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8篇
  免费   1069篇
  国内免费   985篇
测绘学   2172篇
大气科学   818篇
地球物理   1147篇
地质学   3067篇
海洋学   68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582篇
自然地理   71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706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549篇
  2011年   601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628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31.
利用1982-2015年中国西北干旱区88个、青藏高原中东部70个常规气象站逐日地表感热通量计算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和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表感热的气候差异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在春季感热增强的时间普遍早于中国西北干旱区,干旱区春季感热异常增强时间偏早(晚)的地方,在秋季感热异常减弱的时间也更偏早(晚)。(2)青藏高原感热全年表现为正值,春季感热最强,夏季次之;西北干旱区感热冬季表现为弱的负值,夏季感热最强。春季青藏高原感热呈东部偏弱(强)、西部偏强(弱)的分布时,夏季塔里木盆地及其东北部、甘肃西南部以及宁夏平原等干旱区感热偏弱(强)。(3)当青藏高原感热增强时间呈西北部偏早(晚)、东南部偏晚(早)分布时,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塔里木盆地南部以及甘肃北部感热增强时间偏早(晚),准噶尔盆地感热增强时间偏晚(早)。这一研究结果对进一步认识青藏高原和中国西北干旱区下垫面感热通量及陆气相互作用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及东亚气候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利用东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国家基本气候站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观测的辐射数据,分析了东帕米尔高原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天气条件下各辐射通量及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各辐射通量在逐日均值变化上呈“V”型曲线;向下短波辐射、向上短波辐射、向下长波辐射、向上长波辐射和净辐射年曝辐量分别为5001.6, 1370.3, 6090.7, 8550.8和1189.0 MJ·m-2;在季节尺度上,各辐射通量总体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而向上短波辐射在冬季最高。(2)不同天气下,辐射通量也不同,晴天时,各辐射通量变化均为较平滑的单峰型,少云、多云时均为不规则单峰型,降水时,除冬季外均为多峰型,辐射通量均值变化表现为晴天>少云>多云>降水。(3)地表反照率在观测期间平均值为0.29,最大值出现在1月,最小值出现在7月,分别为0.58和0.24;在季节上表现为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春、夏、秋季地表反照率呈“U”型,冬季为倒“U”型;降雨时地表反照率下降,降雪时则地表反照率上升,说明不同降水类型对地表反照率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3.
遥感影像地表覆盖分类是地理国情监测和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遥感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为提高遥感影像的地表覆盖分类精度,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VGGNet的基础上,采用SeLU函数作为激活函数,并将激活函数中的λ、α作为训练参数,得到改进的VGGNet,用逐层贪婪算法对网络参数初始化,并选择适当的学习次数利用迁移学习的方法对网络参数调整,以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来提取遥感影像各类别的深层特征,从而有效进行地表覆盖分类。通过GF-1卫星影像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在地表覆盖分类精度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4.
短基线集差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是在传统DInSA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精度的长时序变形监测方法,可有效地克服传统DInSAR在微小形变监测中受时空去相干以及大气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已成为当前InSAR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ENVISAT ASAR传感器获取的22幅C波段影像数据,基于短基线集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对北京地区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取每个观测时刻的形变累积量,得到研究区的形变序列图,进而分析了该区域地表沉降特征,结合地质环境监测成果,初步讨论了2003至2010年间北京地区区域地表沉降成因.  相似文献   
35.
2020年我国可确认的龙卷天气过程有13次、共20个龙卷,发生在5—9月。其中,强龙卷有8个,分别是EF2级龙卷7个和EF3级龙卷1个。7月22日安徽宿州EF3级龙卷的路径长达62 km,是我国近10年来,使用无人机进行详细灾情调查获得的最长的龙卷路径。EF1级或以上级别龙卷有13个,略低于2004—2013年全国记录到的14.3个/年,EF2级龙卷数量是2004—2013年的年平均数2.0个的3.5倍。2020年的龙卷过程都是西风带龙卷,没有台风龙卷记录。2020年现场调查的9个龙卷,路径的主要下垫面都是开阔平地,具有明显的树木倒向呈辐合状、破坏范围纵横比大、浅色破坏条迹等地面灾情特征。  相似文献   
36.
西藏崩错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变形特征及其破裂机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1年11月18日,西藏那曲崩错附近发生了一次8级地震,地表产生了长达约91公里的破裂带。本文总结了该破裂的几何、位移分布特征,讨论了破裂的形成机制和崩错地震的发震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37.
中国主要固体矿产大中型矿山大多数分布于中东部地区,对第一批500余座矿山资源潜力调查资料初步评估汇总表明,占矿山总数的3/4矿山为资源型危机矿山,近200座约占1/3的调查矿山具有进一步寻找接替资源潜力;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勘查区的区域分布、主攻矿床类型、找矿预测方法及找矿勘查技术手段等资料数据开展综合汇总,结合相关数理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获得了一批数据图表,为编制“纲要”实施方案和危机矿山专项的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8.
《地下水》2006,28(4):F0004-F0004
陕西省水工程勘察规划研究院始建于一九四九年。长期以来承担着全省地下水监测研究、地下水盗源调查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钻井技术设备研究、科技推广等专业按术工作和机井工程建设监督、质量管理,钻井施工资质管理等行业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国家甲级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文地质勘察、岩土工程资质.  相似文献   
39.
2005年12月23日~2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分析质量检查组对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测试所承担的“江苏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多元素分析测试工作进行了最终成果评审和评级验收。检查组听取了情况汇报,了解了数据的使用情况,随后逐一审阅了54项分析指标的地球化学图,同时对外部标准控制样的各项质量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查阅了分析测试的原始记录。检查组认为,“江苏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土壤样品多元素分析工作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规范要求,地球化学图图面效果好,元素空间分布规律与地质背景特征和生态环境特征相吻合,分析数据准确、可…  相似文献   
40.
水文地质学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在世界各国水资源调查、保护和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06年是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成立五十周年。因此,2006年10月09日-2006年10月13日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和中国国土资源部将在北京市联合举办“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这将是继1988年中国在桂林市成功举办“第21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之后,再次在中国举办国际水文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