试验测试,并将损伤统计理论引入鲍埃丁模型,对所得到的本构模型与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进而探讨模型中各参数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压和应变率都能提升花岗岩的抗压强度,两者均与试样动态强度增长因子呈正相关,且围压的存在提高了岩石的塑性特性,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塑性屈服平台;主动围压下,试样的弹性模量有一定的提高,但总体上未见明显的率效应和围压效应;本文所构建的模型预测结果与不同围压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均有较高的吻合度,可为相关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7.
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储层评价的两个重要参数.岩石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图是描述储层微观结构特征的重要参数.通过测量不同压力条件下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得到了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压力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孔隙度和渗透率随着压力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与压力服从对数函数变化规律.不同孔隙度渗透率区间的砂岩样品,孔隙度和渗透率随着压力变化的趋势不同.通过测量不同粒级砂岩样品的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图,证实了孔隙结构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微观孔隙结构是决定渗透性好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8.
通过郑州航空大酒店工程实例,阐述了粉体喷射搅拌在深基开挖构建防渗止水围幕的设计原则,方法和主要的计算依据及其主要参数确定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分析;介绍了施工中特殊的工艺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效果,提出了该工法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9.
滆湖沉积物理化特征及磷释放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滆湖表层底泥、柱状层祥和间隙水进行理化分析,模拟不同条件下的沉积物磷释放。结果表明,0~20cm深度范围内,各项理化指标变化较大;大于2cm后差异较小。当提高沉积物-水体系温度、降低氧含量(或Eh),提高pH及施以水动力作用时,可促进沉积物磷释放进程。无菌条件对磷释放有抑制作用。采用实验室模拟和间隙水浓度扩散模型计算得到的磷总释放量分别为10.65t/a和9.40t/a,其中湖面网围区释放量占全湖总量的28.2~35.4%。建议适度控制网围养殖规模,以减少内源磷污染。  相似文献   
40.
根据有关部门规划,我省2000年前拟围涂61万亩,2000年后围涂开发设想尚有近60万亩。为围涂工程提供大比例尺地形图这一基础图件的水深测量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